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俗語“入藥三分毒”,這時肝髒又能將藥物改造,變為水溶性物質,從尿或糞中排除。 這樣看來,必須善自珍重肝髒,保護其功能,保持體內物質轉換正常,保證身體健康。可是,肝髒又是一個脆弱的器官,如不好好保護,便可致病。 病毒是無所不在的致病原,很易感染肝髒。國估計有近億人是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攜帶者。這些人的肝細胞、血液、糞或尿中帶有病毒,可經過口、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給他人。特別在其疾病的潛伏期、恢復期或隱性傳染後,傳播病毒的機會更多。病毒侵入肝髒後,肝髒的毛細? 摘自《家庭科技》
從4月份開始,全國眾多媒體,特別是省會一級城市和地級城市的媒體,紛紛刊登、轉載了一篇《莫忽視微波爐的危害》的文章,加上各網站點轉載,據不完全統計,共有530篇之多。文中稱“使用微波爐對人體有害,用微波爐煮過的食物會營養流失”,致使許多消費者不敢購買微波爐,不敢使用微波爐,由此導致微波爐銷售受挫。整個行業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左右。
據《莫忽視微波爐的危害》稱:“微波爐雖然快捷,但它的危害性卻很少有人知道:長時間呆在微波爐旁會引起心跳變慢;一天工作完了就會感到全身疼痛,睡眠被擾亂,記憶力也會衰退;此外,微波爐對食物的破壞十分可怕,‘煮’過的或僅僅回了一回鍋的、解凍過的食物,就不再有任何活性維生素了,只剩下一些熱量在胃裡‘濫芋充數’。因此,人們不能圖方便就經常使用微波爐。”
按照《危害》一文的描述,曾被列為20世紀偉大發明之一的微波爐,似乎是人類健康的“恐怖殺手”,事實的真相到底怎樣呢?中國家電研究院副院長張鐵雁說:微波爐安全問題早已不成為問題。微波爐安全有國家標准,而且是等同於國際標准的強制性國家標准。目前,微波爐洩漏的國內、國際標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毫瓦,標准測試方法與國際一樣。根據國內近年檢測,一般國產微波爐輻射量在1毫瓦、0.5毫瓦以下。因此,國內市場銷售的微波爐是一種安全的家電,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任何危害,廣大消費者盡可放心使用。
據食品衛生專家何宇納教授介紹,卷心菜經微波爐烹饪,維生素c的損耗率為4.76%,而傳統烹饪方法導致的損耗率為19.04%。另外,食品中礦物質、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爐烹饪蹄膀,八種必需氨基酸為微波加熱前的98.6%。因為熱在食品內部,所以加熱均勻,不需翻炒,不會產生外焦內生的現象。
中華預防醫學會的專家介紹,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物理教授阿戴爾研究微波輻射對小動物和人類的影響已超過25年,她曾經對動物和人進行過微波室實驗,結果,動物在微波室內顯得很興奮,而人類的感覺與享受明媚的陽光差不多。她解釋,雖然微波與x光和伽馬射線等同屬放射線,但其量子能量卻相差數百萬倍。她指出,微波殺死細胞的惟一途徑就是讓它自己“熱死”,而微波爐洩漏的輻射無法達到如此程度。
如此看來,微波爐並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對於用微波爐熱牛奶是否會破壞牛奶的營養問題,宋教授指出,關鍵問題在於加熱時間的長短。因為微波爐的加熱速度極快,而牛奶要求的溫度不能太高。用爐子的話,通常來說70度的高溫煮3分鐘,60度煮6分鐘即可。那麼用微波爐,1分鐘左右就行了。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 輻射生物學專家 曹恩華
經微波爐加工的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目前還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難以妄下斷言。公眾使用微波爐多加注意是可以的,但在嚴格的科學試驗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對人體有害”顯然為時過早,籠統地得出“微波爐不能用”的結論,也將帶來不必要的混亂。
中國家電研究所副所長、 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和國家商檢局進出口家用電器認可中心實驗室副主任 張鐵雁
微波爐工作時所產生的輻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燈管還要少。目前微波爐微波洩漏的國際標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毫瓦,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對任何家電產品,國家都有相應法規保證產品符合標准,而我國微波爐檢測指標還會優於國際指標,所以國產微波爐根據檢測結果看是完全安全的,“微波爐有害論”毫無科學根據。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 陳鋼
人們大可不必擔心微波爐的微波洩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為國際標准嚴格規定微波爐的微波洩漏量不得超過每平方厘米5毫瓦,而我國的一些名牌微波爐生產廠家采取了多重防漏技術,早已將微波的洩漏量控制在每平方厘米1毫瓦之下。微波爐工作時所產生的輻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燈管還要少,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任何危害。
中國物理學會電磁輻射生物學 專業委員會委員、醫學博士 丁振華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篇文章(雷蒙德·弗蘭西斯有關使用微波爐危害人體健康的文章)不可信。全文泛泛而談,完全沒有相關的病理、毒理、生理等理論和實驗的依據。這樣的文章既算不上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也算不上一篇有說服力的科普文章。因為科普文章雖然是以簡單淺顯的言語表達高深的科學理論知識,但還是要以科學為依據的,而雷文則基本沒有科學可言。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 與食品安全所食物營養學評價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楊月欣
