,雞湯300毫升,芝麻油5克,精鹽1.5克。 ·特色:鱿魚脆嫩,色白味辣,促進食欲。 ·操作: 1、取淨鱿魚塊,去膜,洗淨,切成6厘米長,2厘米寬的絲,泡入清水中。 2、炒鍋旺火燒熱,放入25克花生油,燒熱,烹入料酒,放鹽和150毫升雞湯,燒開,倒入鱿魚絲,稍煮一下,撈出,待用。 3、干紅辣椒擦淨,去蒂根,去籽,切成細絲;大蔥去皮,洗淨,切碎。 4、淨鍋燒熱,放入余下的75克花生油,旺火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干紅辣椒絲、醬油、鹽、醋炒幾下,倒入余下的雞湯、鱿魚,燒開,放入濕澱粉,勾芡,放入蔥末,淋上芝麻油,出鍋,入,即可。 [編輯本段]選購鱿魚方法 識別優質鱿魚:優質鱿魚體形完整堅實,呈粉紅色,有光澤,體表面略現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紅;劣質鱿魚體形瘦小殘缺,顏色赤黃略帶黑,無光澤,表面白霜過厚,背部呈黑紅色或霉紅色。 目前市場看到的鱿魚有兩種:一種是軀干部較肥大的鱿魚,它的別稱叫“槍烏賊”,一種是軀干部細長的鱿魚,它的別稱是“柔魚”,小的柔魚俗名叫“小管仔”。 烏賊,墨魚和花枝是一樣的;
八爪魚和章魚是一樣的;
小管不能說和鱿魚是一樣的,只能說是鱿魚中的一種,特點為體小,軀干部細長的鱿魚,也叫柔魚。 鱿魚、墨魚和章魚三者三者都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
鱿魚,也稱柔魚、槍烏賊。 墨魚又稱烏賊、花枝,與鱿魚同屬十腕目。 鱿魚肉比墨魚的鮮美。頭和軀干比墨魚的狹長,尤其軀干部末端很像標槍的槍頭,因此叫槍烏賊。 章魚又稱八爪魚,屬於八腕目。 章魚和墨魚都有墨囊,可釋放墨汁。最大的不同在於章魚只有8腕,而且腕上的吸盤沒有柄和齒環。
三者用作菜肴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鱿魚鮮貨和干貨均可與蔬菜配炒,鱿魚干剁肉餅是佐膳美味。 墨魚干可與五花腩用微火炖。大只鮮墨魚是酒樓席上的花枝片,可用作螺片。 章魚干用之煲豬肉湯,也可切粒加進有味飯中。
分辨三者干貨 鱿魚干 鱿魚以干爽、肉質細致著稱,體形完整、光亮潔淨、具有干蝦似的顏色、表皮有一層白色粉末、干爽、淡口者為上品。潮濕、粉膜脫去者為次品,有斑點、霉味為的為低劣品或者變質品。 墨魚干 優質墨魚干體形完整,色澤光亮,肉體潔淨,平展寬厚,呈棕紅色半透明狀,有清香味。質量軟次的局部有黑斑,表面帶粉白色,背部呈暗紅色。 章魚干 章魚干是用真蛸、短蛸、長蛸加工而成的干品。合格的章魚干體形完整,肉體堅實而肥大,爪粗壯,體呈鮮艷的柿紅、棕紅色,表面浮有白霜,身干而有清香味,淡口。色澤呈暗紫紅色的質量較差。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產婦乳汁不足者食用。
烹饪指導 1.章魚嘴和眼裡均是沙子,吃時須擠出; 2.肉嫩無骨刺,涼性大,所以吃時要加姜。
食療作用 章魚性平、味甘鹹,入肝、脾、腎經; 具有補血益氣、治癰疽腫毒的作用。 章魚味道鮮美,深受國內外客商喜愛。 【異名】章舉(《韓昌黎集》),鱆、望潮(《閩中海錯疏》),小八梢魚、絡蹄(《東醫寶鑒》),蛸(《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章魚科動物真蛸的肉。 【動物形態】真蛸 全體褐色,全長約可達80厘米。頭部短小,眼發達,眼周常生有小形的刺狀突起;頭頂中央有口,周圍被有口膜。口內具角質的颚,形似鳥喙。足連接於頭的前方,有腕4對,基部粗,尖端尖細,各腕長度相近,側腕較長,腹腕較短,內方有吸盤多數,成2行排列;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為生殖腕。漏斗尖筒狀,漏斗器"w"型。胴部橢圓形,與頭部相連合;背面有稀疏的疣狀突起和明顯的灰白斑點。體腔內貝殼退化。外套膜後部有墨囊。 棲於砂泥海底或巖礁縫中,白天潛伏,晚出獵食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分布我國東南沿海。 【性味】①《綱目》:"甘鹹,寒,無毒。" ⑦《東醫寶鑒》:"性平,味甘,無毒。" 【功用主治】①《綱目》:"養血益氣。" ②《泉州本草》:"益氣養血,收斂,生肌。主治氣血虛弱,癰疽腫毒,久瘡潰爛。" 【宜忌】《泉州本草》:"有荨麻疹史者不宜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外用:搗爛調敷。 【選方】①補血益氣:章魚炒姜、醋常食。(《泉州本草》) ②治癰疽腫毒:章魚搗
章魚 octopus 復數作octopuses或octopi。 章魚又名八爪魚(英文名octopus),同屬海洋軟體動物。 八腕目(octopoda)頭足類軟體動物的通稱。但嚴格意義上僅指章魚屬(octopus)動物,廣泛分布於淺水中。 章魚的大小相差極大。最小的章魚是喬木狀章魚(o.arborescens),長約5公分(2吋),而最大的種可長達5.4公尺(18呎),腕展幾達9公尺(30呎)。典型的章魚的身體呈囊狀;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上有大的復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與稱為裙的蹼狀組織相連,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對尖銳的角質腭及锉狀的齒舌,用以鑽破貝殼,刮食其肉。 