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維持皮膚粘膜健康,增強對細菌的抵抗力;椰樹椰汁還含有維生素a,維持上皮組織與維持視力正常的生理功能。這些都是椰樹椰汁所含對肌膚顏容靓麗的必需的營養素。當然椰樹椰汁是飲品,不是藥品,但她的營養素是比較全面的,是有益於人類的植物“牛奶”。 牛奶對人體的健康作用已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天然椰子汁就像牛奶一樣,對人體也具有很強的保健功效。第4次全國人口普查,海南人的壽命之 長居全國前列,據分析就是與當地人常飲椰子汁有關系。
椰子汁是將椰子肉搾汁而成的天然飲品,含有大量植物蛋白以及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鋅、鈣、鐵等微量元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飲品。其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豐富的鋅可促進少女發育,鎂可改善老年人的循環系統,核黃卵素磷脂更是增強性功能的高級燃料。 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表明,常飲椰子汁不僅不會增加體重,還可降低人體血脂水平,預防高血脂症,從而起到對心血管的保健作用。研究人員還發現,先飲椰子汁再飲酒,即使飲量多也不易醉。此外,椰子汁中還含有一種能殺去人體內寄生蟲的物質,可令人肌膚紅潤。
椰樹椰汁營養價值簡介
椰樹椰汁所含營養素椰樹椰汁的營養價值 含人體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缬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還含: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尼克酸、天冬氨酸全部氨基酸都是機體蛋白質的建造材料,是最直接供人體組織利用的物質。必需氨基酸是人體需要,但不能自己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的氨基酸,必需由食物蛋白質供給。22種氨基酸是人體需要的,椰樹椰汁中就含有16種。 含維生素b1、b2維生素c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維生素aβ——胡蘿卜素與vc、va都是天然補劑,是腦細胞代謝所不可缺少的。促進新陳代謝,避免黑斑、雀斑生產,使肌膚美白;幫助提高人體消化、吸收能力。促進微血管血液循環,延緩衰老;幫助清除積累的氧自由基,使皮膚更細膩、富有彈性;有助於推遲女性更年期,改善性欲,提高性生產質量。 含必需微量元素鐵、鋅、銅、錳含常量元素鈣、磷、鎂鐵是造血材料;參與氧的輸送和組織呼吸過程。鋅使免疫機能正常化;促進發育;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促進男士性成熟和生育能力;兒童缺鋅食欲不振,味覺異常,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銅與vc是預防“流感”最佳搭擋。鈣在磷是人腦、骨骼、牙齒不可缺乏的重要物質。所有這些礦物質都是機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保證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脂肪(椰子肉含脂肪35.3%,椰樹椰汁僅含2.3%)在椰樹椰汁中,脂肪呈均質狀態,微粒細小,易被吸收。 碳水化合物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給機體供能。 椰子,是椰子樹的果實,是由外層為纖維的殼組成的,提供椰子皮纖維和內含可食厚肉質的大堅果。果新鮮時,有清澈的液體,叫做椰汁。椰汁及椰肉含水量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等。椰肉色白如玉,芳香滑脆;椰汁清涼甘甜。椰肉、椰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 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果肉具有補虛強壯,益氣祛風,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饑餓,治小兒滌蟲、姜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療楊梅瘡。 皮膚吃得水水的,好氣色啊 ⑴椰肉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椰子油、糖類、維生素b1、b2、c物質。 ⑵椰子漿中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鈣、磷、鐵等物質。
椰子的食療價值怎樣? ⑴食用價值:椰肉除作為水果食用外,還可做菜或蜜餞,而椰子汁更是人們喜愛的上等飲料,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很高。 ⑵藥用功效:椰肉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脾胃、殺蟲消疳之功效;椰子漿味甘、性溫,有生津、利水等功能。 ⑶醫用驗方:當脾虛倦怠、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時,將椰肉切碎成小塊、加入適量的雞肉和糯米,蒸熟後服食,有較好療效。 椰子肉,異名椰子瓤,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質。味甘性平,“益氣,去風,食之不饑,令人面澤”(《本草綱目》)。椰子果肉含油量為60%一65%,油內大部分脂肪酸為飽和脂肪酸,僅有很少的油酸與亞油酸。這與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飽和脂肪酸盡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水平,營養學家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較為適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質、蔗糖、葡萄糖,對皮膚的健美也有益處。 椰子
漢語拼音 yez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cocosnuciferal.
中藥化學成分 椰子含油35%-45%。油中含游離脂肪酸20%,羊油酸(caproicacid)2%,棕榈酸(palmiticacid),羊脂酸(caprylicacid)9%,羊蠟酸(capricacid),油酸(oleicacid)2%,月桂酸(lauricacid);還含豆甾三烯醇(stignastatri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巖藻甾醇(fuco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sterol)。碳水化合物約15%,主要有水蘇糖(stachyose),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蛋白質不到5%,其中包括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醇溶蛋白(proamine)等。含維生素(vitamin)b1173μg%,b5103μg%,b2微量、α-生育酚(α-toco-pherol)700μg%,γ-生育酚γ-tocopherol)250μg%。維生素c的含量以未成熟果中較高。果核含甘露聚糖(mannan)。
功效 補脾益腎;催乳
科屬分類 棕榈科
主治 脾虛水腫;腰膝酸軟;產婦乳汁缺少
生態環境 生於長熱帶地區海岸。
采收和儲藏 秋季果實成熟後采收,剖開果殼,除去果肉內的漿液,微晾即可。置陰涼干燥處。防蟲。
資源分布 分布於台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
動植物形態 椰子,大喬木,高15-30m,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簇生莖頂;葉柄粗壯,長達1m以上;葉片羽狀全裂,長3-4m;裂片多數,外向折疊,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寬3-4cm;先端漸尖,革質。肉穗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佛焰苞紡錘形,厚木質,最下部的長60-100cm或更長,老時脫落;雄花萼片3,鱗片狀,長3-4mm;花瓣3片,卵狀長圓形,長1-1.5cm;雄蕊6,長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闊圓形,寬約2.5cm;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長15-25cm,先端微具3稜,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內果皮木質堅硬,近基處有3萌發孔。種子1顆,種皮薄,緊貼著白色堅實的胚乳,胚乳內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功效分類 補脾益腎藥;催乳藥
生藥材鑒定 1.性狀鑒別:本品呈心形,直徑約5-10cm,有時縱剖成兩瓣;種皮棕紫紅色,具眾多而凹陷的網狀紋理,其一側有數條縱理(種脊),種皮薄。果肉(胚乳)厚約icm,潔白色,內有大形空腔,新鮮食之香而可口,干時較硬,折斷面光滑,富油性。氣微,味微甘。如放置時間過長,胚乳變為淡黃,則有脂肪酸敗氣,味微辛辣。 2.顯微鑒別:粉末特征: 2.1.種皮石細胞長圓錐形或狹橢圓形,長40-70μm,直徑20-30μm,淡黃色至棕黃色,壁孔明顯或不甚明顯。 2.2.導管孔紋和螺紋,直徑10-30μm。 2.3.胚乳細胞多角形至長方形,內含油滴和少數棕色塊狀物。 2.4.種皮細胞呈棕色不規則。
性味 味微甘;辛;性平
藥材基源 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種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