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炙)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皴皮焙)附子(炮裂去皮臍)牛膝酒浸一宿焙)天雄(炮裂去皮臍)五味子巴戟天(去心)葫蘆巴山芋菟絲子(酒浸別搗)熟干地黃(焙)桂(去皮)桑螵蛸(炙)楮實木香肉豆蔻(去殼)紅豆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沒藥沉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蘆頭)白蒺藜(炒去角各一兩)上二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 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分別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區別?如何治療?
腎陰:腎陰是腎精作用的體現,全身各個髒腑都要依靠腎陰的滋養;是人體陰液的根本,所以又稱“元陰”。人體各個髒腑失去腎陰的滋養就會發生病變,如肝失滋養則肝陰虛,肝陽亢,甚至出現肝風;心失滋養則心陰虛、心火旺、心煩失眠;心神不安;腦失滋養則眩暈耳鳴。反過來,各個髒腑的陰液嚴重不足時,也會導致腎陰不足,如熱邪侵犯灼傷胃、胃陰不足,進一步就會損傷腎陰,稱為“腎陰涸”。由於“陰虛則陽亢”、“陰虛生內熱”,腎陰虛往往會出現潮熱、升火顴紅、舌紅、口干咽燥、脈數無力等熱象,但也有虛而無熱,則稱為腎精虧損。 腎陽:腎陽能推動人體各個髒腑的生理活動,是一身陽氣的根本,也稱“元陽”。腎陽不足就會影響各個髒腑的生理活動而發生病變。如肺失腎陽的幫助則出現氣急,吸氣不足等症稱為腎不納氣;脾失腎陽的推動則出現五更洩瀉、完谷不化等症;心失腎陽的鼓動則出現心悸、氣急;胸悶;唇舌青紫等心陽不足的症候;膀胱失去腎陽的氣化則出現小便不利或失禁或余瀝不盡或遺尿;津液的吸收、輸布失去腎陽的氣化則發生水腫;腎髒本身氣化不足則出現陽痿、遺精、腰脊酸軟等症;如果腎陽衰竭則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如油、脈微欲絕等危險的症候,稱為亡陽。“陽虛則陰盛”,“陽虛生外寒”。腎陽虛必然會產生寒象,如行寒肢冷、面色光、腰脊冷痛、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清稀、舌淡苔白等症。如果虛而寒象不明顯,一般稱為“腎氣虛”。腎陽虛與腎陰虛同屬腎虛,基本上相同;區別在於有無明顯的寒象。 腎陰、腎陽的相互關系:腎陰與腎陽是腎髒生理的兩個方面。滋養全身各個髒腑的作用,稱為腎陰;推動全身各個髒腑的活動的作用,稱為腎陽。腎陰虛和腎陽虛是腎髒病理的兩個方面,虛而有熱為陰虛,虛而有寒為陽虛。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陰陽、寒熱,是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兩者又共居於腎髒之中,是腎精和腎氣的具體表現,又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陰液需要依靠陽氣的推動,陽氣需要陰液為基礎。腎陰虛和腎陽虛往往相互影響,出現陰虛及陽或陽虛及陰的病理現象。我們對腎陰虛和腎陽虛的症狀同時出現的時候,不能平等看待,必須具體分析,看那個方面是病理變化上起著主導作用的方面。以腎陰虛為主,在治療上要滋補精、血,使腎陰充足,腎陽才能振奮。在中醫理論上叫做“精能化氣”。以腎陽虛為主,在治療上首先要培補元氣,使腎陽得到旺盛,才能促進腎陰恢復。在中醫理論上稱為“精血不能速生,元氣所當急固”。我們還必須注意,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腎陰虛和腎陽虛的主要位置會變換,治療的重點就要相應起變化。 腎陰虛主要表現為耳鳴目眩,牙齒動搖或疼痛,潮熱,手腳發熱,盜汗,腰膝酸如痛,多夢遺精性欲亢進,顴紅唇赤,少套或無苔,或舌苔花剝,脈沉細而快等症狀。腎陰虛的人,一般是消瘦體質,陰虛多火旺,常出現一些虛熱的現象。 滋陰的食物有:鱉、烏龜、雞蛋、鴨、銀耳、枸杞子、鳗鲡魚、等。豬脊髓、腦髓有補腎填精的作用。 鱉: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有名團魚、圓魚、甲魚,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滋陰,補虛,止瀉,截瘧之功,為滋補肝腎之陰的妙品。《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主脫肛、崩帶。”《日用本草》:“補勞傷,壯益氣,大補陰之不足。”陰虛諸損:鱉肉加冰糖炖服,其脂尤佳。(《本草備要》) 烏龜的肉,性味鹹、甘,平,入肝、腎經。功能滋陰,補血,補腎,健骨,降火,止瀉。《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截久瘧不愈。”龜的腹甲稱龜板,為滋陰益腎、養血補心之要藥。龜板煎熬成膠,作用更強。現代研究證明龜肉能抑制腫瘤細胞等,並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患有肺結核、便血、咳血、痔瘡、經常手足心發熱、腿痠腳軟、慢性腎炎、肝炎者亦宜食養。 鱉與烏龜齊名,但後者以滋陰、補血、止血、健骨為主,本品則清虛熱,通瘀結之功更勝。甲魚血可治骨結核。二者皆為血肉有情之品,是滋補肝腎之陰的妙品。 