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鲈魚制作方法 是這樣做的:先將魚體洗淨,去除內髒及腮片,去鱗後置於瓷盤上,淋上些料酒(黃酒),均勻些;擱適量的水,以保持水分的滋潤,並在水(湯)間放入幾片生姜片;爾後將切成條絲狀的蔥末擱放在鮮魚的表面上,也塞少許於魚肚腔內,然後就可以清蒸了!有兩種蒸法:一是濕蒸,即鍋底放水,上擱蒸盤的做法;二是微波爐蒸法,那就要在魚盤上再覆蓋緊了一件覆盤,以免水分蒸發不均而魚體表面干澀,那鮮魚就不夠滋潤了.就這麼著,一直很享受清蒸鲈魚的美味,你也不妨一試,ok!! 【原料】 鲈魚(1條,700克)、豬肉絲(50克)、水發冬菇絲(20克)、精鹽(少許)、豬油(40克)、麻油(少許)、白醬油(少許)、姜絲(15克)、胡椒粉(少許)、蔥(2條)、地栗粉(少許)、味精(少許)。 【制作過程】 一、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編輯本段]第二種做法 【原料】 新鮮鲈魚一尾1斤、蔥絲1/2杯、姜絲4大匙、紅辣椒絲1大匙 【調味料a】 鹽1/4茶匙、酒1大匙、蔥4段、姜片4片, 【調味料b】 水1大匙、太白粉1/2大匙、麻油數滴 【制作過程】 1.鲈魚洗淨,用調味料a腌半小時。 2.放入盤中,清蒸10分鐘即可。 3.鍋熱,將蒸魚的湯汁加入蔥絲、姜絲、紅辣椒絲煮開後,以調味料b勾芡淋於魚上,滴上數滴麻油即成。 【特色】 此法少油、少鹽烹調方式,利用魚汁及酒、蔥、姜增加風味。 清蒸鲈魚【菜名】清蒸鲈魚 【所屬菜系】粵菜 【特點】色白,味鮮香,四季皆宜。 [編輯本段]第一種做法 【原料】 鲈魚(1條,700克)、豬肉絲(50克)、水發冬菇絲(20克)、精鹽(少許)、豬油(40克)、麻油(少許)、白醬油(少許)、姜絲(15克)、胡椒粉(少許)、蔥(2條)、地栗粉(少許)、味精(少許)。 【制作過程】 一、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編輯本段]第二種做法 【原料】 新鮮鲈魚一尾1斤、蔥絲1/2杯、姜絲4大匙、紅辣椒絲1大匙 【調味料a】 鹽1/4茶匙、酒1大匙、蔥4段、姜片4片, 【調味料b】 水1大匙、太白粉1/2大匙、麻油數滴 【制作過程】 1.鲈魚洗淨,用調味料a腌半小時。 2.放入盤中,清蒸10分鐘即可。 3.鍋熱,將蒸魚的湯汁加入蔥絲、姜絲、紅辣椒絲煮開後,以調味料b勾芡淋於魚上,滴上數滴麻油即成。 【特色】 此法少油、少鹽烹調方式,利用魚汁及酒、蔥、姜增加風味。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72
擴展閱讀: 清蒸鲈魚有好多種做法,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掌握。 清蒸鲈魚 一、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 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清蒸鲈魚 材料:鲈魚9兩至1斤之間1條 配料:姜一塊、蔥5根、生抽半飯碗、油少許 做法: 1、將劏好的鲈魚洗淨,在魚身上按比例斜割三刀,放入魚盤中 2、將5個蔥白連根洗淨,蔥葉橫切成絲、姜切絲; 3、將姜絲放入魚的每個斜切刀口裡; 4、將5個蔥白放魚的兩旁及魚身上; 5、鍋內放水燒開,將魚放入水已開的鍋內蒸7分鐘即可,不可超時! 6、將蒸好的魚裡的所有配料及湯全部到掉,要到干淨; 7、鲈魚從頭到尾澆上生抽、撒上蔥絲; 8、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後,從頭到尾澆在魚身上,即可上桌。 說明:魚小於9兩或大於1斤都不好吃!
