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手術後吃什麼? 您好,可以適當吃。注意休息,避免情緒刺激,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就可以。手術後 1、病情穩定後取半臥位。有利於呼吸和切口滲出物的引流。在變換體位時保護頸部:從床上坐起或彎曲頸總、移動頸部時,將手放於頸後支撐頭部重量。通常術後第二天即可這麼做。傷口愈合(術後2—4天)後,可做點頭、仰頭、伸展和左右旋轉頸部,做頸部全關節活動(屈,過伸、側方活動),每天練習。 3、術後當天可進溫涼流食,以免引起頸部血管擴張。術後2—3天可進半流食,若出現嗆咳則暫停進食。 4、術後當天應臥床休息,少講話,避免劇烈轉動頸部,防止誘發傷口出血;術後第1天可離床活動,拔除傷口引流管後,可作頸部小幅度地活動,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頸部,防止頸部肌疲勞;術後3—6天拆線 術後已經一個月了,一般手術的並發症也不可能在現在才發生。手術處變硬是由於手術疤痕的緣故,不必擔心。但手術疤痕的本質是纖維組織增生修復損傷的手術切口,實際上除了切口有纖維組織引起的疤痕以外,切口深部的手術部位都會有纖維組織增生修復,術後2周~3月是這些組織的重建期,可能會收縮、牽拉到氣管,主觀感覺呼吸困難(憋氣),若只是感覺較困難,夜間睡眠不至於有影響或吸、呼氣時沒有喉部鳴響(哨鳴音),這就不要緊,否則,請到醫院就診。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一種常見疾病,一般來說,長期甲狀腺腫的病 人,絕大多數會發展成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是一種良性 疾病,而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後常常容易復發,所以一般不主張手術 治療,除非腫大10分明顯,有明顯壓迫症狀或者臨床懷疑惡性腫瘤時, 才需外科手術治療.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病因很多,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結節性甲狀腺 腫的病因並不清楚.由於垂體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對甲狀腺有刺 激作用,所以,臨床上常常通過用甲狀腺激素抑制tsh分泌的方法, 達到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目的.由於治療的目的是抑制垂體的tsh, 所以用藥方法和治療甲狀腺功能低減時的替代治療是不同的,抑制治 療的劑量要比替代治療的劑量略大.由於劑量過大會導致藥物性甲亢, 引起心髒擴大、心律不齊、心房纖顫和心力衰竭,以及引起骨質疏松. 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監測tsh,使tsh維持在0.1μiu/ml,避免藥 物性甲亢對心髒和骨骼引起的副作用. 一般來講,臨床上不用甲狀腺激素來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因為 在長期治療中,劑量過大會引起不良反應,而劑量過小又達不到治療 效果.臨床上用甲狀腺激素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時,主要目的是幫助 鑒別甲狀腺良性結節和惡性腫塊.因為甲狀腺惡性腫塊不受tsh影響, 即使用甲狀腺激素抑制了tsh,腫瘤仍然生長.而有一些結節性甲狀 腺腫是因為tsh升高引起的,用甲狀腺激素抑制tsh後,如果甲狀腺腫 塊縮小了或者不再長大,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可能性大.反之在治療 過程中,如果甲狀腺腫塊進一步明顯增大,則高度懷疑惡性的可能, 需積極處理.用甲狀腺激素抑制結節性甲狀腺腫時,至少需要6~9個 月的時間才能幫助我們判斷. 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後切除部分或大部分甲狀腺後,身體內甲狀 腺激素減少,垂體的tsh就會升高,促使剩余的甲狀腺增大來代償切 除的甲狀腺組織,剩余的甲狀腺在升高的tsh作用下,會進一步增大, 又會產生結節或腫塊,所以我們主張甲狀腺手術後的病人應該服用甲 狀腺激素1~2年,以後逐漸減量,有利於防止手術後結節性甲狀腺腫 復發. 甲狀腺片來源於動物的甲狀腺,它包括了甲狀腺內有效成分和一 些無效成分,由於額定甲狀腺片劑量時的方法不精確,導致有時候藥 品標記劑量和實際藥物療效不一致,影響臨床治療效果,但是甲狀腺 片便宜,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所以臨床上還在應用.l-t4是人工 合成的甲狀腺激素,額定劑量方法科學准確,但是價格略貴. 甲狀腺激素主要包括t4、t3、ft4(游離t4)和ft3(游離t3), 其中起生物作用的是游離部分(ft4和ft3).t4和ft4完全(100%) 由甲狀腺合成分泌,而t3和ft3只有少部分(不足20%)是由甲狀腺 分泌,其大部分(80%以上)是由t4在外周組織轉化而來,所以t4和 ft4比t3和ft3更能代表甲狀腺功能狀態,專家們一致認為ft4結合tsh 是反映甲狀腺功能的最佳指標.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甲狀腺結節可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結節,結節的大小、位置、質地、功能及其臨床意義各有不同。
