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夏季火鍋怎麼吃最不上火?正文

夏季火鍋怎麼吃最不上火?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制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制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干花椒烹制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道。

8靈草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干品,故不好辨認。經過筆者多方請教,將干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藥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9排草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濕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

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10白豆蔻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藥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藥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濕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11肉豆蔻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藥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12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其實,香料在四川火鍋中的運用很廣,如香葉,為天竺桂樹的葉,無論是麻辣火鍋還是白湯火鍋,均可用1~3片葉子用於增香;又如荜茇,為胡椒科植物,除了增香外,有經驗的火鍋師還借鑒藥膳經驗,加入荜茇用於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其它如川芎、當歸、白芷、陳皮、藿香……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植物香辛料在烹調中用得好,菜肴就受人歡迎,用得不好則大敗胃口,還可能導致負面作用。

筆者自己總結多年來對香料運用的經驗,大概有以下一些體會:1勤於觀察,經常到市場上了解新出現的香料,對於餐飲市場上創新菜肴所用辛香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2對香料要學會通過看、聞、嘗等方法去進行辨別,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香料。還要明確的是,既同一種香料質量差別亦大,故在使用時一定要選擇優質品。3如前所述,香料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是藥三分毒”這句話似有一定道理。這裡我們回到8年前的那句話:香料不能多放,因為它是藥。在香料使用中一定要靈活增減。假如你在烹調菜肴加入香料後讓食者感到又香又好吃,但又說不出菜裡邊到底放有什麼香料,那麼我認為這就是把香料運用到了最佳境界。4在實踐中,我們的廚師和藥膳師還創制了不少單一香料的菜肴,只不過其香料用量偏大,如丁香鴨、三奈兔、砂仁肘子等。這類菜肴所使用的香料遠遠大於火鍋所施香料用量,但沒有怪味、藥味,這可能是使用中單一用料與多種用料所產生的變化不同吧。5烹饪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對於21世紀的烹調師,需要多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本篇文章中涉及到的香料,大多數原本是性味辛溫的中藥。從中醫觀點來看,辛溫藥一般對於陽虛、畏寒、脾胃虛弱、濕重者適用。四川麻辣火鍋為何喜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香料,這與四川盆地夏天悶熱潮濕、冬天陰冷潮濕不無關系。但麻辣火鍋對於陰虛熱重、陽盛火旺之人就不大適宜。又如對於氣虛之人,若所用行氣理氣的香料藥多了,則會耗氣,其體更虛。故加入桂皮、生姜等壯陽、補氣的辛香料藥更為合理。自古以來,中國的養生保健群體就有“醫食同源”、“藥食同源”的觀點,只不過在現代對此觀點重視的程度有別罷了。所以,我們餐飲界人士應當多學習一些中醫、中藥的知識

火鍋底料配方及其炒制方法

一,小鍋炒制法配方

配料:

牛油3斤色拉油2斤郫縣豆瓣1斤白酒50克醪糟20克滋粑海椒1,5斤生姜1兩大蒜1兩花椒1.5兩豆豉15克宜賓碎米牙菜15克冰糖1兩上等辣椒面2兩大蔥1兩3寸段

香料配方:

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陳皮5克筚撥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葉5克千裡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

炒制前先把香料剪成2寸長得節,用溫水泡大約20分鐘,花椒泡漲.

准備2口炒鍋,一個裡面放(豆瓣,大蔥生姜醪糟白酒25克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共9樣拌勻.

另一口鍋內加入3斤牛油熬化,然後加入色拉油燒到7-8成熱,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勻的豆瓣上面,邊淋油邊攪拌,以免豆瓣焦化.至到油淋完為止.然後將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鐘左右,豆瓣快干水氣時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當油沸騰時,改用小火熬制,15分鐘後加入白酒25克左右,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干時加泡漲得香料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9分干時下泡漲得花椒,炒制5-10分鐘即可.

吊湯

俗話說"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骨不濃"所以在吊制白湯時一定要注意原料得搭配,才能保證湯鮮味美.

其特點是:顏色乳白,味正,稠度較濃.

老母雞一只老母鴨一只豬骨頭15斤鲫魚4斤

(鲫魚熬湯時一定要用紗布包好)

吊湯工序

1原料氽水要氽透2涼水浸泡原料1個小時,使各原料內部各營養成分疑固,熬出得湯才鮮香味美.3吊湯時加入姜蔥料酒,胡椒顆粒.4一次性摻滿水,如果水被熬干,只能加入開水沖到湯鍋裡,嚴禁往湯鍋內加入冷水.5勤打泡沫,才能保證湯汁乳白.大火燒開用大火炖湯為濃湯即白湯,用小火炖湯為清湯.一定要注意.

對鍋

一般推薦使用4:6鍋即4分清湯6分油.

對鍋原料:生姜顆粒50克大蒜顆粒50克鹽15克味精50克雞精50克胡椒粉5克黃酒75克白糖15克醪糟10克干辣椒40克花椒25克老油5斤鮮湯3斤.