雞蛋:蛋清甘,涼;蛋黃甘,平;入心、腎經。雞蛋滋陰潤燥,養心安神。蛋清清肺利咽,清熱解毒。蛋黃滋陰養血,潤燥熄風,健脾和胃。《本草綱目》:“雞蛋黃,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雞蛋所含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而蛋白質中主要為嬰幼兒成長需要的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吸收率高。雞蛋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鐵的含量較牛奶豐富,是老人、兒童、孕產婦及病弱患者的理想食物。 鴨肉性味甘、鹹,平;入脾、胃、肺、腎經。功效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健脾補虛。《滇南本草》:“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本草匯言》:“滋陰除蒸,化虛痰,止咳嗽。”具有畏寒虛弱症狀的人適宜吃雞肉,如虛勞羸瘦,中虛胃呆食少,腹瀉下痢,水腫,經血色淡,帶下清稀,產後少乳,病後虛弱,神疲乏力,以及陽痿等。而體內有熱、有火的人適合吃鴨肉,特別是有低熱,虛弱,食少便干,水腫,盜汗,遺精,及女子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之為宜。《日用本草》:“腸風下血人不可食。”《隨息居飲食譜》:“多食滯氣,滑腸,凡為陽虛脾弱,外感未清,痞脹腳氣,便瀉,腸風皆忌之。” 銀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腎經。功能滋陰潤肺。銀耳中的多糖類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動淋巴細胞,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興奮骨髓造血機能,多糖a具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飲片新參》:“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 鳗鲡魚有名白鳝。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脾經。補虛羸,祛風濕,殺蟲。《食療本草》:“療濕腳氣,腰腎間濕風痺。”病後脾腎虛弱,痰多洩瀉者忌服。《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熱發病,孕婦及時病忌之。” 白菜:性味甘,平,入胃、腸、肝、腎、膀胱經。功效清熱除煩,通利腸胃,利尿。白菜古稱為菘,以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其性甘淡平和,作菜肴與肉同煮則味美,養胃益人,治療作用較弱,久食也無明顯副反應。 雙耳湯:銀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將銀耳、黑木耳用溫水發泡,並摘除蒂柄,除去雜質,洗淨,放入碗內,加水適量,放入冰糖。置蒸籠中蒸1小時,帶木耳熟透即成。吃銀耳、木耳,喝湯,每日2次。滋陰、補腎、潤肺。 枸杞肉絲:枸杞100克,瘦豬肉500克,竹筍100克,豬油30克,食鹽、白糖、麻油、干澱粉、味精、醬油各適量。將瘦豬肉洗淨,去筋膜,切成2寸長的絲,竹筍切成同樣長的絲,枸杞洗淨待用。炒鍋加豬油燒熱,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醬油、鹽、味精攪勻,投入枸杞翻炒幾下,淋入麻油,起鍋即成。佐餐食,做菜肴。滋陰補腎,健身明目。用於體虛乏力,神疲,腎虛眩暈,視物模糊,陽痿,腰痛等。也可作強身益壽之用。 法制黑豆: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桑椹10克,熟地黃1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旱蓮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食鹽100克。黑豆用溫水泡30分鐘備用。將以上中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小時取煎液一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煎液4次,合並煎液,放入鍋內,將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鍋內,放入食鹽,先以武火燒沸藥液,再用文火煎熬,至藥液干涸停火。將黑豆曝曬至干,裝入甕罐(或瓶)中貯藏備用。隨量嚼食。補益腎精,強筋壯骨。用於腎精不足、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身體消瘦,尿頻遺精,腰痠腿痛,筋骨無力等。 黑芝麻:《本經》:“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本草備要》:“補肝腎,潤五髒,滑腸。”又“明耳目,烏須發,利大小腸,逐風濕氣。”功能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 桑葚:《新修本草》:“單食,主消渴。”《滇南本草》:“益腎髒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甘寒清潤,主入肝腎,功善滋陰養血,生津潤燥,適於肝腎陰血不足,及津虧消渴、腸燥等證。 