症狀/可能的病症
·甲狀腺體上發現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與周圍不粘連,可隨吞咽上下移動,質地較正常腺體略硬,無粘連無壓痛的腫塊,可長期維持原狀或緩慢長大(30歲以上女性較多見)/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甲狀腺腺瘤
·早期甲狀腺輕度腫大,質軟,無自覺症狀,隨著腺體增大,出現結節,腫大嚴重時可出現壓迫症狀,但甲狀腺功能正常,發病年齡一般在40~50歲或以上,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病史長,常合並有心髒病變/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多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分界清楚,直徑一般3~4cm,結節較硬,硬度可超過實質性腫瘤,小囊腫一般無症狀,巨大囊腫可產生壓迫症狀/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甲狀腺囊腫
·起病急,有發熱、咽痛及一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大而較硬,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大小不一,可為單個或多個,質地較硬局部疼痛,並常向耳後,後頭頂部放射,伴有甲狀腺體部位顯著疼痛和壓痛/應去醫院檢查確診,警惕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
·起病緩慢,多見於中年婦女,彌漫性甲狀腺腫大而無結節,或表現為甲狀腺腫大不對稱、表面呈分葉狀(酷似結節),質地如橡皮樣堅韌,無壓痛/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起病與發展過程緩慢,甲狀腺腫大可不對稱,結節堅硬且與腺體外鄰近組織廣泛粘連、固定,局部有隱痛和壓痛,伴有明顯的壓迫症狀,但局部淋巴結不腫大,多見於中年婦女/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早期無明顯自覺症狀,僅甲狀腺腺體內出現硬性無痛性腫塊,表面不平,生長速度較快,形態不規則,活動度差,後期可迅速生長而出現聲音、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壓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或出現遠處轉移/應去醫院檢查確診,警惕可能是甲狀腺癌,甲狀腺轉移癌
甲狀腺結節大致可分為惡性病變、良性結節及囊性病變三種。毫無疑問,對甲狀腺惡性病變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對可疑病例可直接手術或短期隨訪觀察。良性結節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隨訪 增大者重新穿刺或直接手術 (二)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 短期治療無效,至少應在半年以上。絕經前婦女及男性可用較大劑量(將tsh抑制在0.1mu/l以下)抑制治療一年以上。若結節縮小,可將甲狀腺素減量長期服用,將tsh維持在正常低限。結節增大者停止治療,可直接手術或重新穿刺評估;結節無變化者也停止治療,僅隨訪觀察。 對絕經後婦女應注意甲狀腺激素對骨代謝的不利影響。應先短期(6~12月)隨訪,若結節無變化或縮小,僅予隨訪不必采用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經隨訪後結節增大者再行抑制治療,一般初始劑量宜偏小,將tsh抑制在低於正常但又可測得的范圍(o.1一o.5mu/l)。治療一年後停藥觀察。停藥後結節增大者重新甲狀腺激素治療將tsh抑制在正常低限,可長期服用。結節無變化或縮小者僅定期隨訪。在抑制治療中結節增大者直接手術或重新穿刺評估。 (三)硬化治療 對診斷確定的良性結節。尤其如自主功能性甲狀腺結節或腺瘤,甲狀旁腺腺瘤等可采用本方法治療,在超聲引導下向結節中央注入無水乙醇1~4mi,可重復注射,直至結節消失。 (四)放射治療 自主性功能性/高功能性甲狀腺結節或腺瘤因有濃聚碘的功能,可采用”’i治療。 (五)手術切除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腺瘤也可手術切除,術前也應適當准備,以防發生甲亢危象。其他良性結節若病人顧慮較大或不能定期隨訪也可擇期手術治療。 甲狀腺囊性病變多為良性病變,故可保守治療,一般先單純穿刺抽吸治療,每月1—2次。經反復抽吸無效者可使用鹽酸四環素或無水乙醇硬化治療。穿刺出囊液應行常規病理檢查,若囊液中有癌細胞或可疑癌細胞,或對遺留結節的穿刺提示為惡性者均應手術治療。
預後 1.惡性甲狀腺結節手術治療後可進行中醫中藥調理,預防復發。 2.良性甲狀腺結節若能堅持中醫中藥治療,一般預後較好。
調養 1.注意情緒調節,保持心情舒暢。 2.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膩之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