從理論上講微波爐加熱不可能導致食物60%~90%的營養損失。因為相對其他的傳統烹饪方法而言,微波爐加熱的時間通常很短,雖然微波促進分子運動,但在短時間內的分解不會太大。相對而言,炒、煮、煎、烤等傳統烹饪方法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破壞都比微波爐加熱所帶來的營養損失要嚴重些,最普通的米飯、富強粉饅頭、粥的制作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b1的損失可達80%左右,核黃素損失40%~50%;炒菜時菠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約為20%,小白菜約為40%,而這種損失在高壓罐頭中則更多。
中國預防醫學會 有關專家
微波是一種高頻波,以每秒24億次的速度變換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運動、互相摩擦產生熱量,以此加熱和烹饪食品,是不會破壞食品營養的。而來自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檢測的資料也表明,卷心菜經微波爐烹饪,維生素c的損耗率為4.76%,而傳統烹饪方式為19.04%,“微波爐烹饪破壞食品營養”純屬無稽之談。 (以上消息均摘自新華社)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 輻射生物學專家 曹恩華
經微波爐加工的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目前還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難以妄下斷言。公眾使用微波爐多加注意是可以的,但在嚴格的科學試驗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對人體有害”顯然為時過早,籠統地得出“微波爐不能用”的結論,也將帶來不必要的混亂。
中國家電研究所副所長、 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和國家商檢局進出口家用電器認可中心實驗室副主任 張鐵雁
微波爐工作時所產生的輻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燈管還要少。目前微波爐微波洩漏的國際標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毫瓦,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對任何家電產品,國家都有相應法規保證產品符合標准,而我國微波爐檢測指標還會優於國際指標,所以國產微波爐根據檢測結果看是完全安全的,“微波爐有害論”毫無科學根據。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 陳鋼
人們大可不必擔心微波爐的微波洩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為國際標准嚴格規定微波爐的微波洩漏量不得超過每平方厘米5毫瓦,而我國的一些名牌微波爐生產廠家采取了多重防漏技術,早已將微波的洩漏量控制在每平方厘米1毫瓦之下。微波爐工作時所產生的輻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燈管還要少,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任何危害。
中國物理學會電磁輻射生物學 專業委員會委員、醫學博士 丁振華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篇文章(雷蒙德·弗蘭西斯有關使用微波爐危害人體健康的文章)不可信。全文泛泛而談,完全沒有相關的病理、毒理、生理等理論和實驗的依據。這樣的文章既算不上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也算不上一篇有說服力的科普文章。因為科普文章雖然是以簡單淺顯的言語表達高深的科學理論知識,但還是要以科學為依據的,而雷文則基本沒有科學可言。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 與食品安全所食物營養學評價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楊月欣
從理論上講微波爐加熱不可能導致食物60%~90%的營養損失。因為相對其他的傳統烹饪方法而言,微波爐加熱的時間通常很短,雖然微波促進分子運動,但在短時間內的分解不會太大。相對而言,炒、煮、煎、烤等傳統烹饪方法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破壞都比微波爐加熱所帶來的營養損失要嚴重些,最普通的米飯、富強粉饅頭、粥的制作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b1的損失可達80%左右,核黃素損失40%~50%;炒菜時菠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約為20%,小白菜約為40%,而這種損失在高壓罐頭中則更多。
中國預防醫學會 有關專家
微波是一種高頻波,以每秒24億次的速度變換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運動、互相摩擦產生熱量,以此加熱和烹饪食品,是不會破壞食品營養的。而來自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檢測的資料也表明,卷心菜經微波爐烹饪,維生素c的損耗率為4.76%,而傳統烹饪方式為19.04%,“微波爐烹饪破壞食品營養”純屬無稽之談。 (以上消息均摘自新華社) 沒有害,也不會有害,建議你了解微波加熱的原理,只要不要把自己放進微波爐,就不會有問題.
擔心吃微波煮的食品有害,不如擔心煤氣做飯有一氧化碳,煤爐做飯有煤灰,鍋巴吃下去制癌還現實點,^_^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