記住:先把味道調好,再放母料.花椒和干辣椒把老油和母料放了再放.

清湯鍋底

配方:雞精30克味精20克鹽10克胡椒15克大棗10克枸杞5克大蒜10克姜片(取皮)5克雞油50克西紅柿4片山珍20克清湯4斤.豬油100克

山珍(羊血菌,牛桿菌.滑子菇等)

將當歸和黨參共20克剁成顆粒放到白湯鍋底內效果特佳.

老油回收

一客人吃完的鍋底不准放任何味碟,以及煙頭等垃圾,保證湯汁的衛生,嚴禁到入含有任何色素和有味道的東西.保證鍋底清潔.將油倒入一干淨的桶內.

二自然沉澱一個小時後,輕輕取出面子上的油,然後放到灶台燒開即可.

洗油

由於油用久了或者處理不當,使之顏色發黑時,加入比列為1:2的水,燒開10分鐘左右沉澱1個小時,輕輕取出面子上的油,燒開即可.如果顏色還黑就繼續洗一到二次即可.

混湯的解決方法:

1原因:1油內含水分太重2湯和油的比列不當.3客人食用不當引起混湯.

處理辦法:將鍋中的油打去大部分,換上廚房的辛老油即可
火鍋調味與參湯要求:
1麻味不夠:加炒制過的花椒與老油攪拌即可2麻味過重:加入白糖和醪糟攪拌加老油適量.3辣味不夠:加加炒香的滋粑辣椒和老油攪拌.注意滋粑辣椒炒制(色拉油10斤,滋粑辣椒5斤,泡小茴香適量,老生姜顆粒適量炒制到半干時加白酒炒干即可)

4辣味過重:從鍋中取出一部分老油,參入一部分清湯然後加入適量醪糟和白糖即可.

5鹹味不夠將鹽溶於清湯適量加入底鍋即可

6鹹味過重:加入藕片和土豆片各一分即可,或者加入適量清湯也可以解決.(藕片和土豆有減鹹的作用)

7為了保證客人的鹵莽行為而倒很多菜倒鍋裡影響鍋底質量,請保持鍋底8分滿.

五香辣椒醬色澤鮮紅,組織細膩,鹹甜適宜,鮮辣可口,具有濃郁的五香、醬香混合風味。其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配比:紅辣椒10kg,食鹽1.5kg,甜面醬3.0kg,白砂糖50.g,大茴香6g,小茴香6g,花椒6g,桂皮4g,陳皮3g,醋酸1g,糖精1g,涼開水30g。

(2)加工設備:干濕兩用粉碎機、大瓷缸、塑料拌料盆。

(3)加工過程:將紅辣椒10kg用清水洗淨晾干,與五香料25g、食鹽1.4kg,按比例一起粉碎入缸。把白砂糖50g、糖精1g、醋酸1g用30g涼開水溶解,與甜面醬拌合後一並倒入辣椒料缸內,攪拌混合均勻,用留下的食鹽覆蓋在料面上,封缸口發酵。氣溫25℃左右,一般發酵10天即成。

辣椒紅油
先煉制大料水:花椒、八角、紅辣椒(最好四川的)、山奈、桂皮、香葉、丁香(一點點,因為味太大了)、姜、蒜、草果、甘草、水等煮一段時間濃縮而得。

然後:將鍋加熱,注入色拉油(油溫不要過高),加入花椒、大量紅辣椒粉(四川出產的為最佳)、小茴香、八角、桂皮、香葉、王守義十三香、白芝麻、草果低溫煉制到油呈現紅色,加入適量濃縮好的大料水,再煉制一段時間即可。

如何做辣油

將“朝天椒”和“二荊條”兩種辣椒面按3:2比例混合,加入一點食鹽和一小匙芝麻

核桃3、5個洗淨搽干,用小錘敲出裂縫,連同數十粒新花椒一起放入辣椒面中

將菜籽油(不要用精煉油)750克(可調制250克辣椒面)煉熟,關火,晾3、4分鐘後澆入辣椒面中,邊澆油邊用勺子攪動辣椒面使之均勻

按這種方法煉制的辣椒油,你已經可以做川菜館的涼菜師了!!!麻辣燙的制作方法(2)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
兔腰50克毛肚50克
鳝魚50克豬環喉50克
午餐肉50克鴨腸30克
素菜:
藕片80克莴筍80克
冬瓜50克香菌50克
豆腐干50克白菜80克
花菜50克青菜頭80克
調料: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
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
冰糖10克花椒5克
胡椒2克干辣椒30克
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
姜米10克精鹽100克
草果10克桂皮10克
排草10克白菌10克
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制作程序: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淨、兔腰、鳝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淨的竹簽,將肴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肴的火候燙制成熟。
4、蘸食。燙制成熟的菜肴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采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鳝魚、帶魚一類的菜肴,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我覺得還是要少吃火鍋,嘴部上火的方法我覺得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我要一種可以用簡單廉價材料包成的餃子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