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誰知道蝦蟆是什麼 拼音名:hútáorén,又叫蝦蟆,胡桃肉,核桃仁。本品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種仁。於白露前後果實成熟時采收,將果實外皮漚爛,擊開核殼,取其核仁,曬干。本品易返油、蟲蛀,立夏前後,須藏於冷室內。生於較濕潤的肥沃土壤中,多栽培於平地或丘陵地帶。主產陝西、河北、北京、山西、山東。 蝦蟆也叫 虎紋蛙虎
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鳴聲似犬,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皮膚極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稜,膚稜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已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稱:虎紋蛙 外文名稱:tigerfrog 別稱:田雞,水雞,青雞,蝦蟆 二名法:ranarugulosa 目:無尾目(anura) 科: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 屬:虎紋蛙屬(hoplobatrachus) 種:rugulosus 物種命名人:wiegmann 物種命名年代:1835
虎紋蛙的頭部一般呈三角形,頭與軀干部沒有明顯的界限。頭端部較尖,游泳時可以減少阻力,便於破水前進。口十分寬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張開。眼睛位於頭的背側或頭兩側。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睑,與眼睑相連的還有向內折疊的透明瞬膜,在潛水時,瞬膜上移可以蓋住眼球。外鼻孔上有一個鼻瓣,可以隨時開閉,以控制氣體的進出。雄性頭部腹面的咽喉側部有一對囊狀突起,叫做聲囊,是一種共鳴器,能擴大喉部發出如犬吠般的洪亮叫聲,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軀干部有兩對肢體。前肢短,具4趾,主要起支撐身體前部的作用,還能協助捕食和在游泳時平衡身體。後肢較長,具5趾,趾間具蹼,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陸地跳躍時起推進作用。田雞(虎紋蛙)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虎紋蛙的分布范圍較廣,我國在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貴州、福建、台灣、雲南、江西、海南、上海、河南、四川和陝西南部等地均有分布,在國外還見於南亞和東南亞一帶。 [編輯本段]【習性】 它屬於水棲蛙類,常生活於丘陵地帶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溝渠、水庫、池塘、沼澤地等處,以及附近的草叢中。白天多藏匿於深淺、大小不一的各種石洞和泥洞中,僅將頭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動,則迅速捕食之,若遇敵害則隱入洞中。雄性還占有一定的領域,即使在密度較大的地方彼此間也有10米以上的距離。當它們發現其他同類在領域中活動時,便很快跳過去將入侵者趕走。 虎紋蛙的食物種類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蟲為食,約占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蟲、蜘蛛、蚯蚓、多足類、蝦、蟹、泥鳅,以及動物屍體等。令人難以致信的是它還吃澤蛙、黑斑蛙等蛙類和小家鼠,而且它們在虎紋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看來它不僅長了一身虎紋,也的確是蛙類中名不虛傳的“猛虎”。 由於眼睛的結構,一般蛙類只能看到運動的物體,故只能捕食活動的食物。但虎紋蛙與一般蛙類不同,不僅能捕食活動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發現和攝取靜止的食物,如死魚、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屍體。它對靜止食物的選擇不但憑借視覺,而且還憑借嗅覺和味覺。虎紋蛙主要在晚上出來活動和覓食,白天較少。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舌尖分叉,捕食時粘滑的舌頭迅速翻轉,射出口外將昆蟲捕獲,卷入口中。它還有另一種與其他蛙類不同的捕食方式,當發現獵物時,便向獵物跳過去,舉頭後仰並張開下颌,迅速伸出舌頭一揮,掃出一個180度的弧線,在完成擺動前就准確地觸到獵物,這個長而柔軟的舌頭便會將其包住,接著迅速地縮回舌頭,把獵物帶進口中,再吞到胃裡,這個過程只需一瞬間即可完成。此外,還具有在淺水區域捕獲水中昆蟲、魚類等的能力,這時它用下颌捕捉獵物,用嘴咬住之後吞食。 虎紋蛙是冷血的變溫動物,沒有恆定的體溫,不僅體溫低,而且常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陰雨天溫度下降較多時,它會暫時停止攝食活動,生長速度變慢甚至停止。它以冬眠的方式渡過寒冷的冬天,在進入冬眠前,往往有一個積極取食的越冬前期,此時它大量地捕食,為越冬貯存養料。 虎紋蛙的繁殖期為5—8月,冬眠蘇醒後,立即進行繁殖活動。它在水中進行體外受精,卵孵化後成為蝌蚪,具有一系列適應水中生活的幼體特征,而且隨著發育階段的不同,形態特征也隨之而變化,蝌蚪經過變態發育為蛙,然後再轉移到陸地生活,所以它的生活史包括卵、蝌蚪和蛙三個階段。 蝦蟆
