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六個月寶寶早教及輔食如何制作?正文

六個月寶寶早教及輔食如何制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六個月寶寶早教及輔食如何制作?
 


先來說一下輔食添加的話題:
寶寶這時期是從奶過渡到飯的重要過渡時期,
所以飲食種類要多樣化,給孩子豐富的味覺刺激,
讓孩子適應各種口味,為斷奶後的喂養打下基礎。
對於6個多月的孩子來說泥狀食品是首選,
另外孩子這時期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所以富含鐵的泥狀食品是很好的,比如魚泥、肉泥、肝泥、棗泥、
蘋果泥等。還有米粉、各種粥、蛋羹、菜泥、蝦泥、
爛面條等都是這時期寶寶能吃的,
當然要遵循輔食添加的原則循序漸進的添加。 
另外不要忘了這時期的寶寶是以奶為主、輔食為輔的,
所以除了注意輔食之外,哺乳期的媽媽要注意加強營養,
提高母乳質量,如母乳不夠要添加配方奶粉,保證奶量700-
800毫升/日(母乳加配方奶),這樣寶寶才能獲取充足的營養,
才能更加健康聰明! 

智力開發的話題:這一時期的孩子智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他們最願意用手做工具,開始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如怎樣得到夠不著的玩具。能通過接觸、搖晃、
品嘗和觀察來記住物體。如有物體突然從視線中消失,
開始會積極地尋找。在此之前,他會認為是物體消失了。
如果孩子能執著地尋找被藏起來的東西,
說明他已懂得物質的不滅性。
同時也說明孩子對已見過而現在不在眼前的東西有了記憶。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和寶寶一起做游戲,
是這時期開發寶寶智力的好方法。 
如何在游戲中增長寶寶的智力呢?可以通過以下游戲來進行: 
1、提高記憶力的游戲: 
藏貓貓、找玩具、手中藏物 
2、培養動手能力的游戲(10個月後再玩): 
塗鴉、蓋瓶蓋、搭積木、玩套環、套杯等 
3、促進手眼配合的游戲: 
撕紙、撿豆豆、扔東西 
4、培養認知能力的游戲: 
照鏡子、認身體、認動物、辨大小、敲敲打打、辨顏色 
另外,6個月寶寶的大運動方面表現為獨坐自如,
還可以扶雙手站立一會兒;
精細動作方面表現為寶寶可以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和抓起玩具,
雙手拿到玩具後可以對敲,並故意扔玩具。


 
最好去書店買相關的書,有圖有說明,可以邊看邊給寶寶做輔食,
上面還有食物的各種維生素的含量是多少,
可以幫助你培養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
 
可以喝一些稀粥 米粉 雞蛋羹都可以
 
奶類仍是5-8個月嬰兒的主食,添加的輔助食物不能代替主食。因為這時嬰兒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新添加的食物要有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誘導酶類數量增加到足以完全消化和吸收。有些家長希望寶寶學會吃飯,常在喂澱粉類糊糊時,看到寶寶張嘴就喂,喂的量多了就干脆減去一頓奶。因為奶中有足以促進生長發育的蛋白質,如果用澱粉代替,一來寶寶消化澱粉的能力不足,大量未被消化的澱粉從大便排出;二來所減少的奶量會使寶寶逐漸因營養不足而體重不增,部分消化吸收能力較好的則會成為“虛胖子”。即肌肉增加不多,澱粉吸收後轉變成脂肪堆積皮下,導致嬰兒活動能力不足,較遲翻身、打滾、起坐和爬行,容易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怎樣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以及如何培養小寶寶和寶寶智力的開發是個大問題,在這裡,是說不清楚的。這一問題已不知經耗費多少代人的心血。我國有位被稱為早教之父的馮德全的老教授,在過去的30多年裡,研究古今中外的經驗,不斷反復的摸索總結,才寫出了《立體早教革命》的專著。盡管如此,也未必就是一個萬能的良方。我認為,凡是有這樣疑問的朋友,都應該關注一下《早教革命》,在那裡找找答案。

現在,馮式早教非常火!但是,我認為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只能當成一個信息,千萬不要完全相信。看了電視廣告後,我先到網上看看大家的評價,結果是褒貶不一。了解中發現,早教革命並不是簡單的幾張光盤+幾本書。還要加上漢字、英語、音樂等配套的教材,全套買下才可以用的,淘寶網上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冒然購買當然是不理性的。

後來同事們議論說,淘寶網上有人拷貝下來低價分享的,價錢很便宜,可買來先看看,覺得確實好,再買正版的。我花了幾天時間,在網上找到了賣家,確實非常便宜,全套電子版的僅用了老公的半包煙錢,正在仔細研究。建議樓主去看看。那家小店的旺旺名好像是:地球旺鋪還有一個旺旺名叫:青芳鶴,也在賣的。

馮式早教的配套教材非常多,但主要的是由《早教革命》8張vcd+3本電子書+《啟智音樂》(8張cd105首世界名曲)+啟智音樂目錄+啟智音樂指導攻略+《仔仔通》課件(19套)+《0-3歲嬰幼兒家長指導手冊》+寶寶識字計劃+《漢字宮三部》(430集)+《愛迪英語》(4張cd138個單元)等等。這種全方位多角度,聲像圖文有機配套的現代教育方式,亦被稱為“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

我大體看了一下,原來《早教革命》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馮德全教授,經過30多年深入研究,總結千萬家庭及國內外教育方法,專為孩子家庭而著作的一套嬰幼兒教育方案。主要讀者對象是0—6歲孩子的父母及家人,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行為早教”、“性格培養”等方面的早期教育。主要目的是讓7歲前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藝術修養、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獲得巨大進步。從而改變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專橫、自理能力差、依賴父母、嬌生慣養、高分低能等缺點。

我的感覺是“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教育介質和表現形式多樣,比較適合家庭,應對家庭不同對象都可以輕松自如地學習和實施立體教育的方法。書籍可以給家長們在閒暇時閱讀,講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給家長們在電視機前觀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較低的孩子祖輩們共同學習。

本人認為,早教是十分必要的。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怎樣指導孩子的家長和親人,完成0—6歲期間孩子大腦智力開發,是事關孩子一生的關鍵。科學的早教應該和以前那種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型教育為主的早期教育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這種教育方式的改變,已經引起了70後和80後年輕父母的高度關注。看來,早教的成敗,將是事關誰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關鍵所在。因此,花點時間和精力了解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帶皮/脆皮鴨掌的做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