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清蒸鲈魚制作方法正文

清蒸鲈魚制作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3.《食療本草》:安胎、補中。
4.《嘉祐本草》:補五髒,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5.《本草衍義》:益肝腎。
6.《隨息居飲食譜》:鲈魚,多食發瘡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蘆根汁解之。
[編輯本段]
食用方法
做法一:清蒸
原料:鲈魚1條(500~600克〕,熟火腿30克,筍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許。
輔料:姜片、蔥絲各5克,鹽5克,料酒15克,醬油少許,雞湯50克。
准備:將鲈魚去除內髒,收拾干淨,擦淨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盤中;將火腿切成與筍片大小相近的片,碼在魚身上;香菇用溫水泡發,去蒂,切片,也碼在魚身及周圍處,再將姜片、蔥絲放入魚盤中,再倒入鹽、醬油、料酒;香菜擇洗干淨,切段備用。
做法:1.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放入魚盤,大火蒸8~10分鐘,魚熟後立即取出,揀出姜片、蔥絲。
2.將雞湯燒滾後,澆倒魚身上,飾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精調入清水中來代替,加入雞湯主要是增加清蒸魚的鮮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這種烹饪方法制作的魚要盡量新鮮,除鲈魚外,草魚、武昌魚、鳜魚等也都可以。
特色:鲈魚性溫,有補中氣、滋陰、開胃、催乳等功效。鲈魚秋後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風斜日鲈魚香”之說。
做法二:鍋貼
用料:肥豬肉225克,淨鲈魚肉300克,雞蛋3個。
調料:精鹽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濕澱粉、干澱粉各0.5湯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鹽各1碟。
制作:肥肉改成長5cm、寬3cm的長方形24片腌過。鲈魚肉改成長約5cm、寬約3cm的長方片放精鹽、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勻。
將雞蛋、濕澱粉調成濃糊,用70%塗勻魚肉,用30%將腌好的肥肉拌勻。用一大盤撒上干澱粉,把肥肉排在盤上,再將魚肉貼在肥肉上。鍋放底油燒熱,端離火位,將魚肉排在鍋中,放回爐上半煎半炸至兩面呈金黃,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齊擺放在盤中。另跟ji汁、椒鹽同時上桌。
做法三:清蒸
原料:鲈魚一條(1.2斤左右最佳)、蔥、姜、香菜、料酒、鹽、生抽、美極鮮、白胡椒粉、白糖、油。
做法:
1.將洗淨的鲈魚兩面斜切出花刀,沿魚背部切一深達魚骨的刀口;在魚身上抹上鹽、料酒、每個花刀口內夾上蔥、姜,再在魚肚內放上蔥(大段)背部夾上姜片;
2.上鍋蒸15分鐘,魚放置在魚盤上時,要用一雙筷子架起,防止與魚盤粘連。蒸好後,將調料夾出湯汁倒掉;
3.調料汁的制作:鍋內倒入生抽、美極鮮、料酒,然後放入蔥姜絲(蔥絲的長度2寸為佳)。小火燒滾後,加入白糖、白胡椒粉少許;料汁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稍加調整。然後,將做好的調料汁倒入魚盤,並在魚的身上放些生蔥絲、香菜。這時,用鍋將少量的油加熱,再將燒滾的油用勺子均勻地撒在魚、蔥及香菜上面,即可食用。
營養分析
1.鲈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2.鲈魚還可治胎動不安、產生少乳等症,准媽媽和產生婦女吃鲈魚是一種既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食物,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
3.鲈魚血中還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的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銅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魚來補充。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貧血頭暈,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之人食用;
2.患有皮膚病瘡腫者忌食。
食物相克
鲈魚忌與牛羊油、奶酷和中藥荊芥同食。
烹饪指導
1.鲈魚肉質白嫩、清香,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炖湯;
2.為了保證鲈魚的肉質潔白,宰殺時應把鲈魚的鰓夾骨斬斷,倒吊放血,待血污流盡後,放在砧板上,從魚尾部跟著脊骨逆刀上,剖斷胸骨,將鲈魚分成軟、硬兩邊,取出內髒,洗淨血污即可(起鲈魚球用);
3.巧去魚腥味: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區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食療作用
鲈魚味甘、性平,入肝、脾、腎三經;
具有健脾、補氣、益腎、安胎之功效。
其他相關
《食療本草》:安胎、補中,作鲑尤佳。
《嘉枯本草》:鲈魚,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至發病。
民間驗方有用鲈魚與蔥、生姜煎湯,治小兒消化不良;將鰓研末或煮湯,可用以治療小兒百日咳,也可治療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
秋末冬初,成熟的鲈魚特別肥美,魚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也最豐富,是吃鲈魚的最好時令。
[編輯本段]
食療價值
鮨魚科動物鲈魚的肉。鲈魚又稱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魚。分布於我國沿海和江河中。獲得後,去鱗,湯雜等,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補肝腎。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銅、維生素a、b1、b2和煙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或氣血不足,傷口久不愈合;脾虛水腫;肝腎不足,筋骨不健;胎動不安等。
[用法]煎湯,入菜肴等。
[附方]
1,鲈魚健脾湯:鲈魚50g,白術10g,陳皮5g,胡椒0.5g。煎湯服。
鲈魚益脾健胃,猶嫌力量不足,故加用白術健運脾胃,輔以陳皮理氣健胃,胡椒溫中健胃。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少食腹瀉,或胃脘隱隱作痛或冷痛者。
2,黃芪炖鲈魚:鲈魚1尾(250~500g),黃芪60g。隔水炖熟,飲湯食肉。
黃芪、鲈魚同用,能補氣益血,生肌收口。用於手術後,可促進傷口愈合。
3,清蒸砂仁鲈魚:鲈魚250g,將砂仁6g搗碎、生姜10g切成細粒,裝入魚腹,放碗中,加水和食鹽少許,置鍋內蒸熟。食肉飲湯。
本方取鲈魚安胎、補中,砂仁理氣安胎,生姜和胃止嘔。用於脾虛氣滯,脘悶嘔逆,胎動不安。

