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在煮豆腐腦時為什麼會胡鍋正文

在煮豆腐腦時為什麼會胡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煮豆腐腦時為什麼會胡鍋
 
我們先看看豆腐制作的關鍵工序:點鹵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我們喝豆漿,有時就在重復這個豆腐制作過程哩。有人愛喝甜漿。往豆漿裡加一匙白糖,豆漿沒有什麼變化。有人愛喝鹹漿。在豆漿裡倒些醬油或者加點鹽,不多會兒,碗裡就出現了白花花的豆腐腦。醬油裡有鹽,鹽和鹽鹵性質相近,也能破壞豆漿的膠體狀態,使蛋白質凝聚。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樣嗎?
關鍵是氯化鎂和硫酸鈣等鹽類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聚集到一塊,成了豆腐腦。再去掉水就是豆腐了。

食用鹼一般是小蘇打nahco3.食用純鹼na2co3.食用燒鹼naoh(食用添加劑氫氧化鈉)

當煮豆腐時,加入食用鹼後,鹼跟鹽反應:鹼+鹽─→新鹼+新鹽
原來使蛋白質凝聚的鹽類沒有了,也就破壞了原來的蛋白質凝聚。生成的新鹽大多發生沉澱,不能不能使蛋白質凝聚。這就是為什麼煮豆腐時,加入食用鹼後豆腐會化開
的原因了。
 

九陽火灸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