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高人群應該多吃什麼?少吃或不吃什麼?飲食上要注意什麼?正文

三高人群應該多吃什麼?少吃或不吃什麼?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三高人群應該多吃什麼?少吃或不吃什麼?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三高人群要堅持一個合理的飲食,堅持低膽固醇營養平衡的飲食.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像瘦肉,禽肉,魚,蝦,豆類,豆制品,谷類,水果及蔬菜等.這樣的話就可以降低血脂當中的成分,還有應該少吃一些肥肉,奶制品,蛋黃,腦,肝,腎及腸等動物內髒.這些東西就膽固醇的濃度比較高,另外還要少吃甜食.
 
三高”人群飲食總原則:

○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

○蛋白質要充足,同時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魚類、禽類、瘦肉類、蛋類、大豆制品、脫脂牛奶等;

○少吃含脂肪、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髒、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葷湯、蟹黃、魚籽等,同時警惕“看不見”的脂肪,如植物油、堅果類、全脂牛奶及奶制品等;

○保證蔬菜充足新鮮,加工烹調時注意盡量減少對營養素的破壞,如先洗再切、大火快炒以及涼拌等方式;

○水果要適量,多吃同樣會增加能量,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水果;

○要限制酒水飲料的攝入,偶爾喝,不可超過50克;

○節假日期間看電視的機會很多,不要“忘我”地抱著零食吃,否則前面的正餐做得再標准也會影響“三高”指標,多到戶外散步運動可減輕身體負擔。

“三高”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同時,不同高指標者還有不同注意要點。

高血糖人群飲食要點:1)忌食含糖食品,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2)常吃粗雜糧和薯類替代主食,如燕麥、荞麥、薏仁、馬鈴薯等;3)少吃稀飯,因為稀飯易消化難定量,餐後血糖很容易升高;4)每天的烹調油不能超過25克;5)多吃有助於降糖的蔬菜,如芹菜、黃瓜、番茄、白蘿卜、綠豆芽、苦瓜、青菜等;6)多吃菌藻類食物,如香菇、草菇、金針菇、海帶、紫菜等;7)吃水果要扣除相應的主食,如吃150克蘋果要扣除25克米;8)血糖不穩定的情況下不能喝酒水飲料。

高血脂人群飲食要點:1)每天脂肪的攝入量不能超過50克,瘦肉在100—150克之間,喝脫脂牛奶為宜;2)每天的烹調油為20克左右,盡量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等;3)適量選用有助於降血脂的食物,如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類、富含植物固醇的豆制品、富含粗纖維的菌藻類食物等。

高尿酸人群飲食要點:1)多選用鮮牛奶、雞蛋清等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因為這兩種食物中嘌呤含量最低,瘦肉類、魚類、禽類要限制,每天不超過100克;2)不用或慎用嘌呤高的食物,如粗雜糧、海產品、豆類及其制品等;3)蔬菜以淺色為主,如冬瓜、大白菜、圓白菜、蘿卜等;4)可適量食用菌藻類食物;4)堅決禁用各種酒類。
 
