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胡椒粉、生姜、大蒜。 烹饪: 1、雞肉斬小塊,加少量油、蚝油腌好; 2、茶樹菇洗淨,切斷,飛水備用; 3、准備辣椒、生姜、大蒜; 4、放油,生姜、大蒜、辣椒,爆炒雞肉兩分鐘; 5、倒入茶樹菇; 6、加醬油、鹽、料酒、胡椒粉調味,調小火,拌勻,加蓋焖3~5分鐘; 7、裝盤就可以上桌了,前後花費十分鐘。
茶樹菇炖烏雞 材料: 烏骨雞半只干燥茶樹菇50g當歸1片紅棗10粒蒜頭10粒 調味料: 米酒1杯鹽1/2大匙水1大碗
做法: 1.將茶樹菇以清水洗淨,再用冷水浸泡20分鐘泡軟後切成段、連同浸泡的湯汁備用;烏骨雞剁成塊狀放入滾水中汆燙後洗淨備用。 2.取一個耐熱鍋,放入烏骨雞塊、蒜頭粒、當歸、紅棗、茶樹菇及浸泡的茶樹菇水、米灑和可淹過食材的水,再加入鹽調味。 3.將耐熱鍋封上保鮮膜或蓋上蓋子,放入炒菜鍋裡己燒開水的蒸架上,以隔水炖煮的方式,炖90分鐘即可。 *茶樹菇就是所謂的柳松菇,茶樹菇本身它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很強,而且纖維質比較高一點。 *放茶樹菇時,想要纖維質高一點的話就不要切;那如果小朋友會吃的話那就把茶樹菇稍微略切一下。 幫您收集了幾種簡單的做法: 干鍋茶樹菇的做法(簡單) 主料:茶樹菇、小排、黑木耳(茶樹菇和木耳需要浸泡) 配料1:辣椒、蒜、生姜、花椒、八角、香草葉、洋蔥 配料2:料酒、鹽、雞精、醬油、糖
做法: (1)鍋裡放油,放配料1,炒炒放小排。 (2)噴料酒,放鹽、雞精、醬油。 (3)加些水炖一會,放茶樹菇及木耳。 (4)水差不多收干,我把它轉移到了我新買的小鍋子裡,點上酒精。
鹹蛋黃茶樹菇 ·配料:主料:茶樹菇 輔料:鹹蛋黃、雞蛋 調料:鹽、白糖、澱粉- ·特色:膨松鮮嫩,鹹香酥糯。 1、將茶樹菇洗淨放入開水中加鹽煮3-5分鐘,取出瀝干水分,放入器皿中,加雞蛋攪拌均勻,再撒上澱粉拌勻; 2、坐鍋點火倒入油,待油熱後放入拌好的茶樹菇炸至金*撈出控油,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鹹蛋黃加鹽、白糖炒散,倒入炸好的茶樹菇炒勻出鍋即可。
【臘肉茶樹菇】
原料:茶樹菇一把臘肉1塊青紅椒各1根大蒜8瓣辣醬2湯匙(30克)干紅辣椒8根蚝油2茶匙(10ml)鹽1/2茶匙(3克)糖2茶匙(10克)
做法:
1)茶樹菇用溫水泡發後,撈出洗淨後切去根部,過濾泡發的水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後,放入茶樹菇焯燙1分鐘後撈出切段。放入臘肉焯燙3分鐘,至表面變色即可,撈出後切片。青紅椒去蒂後洗淨切成小塊。大蒜去皮洗淨後拍碎。
3)炒鍋中倒入油,大火加熱至6成熱後,調成中小火,放入辣醬,干紅辣椒將油炒成紅色,再倒入大蒜和蚝油炒出香味,放入茶樹菇翻炒2分鐘,放入臘肉和過濾後的茶樹菇水沒過食材表面,調入鹽和糖加蓋焖5分鐘後,放入青紅椒塊,繼續翻炒1分鐘即可。 1)茶樹菇炖肉 做法: 1、干茶樹菇泡發,五花肉切片。 2、將兩者一起倒入高壓鍋炖半小時,撒鹽和蔥花就ok了!(餓了要吃,沒等電紫砂煲了~)
ps:泡茶樹菇的水留著一起炖,另外不要放雞精了,本身就很鮮美~(嘿嘿~蠻節約滴~)
2)炒茶樹菇 鮮茶樹菇是我愛吃的菌類之一,不管是煲湯也好,炒著吃也好,反正是都好吃,每每看見有漂漂的茶樹菇,總忍不住弄回家,當然是要付銀子滴……
材料:茶樹菇400克,紅尖椒2條,洋蔥1層,蒜3瓣,蔥適量,鹽,雞精少許。
做法:茶樹菇摘成段洗淨,洋蔥切小塊,紅尖椒隨便切小就成,蒜切片,蔥切段備用。 炒鍋內放油燒熱,先下蒜片炒香,下茶樹菇翻炒,翻炒,翻炒至茶樹菇熟。 這時先把洋蔥和紅椒椒粒下去炒勻,再放蔥,鹽,雞精調味即成。 茶樹菇屬傘菌目,糞傘科,田蘑屬,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蓋初生,後逐平展,中淺,褐色,邊緣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與菌柄成直生或不明顯隔生,初褐色,後淺褐色。菌柄中實,長4~12厘米,淡黃褐色。菌環白色,膜質,上位著生。孢子卵形至橢圓形。
茶樹菇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9.55%。所含蛋白質中有18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為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異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總氨基酸含量為16.86%。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齊全,並且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鈣、鎂、鐵、鋅等礦質元素。中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1.營養。茶樹菇是一種對木質素、纖維素分解能力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樹菇僅著生於油茶樹上。經人工馴化後,可利用油桐、楓樹、柳樹、栎樹、白楊等闊葉樹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質較疏松、含單寧成分較少的雜木屑較適應茶樹菇生長。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餅肥等作為氮源。
茶樹菇除能利用雜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殼、菌草也可作為碳源。碳源中以單、雙糖為最好,澱粉、纖維素等利用能力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僅含有葡萄糖,菌絲生長較疏松,並用少量蔗糖搭配,則菌絲生長致密,長勢旺盛。說明菌絲生長過程中需要礦質元素相關。
