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經常吃剩飯剩菜會影響健康嗎?正文

經常吃剩飯剩菜會影響健康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經常吃剩飯剩菜會影響健康嗎?
 

經常吃是不好的,,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在5~6小時以內解決,最好不吃隔夜菜。

據科學測定,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儲藏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隨著儲藏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而增多,而如果將蔬菜放在冰箱中冷藏(2—6攝氏度),則其亞硝酸鹽的增加較少。

如果是在冬季,有些家庭認為天氣寒冷,剩菜不用放冰箱,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現在,城市中冰箱的普及使用,使人們從食物中攝入的亞硝酸鹽含量下降,但並不等於把蔬菜放進冰箱就完全可以放心了;時間長了,亞硝酸鹽的含量仍然會增加。

 
會的
 

 
對胃不好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原因在於:

經熱加工過的食物通常都有部分維生素流失,而且加熱的溫度越高,次數越多,維生素流失也就越多。顯然長期吃剩菜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還有,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以後再吃難以消化,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胃病。

我們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經口腔內的唾液澱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麥芽糖。經胃進入小腸後,被分解為葡萄糖,再由腸黏膜吸收。澱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人體內的消化酶比較容易將這種糊化的澱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澱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老化的澱粉分子若重新加熱,即使溫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復到糊化時的分子結構。人體對這種老化澱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凡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嬰幼兒或體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最好不吃或少吃變冷後重新加熱的米飯。

另外,含澱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這類食品又最適合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因此,吃剩飯易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會劇烈腹瀉、脫水,因此休克的現象也曾發生過。

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剩飯呢?首先將剩飯松散開,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將時間縮短在5至6小時以內。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一般在100℃下加熱到30分鐘即可。

經國外科學家研究:低溫加熱食物會使食物內微生物增加,因此加熱食物也必須得達到一定溫度才行
 

 我們經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在加熱到60攝氏度以上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人體內的消化酶比較容易將這種糊化的澱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澱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人體對這種老化澱粉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使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另外,含澱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因此,吃剩飯以引起食物中毒。
  剩飯應這樣處理:首先將剩飯松散開,放在通風、陰冷的地方,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冷藏。剩飯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將時間縮短在5至6小時已能。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一般在100攝氏度以下加熱30分鐘。
 
很影響健康的
 
會影響健康,因為剩下的飯菜時間越長會形成制酸指數上升,所以對腸胃不好
 
肯定的啊
 

西紅柿炒蟹的做法詳細介紹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