必要的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但是藥三分毒,長久之策,均衡飲食,控制吸煙、飲酒、食鹽過多、脂肪攝入過多、少點油炸、色素、防腐劑、淹酸等垃圾食品、適當運動、心情愉快。
飲食保護心、腦、血管,降低血壓,玉米、荞麥、燕麥等效果很好,並且營養非常豐富。紅葡萄酒保護心髒好。喝點好茶,活血化瘀。吃黑木耳通血管。吃花粉補腎。
吃玉米。在國際會議上從來不提大米、白面,也不提麥當勞。谷類裡第一提的是老玉米,說是"黃金作物"。老玉米的來歷,美國醫學會作了個普查,發現原始的美國人、印第安人沒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後來發現老玉米裡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ve,所以不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從此以後,美國就改了,美洲、非洲、歐洲、日本、香港、中國的廣州,早上都吃玉米羹了。現在許多人吃卵磷脂干嘛?就是希望不得動脈硬化。但是他不知道老玉米裡含得最多,不用多花錢。在美國,一個老玉米2.5美元,而在中國一個老玉米1塊錢,相差16倍。但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吃。
第二是荞麥。為什麼提荞麥?現在人都"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荞麥是"三降",它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荞麥裡含有18的纖維素,吃荞麥的人不得胃腸道癌症,直腸癌、結腸癌都不得。我們坐辦公室的人,得病有20%是直腸癌、結腸癌。
第三是薯類,白薯、紅薯、山藥、土豆。這類東西是在國際會議上提出來的。為什麼?原來它"三吸收":吸收水份,吸收脂肪、糖類,吸收毒素。吸收水份,潤滑腸道,不得直腸癌、結腸癌。吸收脂肪、糖類,不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發生胃腸道炎症。美國吃薯類是把它做成各種糕點,也不少吃的。希望大家多吃薯類,主食中搭配薯類。
還有燕麥,國外早就知道,中國很多人不知道。血壓高的人,一定要吃燕麥,燕麥粥、燕麥片。它能降血脂、降血壓、能降甘油三脂,使血脂降下來。
紅葡萄酒保護心髒好。很多中國人不知道,歐洲早就知道了,他們天天男女老少都喝一點紅葡萄酒,什麼原因?原來紅葡萄的皮上有種東西,叫"逆轉醇"。這逆轉醇干什麼的?它整個是抗衰老的。它還是抗氧化劑,常喝紅葡萄酒的人不得心髒病。第二它可以幫助防止心髒的突然停搏,我們叫猝停。
多吃黑木耳。黑木耳有什麼作用?現在一到過年時心肌梗死一個挨一個,年齡越來越小,已經到30歲了。為什麼過年時多?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凝體質血稠,就是脂肪高。血稠的人叫高凝體質。高凝體質的人加上高凝食物,所以過年時心肌梗死的人特別多,年齡不限。心肌梗死雖然無法治,但完全可以預防。有的大夫告訴你吃阿司匹林,為什麼?可以使血不粘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後果是什麼,吃阿司匹林的後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現在歐洲已經不吃阿司匹林了,吃什麼?吃黑木耳。黑木耳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使血不粘稠。黑木耳的作用是美國心髒病專家發現的,他得了諾貝爾獎。他發現以後,所有歐洲人、有錢有地位的人都吃黑木耳,而不吃阿司匹林了。
談花粉。裡根總統曾經一次被槍傷,還得了一次惡性腫瘤,他那麼大歲數,現在還活著,只是得了老年性癡呆症。是花粉在他身上起了很大作用。現在歐洲、美洲都流行起花粉來了。我回國後一查歷史,原來我們很早就有。武則天就吃花粉,慈禧太後也吃花粉。大家知道,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孕育著生命,營養最豐富,在植物裡是最好的東西。古代就有了,但我們忽略了它。大家不要在街上買花粉,街上賣的花粉有硬殼,沒有破壁。破壁要有高科技處理。第二,花粉是野生的,容易污染,要消毒。第三,它是蛋白質,必須脫敏。花粉必須具備這三條才能用:處理、消毒、脫敏。花粉在日本用得最厲害,不管多大年紀的人都用它美容。法國的模特沒一人不用它。有一回,我一個月時間每天晚上起夜三次,我一看不好,就吃花粉,一個月就恢復正常了。文獻記載,花粉治愈率97。如用花粉治不好,藥也解決不了,最後腎功能衰竭,尿血,然後腎腫瘤。所以要早點治而不要等到腎功能衰竭。還有一個胃腸道紊亂,女同胞多,習慣性便秘。很多人吃瀉藥而很容易得直腸癌、結腸癌。花粉有個名字叫腸道警察,吃了花粉以後,警察可以維持腸道秩序。第三它健美,維持體型。花粉的三大作用不可忽略。高血壓患者宜常食植物性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種豆類、豆制品、菠菜、茄子、芝麻、木耳、紫菜等,應還常吃一些具有降血壓作用和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蘿卜、胡蘿卜、海蜇、海帶、牛肉、表魚、鳜魚、黑魚等。口味比較生的人要同時多吃些含鉀多的食品,如卷心菜、桔子、醋、柚子、檸檬等,這些食物有助於鹽份排出人體外。因小麥含有大量纖維,有益於腸內細菌繁殖,重新生成泛酸,泛酸有助於防治高血壓病,且小麥纖維本身也有助於膽固醇含量的降低,故吃麥米飯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比吃白米飯要好得多。在這裡將向高血壓患者介紹幾種藥膳,治病的同時還可以豐富您的餐桌。