2.溫度。茶樹菇屬中溫型食用菌。在pda培養基上,26℃條件下,孢子經24小時萌發,48小時後肉眼可見到微細的菌絲。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28℃,超過34℃停止生長,在零下4℃可保存3個月。子實體原基分化的溫度范圍是12~26℃,最適溫度為18~24℃,較低或較高溫度都會推遲原基分化。溫度較低,子實體生長緩慢,但組織結實,菇形較大,質量好;溫度較高,易開傘和形成長柄薄蓋菇。
3.水分。茶樹菇栽培的培養基含水量應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養基,用勁捏,指縫間濕潤,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開成塊,落地後散開為宜。但不同種類的木屑及粗細不同略有差別,應靈活掌握。菌絲生長時,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70%以下;子實體形成發育期為85%~95%,生長期適當降低,以延長產品保鮮期。
4.空氣。茶樹菇屬好氣性大型真菌,對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氣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造成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菌柄粗長、菌蓋細小、早開傘、畸形菇。
5.光線。茶樹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實體具有趨光生長特性,適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條件。菌絲體培養期間,在無光條件下仍然生長,但不形成子實體。子實體沒有光照不易分化,適宜光照強度為50~300勒克斯。
6.酸鹼度。茶樹菇菌絲喜弱酸性環境,最適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絲生長稀疏、緩慢。 臘肉茶樹菇 材料:生臘肉,茶樹菇,姜,蒜,干辣椒,鹽,味精 做法: 1.把清油倒入鍋中,濺熟; 2.下入生臘肉,大火炒熟; 3.放入姜蒜,干辣椒,翻炒2-3分鐘; 4.倒入茶樹菇,5分鐘左右,主要炒干茶樹菇的水分; 5.目測水分差不多後,放入鹽,味精即可。 茶樹菇很有營養哦,先教你一些簡單的:
鹹蛋黃茶樹菇 輔料:鹹蛋黃、雞蛋
調料:鹽、白糖、澱粉
烹制方法:
1、將茶樹菇洗淨放入開水中加鹽煮3-5分鐘,取出瀝干水分,放入器皿中,加雞蛋攪拌均勻,再撒上澱粉拌勻;
2、坐鍋點火倒入油,待油熱後放入拌好的茶樹菇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鹹蛋黃加鹽、白糖炒散,倒入炸好的茶樹菇炒勻出鍋即可。
特點:膨松鮮嫩,鹹香酥糯。
首先,將茶樹菇放入溫水中浸泡,大約30分鐘. 然後,將茶樹菇洗干淨(有些沙土) 三,切小丁,放到干淨的鍋裡背干水. 四,放油(適量),放蔥頭,爆炒至出香味.放入背干水的茶樹菇,爆炒. 五,炒熟後,加鹽,蚝油,生抽適量. 最後,加蔥花適量.
一道素爆茶樹菇就出鍋了.ok!
此菜可炒肉,炒雞,隨閣下喜歡!
水發好的茶樹菇,也可做湯,做火鍋鍋底.味道可以.
首先:選用細長之茶樹菇,味道好,粗大味道稍差,霉變的堅決捨棄;其次:茶樹菇用水稍微泡一下,洗干淨,去除異味;再次:煲湯食材,柴雞(廣東叫走地雞)、排骨,其他味道不好;臨了:只放姜(拍爛)、鹽(勿鹹)即可,其他調料勿放,否則走味
茶樹菇雞湯
功用:消脂,清腸胃,有瘦身作用。
材料:茶樹菇50克(茶樹菇干,南貨店,大型超市均有售),切成小段,略沖洗即可(不要泡)。雞400克,剁成小塊,去核紅棗10枚,蜜棗一枚,姜片一片。
做法:與上同,也是待鍋中水燒開,將所有材料放入開水,大火15分鐘,再中火30分鐘即可。
茶樹菇有很多中做法說一種最普通的吧,就是小雞炖蘑菇 准備小雞和茶樹菇(比例是5:2茶樹菇可多) 先把將小雞洗淨,剁成小塊. 在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鐘,洗淨待用. 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適量水炖十分鐘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炖三四十分鐘即成。
茶樹菇,又名茶新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其味美,柄脆,香濃純正,為賓館,家庭宴席高級保健食品。茶樹菇隸屬真菌門,又名柱狀田頭菇、楊樹菇、茶薪菇、柱狀環銹傘、柳松茸等,原為江西黎川境內的西域鄉、東堡鄉等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數量極少,產要分布在江西、福建、雲南等地。現在,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制成各種美味佳肴,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茶樹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無污染,無藥害,集營養、保健、理療於一身的純天然食用菌。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定,它富含人體所需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八種氨基酸物質)和十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與抗癌多糖,其藥用保健療效高於其他食用菌。它味道鮮美,用作主菜、調味均佳;且有滋陽壯陰、美容保健之功效,對腎虛、尿頻、水腫、風濕有獨特療效,對抗癌、降壓、防衰、小兒低熱、尿床有較理想的輔助治療功能,民間稱之為“神菇”。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