 
清蒸鲈魚有好多種做法,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掌握。
清蒸鲈魚 
一、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
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清蒸鲈魚
材料:鲈魚9兩至1斤之間1條
配料:姜一塊、蔥5根、生抽半飯碗、油少許
做法:
1、將劏好的鲈魚洗淨,在魚身上按比例斜割三刀,放入魚盤中
2、將5個蔥白連根洗淨,蔥葉橫切成絲、姜切絲;
3、將姜絲放入魚的每個斜切刀口裡;
4、將5個蔥白放魚的兩旁及魚身上;
5、鍋內放水燒開,將魚放入水已開的鍋內蒸7分鐘即可,不可超時!
6、將蒸好的魚裡的所有配料及湯全部到掉,要到干淨;
7、鲈魚從頭到尾澆上生抽、撒上蔥絲;
8、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後,從頭到尾澆在魚身上,即可上桌。
說明:魚小於9兩或大於1斤都不好吃!

清蒸鲈魚
原料:松江鲈魚
特點:鱗細個小、肉質白嫩、營養豐富
產地:國沿海特產,自古尤以松江(今:上海)所產最為著名。
典故:《後漢書-左慈傳》有載:“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馐略備,所少吳淞江鲈魚耳。”
作法:
1)刮去魚鱗、出去內髒,在魚的背部開一刀,洗淨帶用
2)將魚平放腰盤上,淋少許醬油、黃酒、胡椒粉和精制油,撒上蔥絲、姜絲、紅椒絲
3)放入沸水籠屜,同時蒸上小半碗醬油帶用
時間:大約十五分鐘後取出,淋上蒸過的醬油即可

清蒸鲈魚
原料:
鲈魚1條(500~600克〕,熟火腿30克,筍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許。
輔料:
姜片、蔥絲各5克,鹽5克,料酒15克,醬油少許,雞湯50克。
做法:
准備:
將鲈魚去除內髒,收拾干淨,擦淨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盤中;將火腿切成與筍片大小相近的片,碼在魚身上;香菇用溫水泡發,去蒂,切片,也碼在魚身及周圍處,再將姜片、蔥絲放入魚盤中,再倒入鹽、醬油、料酒;香菜擇洗干淨,切段備用。
做法:
1.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放入魚盤,大火蒸8~10分鐘,魚熟後立即取出,揀出姜片、蔥絲。
2.將雞湯燒滾後,澆倒魚身上,飾以香菜段即可。
tips:
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精調入清水中來代替,加入雞湯主要是增加清蒸魚的鮮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這種烹饪方法制作的魚要盡量新鮮,除鲈魚外,草魚、武昌魚、鳜魚等也都可以。
特色:
鲈魚性溫,有補中氣、滋陰、開胃、催乳等功效。鲈魚秋後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風斜日鲈魚香”之說。

清蒸鲈魚
特點:色白,味鮮香,四季皆宜。
原料
鲈魚(1條,700克)、豬肉絲(50克)、水發冬菇絲(20克)、精鹽(少許)、豬油(40克)、麻油(少許)、白醬油(少許)、姜絲(15克)、胡椒粉(少許)、蔥(2條)、地栗粉(少許)、味精(少許)。
制作過程
將鲈魚宰好,除內髒,洗淨。用鹽、麻油、味精等拌勻,澆入鲈魚肚內。用蔥二三條放在碟底,蔥上放鲈魚。二、再用豬肉絲、冬菇絲、姜絲和(少許)熱鹽、醬油、地栗粉攪勻,塗在魚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鐘,熟後取出原汁的一半,加生蔥絲及胡椒粉放於魚上,再燒滾豬油淋上,略加適量醬酒即好。
 
是這樣做的:先將魚體洗淨,去除內髒及腮片,去鱗後置於瓷盤上,淋上些料酒(黃酒),均勻些;擱適量的水,以保持水分的滋潤,並在水(湯)間放入幾片生姜片;爾後將切成條絲狀的蔥末擱放在鮮魚的表面上,也塞少許於魚肚腔內,然後就可以清蒸了!有兩種蒸法:一是濕蒸,即鍋底放水,上擱蒸盤的做法;二是微波爐蒸法,那就要在魚盤上再覆蓋緊了一件覆盤,以免水分蒸發不均而魚體表面干澀,那鮮魚就不夠滋潤了.就這麼著,一直很享受清蒸鲈魚的美味,你也不妨一試,ok!!
 

上一页  [1] [2] [3] 

什麼零食比較好吃??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