枸杞甘平質潤,主入肝腎,既能補腎益精,又能養肝明目,長於平補陰陽,為滋補佳品。含甜菜鹼、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硫胺素、核黃素、胡蘿卜素、抗壞血酸、尼克酸及鈣、磷、鐵、鋅等元素。具有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有增強細胞與體液免疫的作用;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還能抗衰 腎陰虛主要表現為耳鳴目眩,牙齒動搖或疼痛,潮熱,手腳發熱,盜汗,腰膝酸如痛,多夢遺精性欲亢進,顴紅唇赤,少套或無苔,或舌苔花剝,脈沉細而快等症狀。腎陰虛的人,一般是消瘦體質,陰虛多火旺,常出現一些虛熱的現象。 滋陰的食物有:鱉、烏龜、雞蛋、鴨、銀耳、枸杞子、鳗鲡魚、等。豬脊髓、腦髓有補腎填精的作用。 鱉: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有名團魚、圓魚、甲魚,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滋陰,補虛,止瀉,截瘧之功,為滋補肝腎之陰的妙品。《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主脫肛、崩帶。”《日用本草》:“補勞傷,壯益氣,大補陰之不足。”陰虛諸損:鱉肉加冰糖炖服,其脂尤佳。(《本草備要》) 烏龜的肉,性味鹹、甘,平,入肝、腎經。功能滋陰,補血,補腎,健骨,降火,止瀉。《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截久瘧不愈。”龜的腹甲稱龜板,為滋陰益腎、養血補心之要藥。龜板煎熬成膠,作用更強。現代研究證明龜肉能抑制腫瘤細胞等,並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患有肺結核、便血、咳血、痔瘡、經常手足心發熱、腿痠腳軟、慢性腎炎、肝炎者亦宜食養。 鱉與烏龜齊名,但後者以滋陰、補血、止血、健骨為主,本品則清虛熱,通瘀結之功更勝。甲魚血可治骨結核。二者皆為血肉有情之品,是滋補肝腎之陰的妙品。 雞蛋:蛋清甘,涼;蛋黃甘,平;入心、腎經。雞蛋滋陰潤燥,養心安神。蛋清清肺利咽,清熱解毒。蛋黃滋陰養血,潤燥熄風,健脾和胃。《本草綱目》:“雞蛋黃,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雞蛋所含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而蛋白質中主要為嬰幼兒成長需要的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吸收率高。雞蛋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鐵的含量較牛奶豐富,是老人、兒童、孕產婦及病弱患者的理想食物。 鴨肉性味甘、鹹,平;入脾、胃、肺、腎經。功效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健脾補虛。《滇南本草》:“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本草匯言》:“滋陰除蒸,化虛痰,止咳嗽。”具有畏寒虛弱症狀的人適宜吃雞肉,如虛勞羸瘦,中虛胃呆食少,腹瀉下痢,水腫,經血色淡,帶下清稀,產後少乳,病後虛弱,神疲乏力,以及陽痿等。而體內有熱、有火的人適合吃鴨肉,特別是有低熱,虛弱,食少便干,水腫,盜汗,遺精,及女子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之為宜。《日用本草》:“腸風下血人不可食。”《隨息居飲食譜》:“多食滯氣,滑腸,凡為陽虛脾弱,外感未清,痞脹腳氣,便瀉,腸風皆忌之。” 銀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腎經。功能滋陰潤肺。銀耳中的多糖類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動淋巴細胞,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興奮骨髓造血機能,多糖a具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飲片新參》:“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 鳗鲡魚有名白鳝。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脾經。補虛羸,祛風濕,殺蟲。《食療本草》:“療濕腳氣,腰腎間濕風痺。”病後脾腎虛弱,痰多洩瀉者忌服。《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熱發病,孕婦及時病忌之。” 白菜:性味甘,平,入胃、腸、肝、腎、膀胱經。功效清熱除煩,通利腸胃,利尿。白菜古稱為菘,以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其性甘淡平和,作菜肴與肉同煮則味美,養胃益人,治療作用較弱,久食也無明顯副反應。 雙耳湯:銀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將銀耳、黑木耳用溫水發泡,並摘除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