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雞蛋生吃比熟吃好,生吃比熟吃更有營養。實際不然,吃生雞蛋既不衛生,又不易於消化吸收。雞蛋常被沙門菌和寄生蟲卵污染,不經處理易於傳染疾病。此外,蛋清內還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叫做抗胰蛋白酶,當人體攝入生雞蛋時,抗胰蛋白酶進入消化道,干擾胰蛋白酶對蛋白的水解,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生雞蛋蛋清中還含有0.05%的抗生物素蛋白,它是一種有害物質。因人體腸道內能合成生物素,故一般不會缺乏,若長期大量吃生雞蛋,生雞蛋清內的抗生物素蛋白與體內生物素結合成一種穩定的化合物,使生物素不能被腸壁吸收,則可導致生物素缺乏病,產生一系列症狀,如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發脫落、皮膚發炎、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最近有報道說,生雞蛋經過腸道時,容易發酵變質,有時可能產生亞硝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雞蛋煮熟或用其它方法烹調後,裡面的沙門菌、寄生蟲卵均被殺死,抗胰蛋白酶和抗生物素蛋白亦被破壞,而其它營養素則完整無損,並且蛋白質變得疏松,易被消化吸收,可達到充分利用雞蛋中各種營養素的目的。因此,不應當吃生雞蛋,而應當吃熟雞蛋。那種認為吃生雞蛋比吃熟雞蛋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半生半熟的雞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