高血壓在飲食方面首先要少鹽,輕中度高血壓每日鹽量3-5克內,足量的鉀鎂鈣元素可以疏緩血壓.水果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海產品分別有一定含量.蔬菜每日8兩到1斤.水果2兩到半斤.蛋白質補充可選豆制品,脫脂奶,酸奶,魚蝦等.烹調油選植物油,動物內髒及蛋黃魚子蟹黃少吃,鼓勵吃些粗糧雜糧及豆類.芹菜,荠菜,荸荠等蔬菜有降血壓作用,建議多吃.
生病了該吃什麼水果

生病,一般人都以“吃藥”為最直接的治療方式,但是,凡是藥或多或少都會傷身傷肝。何不利用水果減輕疾病的不適,又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呢。下面向您介紹一下生病時適宜吃的水果:

貧血:葡萄、橘子、蕃茄、蘋果、草莓、櫻桃
高血壓:葡萄、橘子、蘋果,核桃、香蕉、西瓜、梨子、桃子

常見有利於降血壓的蔬菜




荠菜:初春采其幼苗作菜食用,清香可口。凡高血壓、眼底出血的病人,用蕺菜花15克、旱墨蓮12克,水煎服,1日3次,連服15日為一療程。請醫生復測血壓,如未降可繼續服一個療程;若血壓已有明顯下降,可酌情減服,每日2次,每次量略減少。


莼菜:以江蘇太湖、杭州西湖所產為佳。在動物實驗中,其粘液質部分有抗癌和降血壓的作用。患高血壓者,每日取新鮮莼菜50克,加冰糖食糧炖服,10日為一療程,可連續服用。


刺菜:又名刺兒菜、小薊草,我國各地均有,系野生菜。高血壓病人,每日取刺菜10克,水煎代茶引用,10日為一療程,可持續使用,但此間需及時復測血壓,以保安全。


菠菜:高血壓病者有便秘、頭痛、目眩、面赤,可用新鮮菠菜置沸水中燙約3分鐘,以麻油伴食,1日2次,日食250-300克,每10日為一療程。可以連續食用。


馬蘭頭:具清涼、去火、止血、消炎的功效。高血壓、眼底出血、眼球脹痛者,用馬蘭頭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10日為一療程,如無不適等副作用,可持續服用一個時期,以觀後效。


另外,還有紫菜、木耳、芥菜、海帶等,在護理高血壓病人時,都可選用。
遠離高血壓八字箴言:低鹽減肥減壓限酒
上海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 郭冀珍

●在我國,35-74歲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壓,即有1億多人正受到高血壓的威脅。
●高血壓不僅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還是心髒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患病率飛速上升:上世紀50年代高血壓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沖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當我國的高血壓患病人數“節節上升”時,同是亞洲人種的日本,高血壓病患病率卻在近半個世紀內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縮壓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歲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壽命達87.6歲。
【認識誤區】
誤區一:高血壓全是遺傳來的,沒辦法
我看門診的時候,發現不少高血壓病人一問病情,第一句話就唉聲歎氣:“我父親(母親)有高血壓呀,沒辦法。”似乎得這個病就完全是遺傳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實,把自己的病因全都歸到老祖宗頭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高血壓有沒有遺傳因素?有的。雙親血壓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是3%,一方有高血壓病,子女的發病率是25%,父母雙方均有高血壓的,子女的發病率是45%—55%。
不過,高血壓不同於那些經典的遺傳病,如血友病、多囊腎等。也就是說,高血壓病人的後代中有部分人存在發病傾向,即所謂基因有變異。但是即使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發生高血壓。這是因為,高血壓一方面受遺傳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受環境因素影響,包括生活習慣、社會因素、氣候等等,它們在高血壓的發病中起著比遺傳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壓也稱為生活方式相關疾病。
所以說,要擺脫高血壓的陰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我建議大家記住這樣一個圖:世界衛生組織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

[1] [2] [3] 下一页

什麼顏色水果吃了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