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喝牛奶? 您好 身高是人體質的重要指標,同時也反映了一個民族體質的基本狀況。如今,在亞洲身材最高的是韓國,他們的平均身高超過了中南美洲,正接近南歐的水平。一向被認為矮個子的日本,他們年輕一代的身高已略高於我國。最新統計的世界各國男性平均身高列表中,韓國、日本和中國男子的平均身高分別是173.3厘米、170.7厘米和169.7厘米。 歷史上,中國人比日本人要高。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日本戰國時代的男性人均身高大約在160厘米左右,和現在的中國女性平均身高159.5厘米的高度差不多。例如生活在日本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就是個矮個子,史書中記載豐臣秀吉只有150厘米那麼高。雖然我們沒有中國古代的相關數據,但是我們知道日本人口中的“華族”(中國東部沿海移民後代,主要為宮卿朝臣)與中國南方的越人體質相似,而中國南方的越人較北方漢族人要矮一些,所以可以推斷出古代中國人(漢族)的平均身高應該比日本高。 盡管我國解放後人民體質不斷增強,身高也不斷增高。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我國青少年的身高呈加速發展趨勢。但是,近幾年體質監測的一些數據表明,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身高優勢在逐漸縮小,甚至比日本人矮。如1991年,國家教委等多部門組織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表明,與日本同時期資料相比,我國7—17歲男女學生平均身高分別比日本低2.54、1.53厘米;體重分別輕5.66、4.66千克;而胸圍則分別小4.16、4.76厘米。2000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報告》表明:中國39歲以下男子比日本同齡人矮0.68厘米,中國女性對日本女性的身高優勢也隨著年齡的降低而縮小。 雖然“日本自維新以後,習尚多采西方,而獨於烹調一道就嗜中國之味。”但是,日本人在營養搭配和飲食習慣方面仍舊有不少的變化。小麥、玉米和小米逐漸取代大米成為主食。小麥、玉米和小米中蛋白質和鈣的含量都高於大米。在日本,中小學和幼兒園都強制喝牛奶,醫學證明牛奶與身高關系非常密切。而中國除草原地區外,大多地區的人都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另外日本肉制品的消費以牛肉和魚類為主,中國人則更多的以豬肉為主。牛肉和魚類中的蛋白質和鈣質比豬肉要豐富。像飛行員和運動員的飲食就以牛肉為主。 另外,日本人身高的增長與其進行運動的主要方式有關,日本人運動的主要方式為跳繩與游泳。日本游泳課將學生分為普通班(不會游的)和提高班(會游的),提高班的教學包括競技游泳、游泳規則、游泳救護等教學單元。在諸多運動項目中,游泳被認為是最佳運動,更協調更全面而且副作用最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