別名 蟆、蛤、蛤蟆
漢語拼音 hama
英文名 southandeastasianricefrog,rice-paddyfro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ranalimnocharisboie
歸經 心;脾經
中藥化學成分 全體含氨基酸、甾類、膽鹼及吲哚類衍生物。膽囊中含膽酸(cholicacid),3α,7α,12α-三羟基-5β-膽甾烷酸(3α,7α,12α-trihydroxy-5β-cholestanoicacid)、5β-硫酸蟾毒醇(5β-bufolsulfate)及其牛磺酸(taurine)以酰鍵連接的化合物。
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消積
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科屬分類 蛙科
拉丁文名 ranalimnocharis
主治 癰腫;熱疖;口瘡;瘰疬;小兒疳積;熱痢
生態環境 廣泛生活在田野、池沼附的的山區。食物以蛛形動物及膜翅類昆蟲為主,5-7月產卵;蝌蚪橄榄綠色上有棕赭色麻點,沿尾鳍上緣有苦干的短黑橫斑,腹無斑紋;口小;角質颌3不強,唇乳突從口角兩側延至下唇乳突從口角兩側延至下唇兩側,而下唇中部乳突缺如。
各家論述 1.《本經》:主邪氣,破症堅血,癰腫陰瘡。服之不患熱病。 2.《藥性論》:塗癰腫及治熱結腫。 3.《日華子本草》:治犬咬及熱狂,貼惡瘡,解煩熱。 4.《現代實用中藥》:清熱解毒。煮食,治熱疖、瘡毒;制成黑燒,治痢疾。 5.《本草衍義補遺》:蝦蟆味甘性寒,南人多食之,《本草》明言可食,不患熱病,由是病人煮食之矣。《本草》之義,蓋是或炙、或干、或燒、或灰,在藥劑用之,非若世人煮為羹,入鹽、椒而啜其湯。此物大能發濕,久則濕以化熱。《衍義》謂解勞熱,非羹之謂也。 6.《醫林纂要》:滋陰助陽,補虛羸,健脾胃,殺疳積。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捕捉,捕得後洗淨入藥。
資源分布 分布於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選方 ①治瘰疬潰爛:黑色蝦蟆一枚,去腸,焙、研,油調敷之。忌鐵器。(《綱目》)②治濕gua:干蝦蟆一個,燒灰,綱研為末,以豬脂調,塗敷瘡上,日三、五度。(《聖濟總錄》蝦蟆灰塗敷方)③治小兒患風臍及臍瘡久不瘥者:燒蝦蟆杵末敷之,日三、四度。(《外台》)④治小兒口瘡:蝦蟆(炙),杵末敷瘡上。兼治小兒蓐瘡。(《子母秘錄》)⑤治小兒洞洩下痢:燒蝦蟆末,飲調方寸匕服。(《子母秘錄》)⑥治小兒急疳:蝦蟆一枚(去爪,燒作灰),熊膽(研)、麝香(研)、豬牙皂莢(去皮、子,炙)、白蕪荑各一分。上五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米飲或溫水下,日三服。(《聖濟總錄》蝦蟆丸)⑦治蝮蛇螫傷:生蝦蟆一枚,搗欄敷之。(《外台》)
動植物形態 澤蛙,體長約40-55mm左右,雄蛙略小,頭長寬相等,吻端尖圓,吻稜圓;鼻孔距吻較距眼略近,眼間距窄,為上眼睑寬的1/2,鼓膜為眼很能夠的2/3;犁骨齒兩團,向後集中而不相遇。指、趾端鈍尖;第1指發達,指長順序3,1,4,2;關節下瘤及掌突發達。的肢短,胫跗關節前達眼部附近,左右跟部稍重迭,趾間的蹼約達趾長的2/3;關節下瘤小而明顯;骨跖突窄長,有時與跗褶相連,外跖突小,有時與第5趾之跖褐相連。背面的皮膚有許多不規則、分散排列之長短縱膚褶,而無背側褶,體側多為圓形疣,後肢背面也有小疣,頭部兩上眼睑後方有一窄的橫膚溝;颞褶明顯;腹面皮膚光滑。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背面為棕灰色或灰棕橄榄綠色,有時雜以赭紅色,常棕色斑紋頗顯著;上下唇緣有6-8條明顯的縱紋;兩眼之間有橫斑;背面在前肢肩部多少成“vv”形斑,斷續情況不一,兩側斑紋的凹入部分管於肩部淺色相對;背後端有“v”字形紋或短橫紋,四肢有橫紋,雄性咽部黑色,其余為白色。雄性第1指上淺色婚墊發達,有單咽下外聲囊。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健脾藥
炮制方法 《雷公炮炙論》:凡使蝦蟆,先去皮並腸及爪子,陰干,然後塗酥炙令干,每修事一個,用牛酥一分,炙盡為度。
性味 味甘;性寒
藥材基源 為蛙科動物澤蛙的全體。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摻。內服:入丸、散,適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