清蒸鲈魚 原料:松江鲈魚 特點:鱗細個小、肉質白嫩、營養豐富 產地:我國沿海特產,自古尤以松江(今:上海)所產最為著名。 典故:《後漢書-左慈傳》有載:“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馐略備,所少吳淞江鲈魚耳。” 作法: 1)刮去魚鱗、出去內髒,在魚的背部開一刀,洗淨帶用 2)將魚平放腰盤上,淋少許醬油、黃酒、胡椒粉和精制油,撒上蔥絲、姜絲、紅椒絲 3)放入沸水籠屜,同時蒸上小半碗醬油帶用 時間:大約十五分鐘後取出,淋上蒸過的醬油即可
清蒸鲈魚 原料: 鲈魚1條(500~600克〕,熟火腿30克,筍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許。 輔料: 姜片、蔥絲各5克,鹽5克,料酒15克,醬油少許,雞湯50克。 做法: 准備: 將鲈魚去除內髒,收拾干淨,擦淨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盤中;將火腿切成與筍片大小相近的片,碼在魚身上;香菇用溫水泡發,去蒂,切片,也碼在魚身及周圍處,再將姜片、蔥絲放入魚盤中,再倒入鹽、醬油、料酒;香菜擇洗干淨,切段備用。 做法: 1.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放入魚盤,大火蒸8~10分鐘,魚熟後立即取出,揀出姜片、蔥絲。 2.將雞湯燒滾後,澆倒魚身上,飾以香菜段即可。 tips: 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精調入清水中來代替,加入雞湯主要是增加清蒸魚的鮮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這種烹饪方法制作的魚要盡量新鮮,除鲈魚外,草魚、武昌魚、鳜魚等也都可以。 特色: 鲈魚性溫,有補中氣、滋陰、開胃、催乳等功效。鲈魚秋後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風斜日鲈魚香”之說。
清蒸鲈魚 特點:色白,味鮮香,四季皆宜。 原料 鲈魚(1條,700克)、豬肉絲(50克)、水發冬菇絲(20克)、精鹽(少許)、豬油(40克)、麻油(少許)、白醬油(少許)、姜絲(15克)、胡椒粉(少許)、蔥(2條)、地栗粉(少許)、味精(少許)。 制作過程 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豉汁鲈魚蒸豆腐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補氣食譜補虛養身食譜貧血食譜 口味:豆豉味 工藝:蒸 豉汁鲈魚蒸豆腐的制作材料: 主料:鲈魚800克,豆腐(南)300克 調料:植物油20克,辣椒(紅,尖,干)10克,大蔥10克,姜8克,豆豉20克,鹽4克,醬油15克,味精2克,料酒15克,白砂糖5克 教您豉汁鲈魚蒸豆腐怎麼做,如何做豉汁鲈魚蒸豆腐才好吃 1.鲈魚收拾干淨,剔骨後留下帶皮魚肉,切成厚片,用鹽、料酒略腌; 2.豆腐用清水洗淨,改刀切成小塊; 3.蔥、姜、蒜洗淨,切段、片備用; 4.豆腐加鹽、味精,上籠蒸10分鐘左右,斜放在盤中; 5.將菜心洗淨一剖為二,圍在豆腐兩邊; 6.將魚片在沸水中汆熟後放在豆腐上; 7.鍋內倒油燒熱,煸香干辣椒,放蔥段、姜片、蒜片、豆豉略炒; 8.放入鹽、醬油、味精、料酒、高湯、白糖,燒沸後澆在魚片與豆腐上即可。 小帖士-食物相克: 鲈魚:鲈魚忌與牛羊油、奶酷和中藥荊芥同食。
日式櫻葉包魚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工藝:蒸 日式櫻葉包魚的制作材料: 主料:淨鲈魚1250克。 輔料:水發香菇(日本花菇)25克,冬筍250克,胡蘿卜250克,黑根250克。 調料:櫻花葉12張,紹酒50克,精鹽20克,日本醬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5克,濕澱粉10克(超級生粉),植物油150克。 日式櫻葉包魚的特色: 葉香清爽,鮮感適口。 教您日式櫻葉包魚怎麼做,如何做日式櫻葉包魚才好吃 1.將胡蘿卜、冬筍、水發香菇切細絲;將魚肉切成12片。將鍋中入水,加精鹽10克燒開後下入櫻葉燙軟,下入漏勺瀝盡水搌干。 2.鍋炙好,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胡蘿卜絲、冬筍絲、香菇絲炒至五成熟,烹入紹酒,加入醬油、白糖、精鹽、味精,炒至八成熟,盛入碗中成餡。將魚片平放,中央盛上一勺餡排順,從一邊卷起成魚卷,封口朝下碼入盤中,將櫻葉背面朝上,蓋在每個魚卷上,入籠內蒸10分鐘。將蒸好的魚卷原汁濾入鍋內,以濕澱粉勾芡成濃汁,淋在盤中魚卷上即成。
清蒸酸梅魚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孕婦菜譜 口味:酸甜味 工藝:清蒸 清蒸酸梅魚的制作材料: 主料:鲈魚500克 輔料:烏梅30克,辣椒(紅,尖)20克 調料:姜5克,大蔥10克,鹽3克,料酒5克,植物油15克 清蒸酸梅魚的特色: 微酸甜 教您清蒸酸梅魚怎麼做,如何做清蒸酸梅魚才好吃 1.酸梅用3杯水熬成1杯水備用;把嫩姜、辣椒、蔥切成細絲;鲈魚清洗干淨後對剖,撒入鹽。 2.將水煮沸再把鲈魚放入蒸鍋中蒸12分鐘蒸熟;油入鍋將嫩姜絲、辣椒絲、蔥絲爆香,淋入酒加入酸梅交醬汁,醬汁淋在蒸好的鲈魚上,既是獨一無二的酸梅魚。 小帖士-健康提示: 宜在懷孕准備期間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鲈魚:鲈魚忌與牛羊油、奶酷和中藥荊芥同食。 烏梅:忌與豬肉同食。 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體長為30~40厘米,體重400~1200克、眼間隔微凹。其間有4條隆起線。口大,下颌長於上颌。吻尖,牙細小,在兩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隅角及下緣有鈍棘。側線完全與體背緣平行、體被細小栉鱗,皮層粗糙,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側為青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體側及背鳍鳍棘部散布著黑色斑點。隨年齡增長,斑點逐漸不明顯。背鳍2個稍分離。第一背鳍發達並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條組成;腹鳍位於胸鳍始點稍後方。第二背鳍基部淺黃色,胸鳍黃綠色,尾鳝叉形呈淺褐色。 [編輯本段] 分布范圍 鲈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東海、渤海較多。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主要產地是青島、石島、秦皇島及舟山群島等地。漁期為春、秋兩季,每年的10~11月份為盛漁期。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性凶猛,以魚、蝦為食。個體大,最大可長至30~50斤,一般為3~5斤。 [編輯本段] 經濟價值 鲈魚肉質堅實潔白,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口味鮮美。鲈魚因其體表膚色有差異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色斑點不明顯,除腹部灰白色外,背側為古銅色或暗棕色;白鲈魚體色較白,兩側有不規則的黑點。 鲈魚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japaneseseabass,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 加州鲈魚網箱生態養殖技術 筆者在江蘇吳[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