章魚將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後將水通過短漏斗狀的體管排出體外。大部分章魚用吸盤沿海底爬行,但受驚時會從體管噴出水流,從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動。遇到危險時會噴出墨汁似的物質,作為煙幕。有些種類產生的物質可麻痺進攻者的感覺器官。 最熟知的章魚是普通章魚(o.vulgaris),體型中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棲於多巖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喜隱匿不出。主要以蟹類及其馀甲殼動物為食。該種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力最高者,又具有高度發達的含色素的細胞,故能極迅速地改變體色,變化之快亦令人驚奇。 章魚雌雄異體。雄體具一條特化的腕,稱為化莖腕或交接腕,用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體的外套腔內。普通章魚於冬季交配。卵長約0.3公分(1/8吋),總數在10萬以上,產於巖石下或洞中。幼體於4∼8周後孵出,孵化期間雌體守護在卵旁,用吸盤將卵弄乾淨,並用水將卵攪動。幼章魚形狀酷似成體而小,孵出後需隨浮游生物漂流數周,然後沉入水底隱蔽。 章魚主要以蝦蟹為食,但有些種類食浮游生物。許多海魚以章魚為食。在地中海地區、東方國家及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區,長期以來人們視章魚為佳肴。
章魚的解釋 1.章魚。 2.像章魚般觸角伸向四處的事物。
地方名長章、短腳章、坐蛸、石吸、望潮、章干、八爪魚、八帶魚,學名octopusvulgaris,英文名octopus,日文名マダコ,屬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蛸科(章魚科),或稱蛸(shāo)。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漁期分為春秋兩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 章魚體呈短卵圓形,無鳍。頭上生有8條腕,故又稱“八帶魚”。腕間有膜相連,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無柄的吸盤。多棲息於淺海砂礫或軟泥底以及巖礁處,肉食性,以瓣鰓類和甲殼類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殼中產卵,故可用繩穿紅螺殼沉入海底,按時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較深海域泥沙中。我國常見的章魚有:短蛸(octopusochellatus)、長蛸(octopusvariabilis)和真蛸(octopusvulgaris)等。章魚的頭胴部約7~9.5厘米。短蛸的腕長約12厘米,長蛸的腕長約48.5厘米,真蛸的腕長約32.5厘米。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的膜伸縮來游泳,或用頭下部的漏斗噴水作快速退游。 營養分析 章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元素,並還富含抗疲勞、抗衰老,能延長人類壽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 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劣質砂鍋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壁潔白的陶鍋很好用。沙鍋的好處在於需要小火慢功,保溫性又好,做出來的湯美味之極。 歸根結底,砂鍋的最大好處就在於以下2點:1。密封性和溫度:容易入味以及內循環比較好,湯,羹和炖類。比如肉類容易爛一點,而豆腐之類的容易入味 2。保溫性:傳導熱的速度慢,有些湯羹不是要喝燙的,而是要喝溫的,而砂鍋在這方面的效果要遠遠超過其他鍋類。 砂鍋,乃食用器具也,用瓷土高溫燒制而成。早在盛唐時期,中國的陶瓷業就相當發達,在全球獨具一枝。 二十一世紀,隨著人們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人們對自身的生活質量也更加注重了,把自身健康放在了首位,增加人類的壽命已成為人類的第一渴望。中國砂鍋恰恰就能滿足人類的這種渴望。 一、使用砂鍋的好處古人雲:病從口入,按現代醫學的推論,人類的壽命遠不至於現在的年齡,而是其兩倍,如何才能達到自然壽命呢?專家建議大家使用砂鍋:砂鍋不含對人體有害的任何元素,煎炸炖煮對食物無任何質的變化,再加上合理的飲食,科學的食物調配,自然可以實現遠離病魔,增加壽命。 二、砂鍋的用途煎、炸、炖、煮,保汁保味,使食品色鮮味美。三、使用砂鍋注意事項(1)新買來的砂鍋,一般內壁粘有不少砂粒,需要用硬一些的刷子刷掉。(2)鍋壁有微細氣孔和吸水性,鍋內可裝滿清水放置3~5分鐘,然後洗淨擦干待用。(3)砂鍋燒東西,先將鍋外表的水擦干,緩慢上火,如果鍋中湯少了,應添加溫水或熱水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