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癌症病人不能吃什麼?正文

癌症病人不能吃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癌症病人不能吃什麼?
 
毛豆仁200克
磨菇80克
素火腿80克
全脂牛奶240毫升
水200毫升
月桂葉2片
油15克
鮮奶油30毫升


作法:
1.毛豆仁煮熟,磨成泥,即成毛豆糊。

2.磨菇、素火腿切成小丁,用油炒香。

3.添加毛豆糊、牛奶、水及月桂葉,用小火煮滾。

4.撈起月桂葉,呈盤,然後添加鮮奶油裝飾即完成。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劉詩玉的小叮咛--

癌症飲食是配合病友病情及營養需求的飲食,營養能幫助維持體力,預防體重減輕或減輕過多,避免身體過度敗壞,重建正常組織。

而良好的營養也能增強抵抗力,減少各種治療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及預防營養不良引起綜合症,使病友體力足夠、感覺舒適。

高熱量、高蛋白為適合癌症病友治療前的飲食原則,此份食譜善用了富含蛋白質的食材,而素食者蛋白質源即是豆腐、毛豆仁,甚至奶類…等都是可選擇的;但病友常因疾病因素而導致食欲變差,所以照顧者必須多花心思在烹調上。

若病友無法接受奶類,可將高蛋白奶粉及麥芽糊精等添加三餐菜肴中,例如此食譜就將之使用於濃湯或粥內,病友只需攝取少量即可獲得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甚至也可附加的增加點心的攝取,如奶凍等,既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制備,也方便病友攝取養份。

其實制備癌症病友餐食,最重要還是需迎合病友需求,病友願意攝取營養並達到足夠熱量,是進行各種治療前的營養支持。(一兩約等於37.5克)


癌症病人的飲食調理
來源:一品海參海洋食品網更新:2005-12-25查看:60
1、飲食調理存在什麼誤區
飲食調理所存在的誤區一方面是嚴格控制進食量,以"餓死"癌細胞。持這種觀點的認為,癌細胞攝取營養的能力比正常細胞強的多,如果病人吃的多,營養好,首先好了癌細胞,因而不主動加強營養。這是錯誤的。正是癌細胞增殖速度快,它急劇地消耗人體的營養,導致人體營養不足,抗癌能力下降,癌細胞進一步發展,擴散。另一方面認為癌症是"富貴病",要大吃大補。雖然癌症病人需要營養,但是由於癌症在侵蝕人體過程中,嚴重破壞了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使病人的味覺減退,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很差,致使食欲減退,食欲下降,營養吸收我各項代謝發生障礙,這時如果一味的給病人進食龜,甲魚,海參等不易消化的大補食物,不但不能消化吸收,還會加重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礙,進一步加重厭食。實是欲速則不達,反而有害。再一方面是重食輕飲。病人和家屬常常是重視吃什麼、怎樣吃,而對飲水方面的調理則有所疏忽。事實上,癌症破壞人體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是一樣嚴重,而水的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防治和康復過程中,就很需要注意病人飲水的正確調理。
 
在預防上,注意合理的飲食。多吃新鮮的水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脂肪類不要太高,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品。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除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外,還對致癌物質亞硝胺在人體的合成有很強的阻斷作用。
◆在輔助治療上,食療的目的是增強體質,使各種治療能正常進行,以及提高身體免疫能力,使防止轉移復發成為可能。某些山菜、野菜中具有抗癌活性的物成分,如野芹菜、苦麻菜、馬齒笕、小薊菜、貓爪子車前子菜等,都不同程度的對腫瘤有治療作用。尤其是金針菇、香菇、黃蘑、猴頭菇等具有較好的抗癌作用。其他還有海帶、貝類等也應提倡常吃多吃。
◆癌症病人應忌吃生蔥、生蒜、韭菜、辣椒、蠶蛹、雞、豬頭肉、魚蝦、蟹等辛辣、腥發物。不宜食用枯黃有斑點的水果、蔬菜以及發霉變質的花生、糧食、豆類。不吃腌漬變質的魚、肉、酸菜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異性蛋白、黃曲霉素等,可加重病情。
◆癌症病人的飲食宜忌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應因人、因病、因時而異。如體質虛弱者應選擇清淡、宜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忌食油炸、油煎、肥肉等油膩、不宜消化的食物;熱性體質的人應選擇清涼食物,忌食姜、蔥、辣椒、酒、熏烤之品和羊肉、狗肉等辛辣油膩食物。又如癌症發熱的胃癌病人,應忌生冷涼菜油膩等,免傷脾胃、忌酒辛辣類食物,免傷胃絡;再如,放療或化療時應食用具有升白細胞作用的食物如甲魚、桂圓、大棗、銀耳、蘑菇等,要忌煙、酒、油膩。放療後更要忌食羊肉、狗肉、雞肉等熱性傷陰食品。
 
含油鹽濃重的東西。癌症病人應忌吃生蔥、生蒜、韭菜、辣椒、蠶蛹、雞、豬頭肉、魚蝦、蟹等辛辣、腥發物。不宜食用枯黃有斑點的水果、蔬菜以及發霉變質的花生、糧食、豆類。不吃腌漬變質的魚、肉、酸菜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異性蛋白、黃曲霉素等,可加重病情。
 
上火的,油膩的東西都不能吃。
 
不能吃肉。
4.素食少癌症←點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ese2medicine-western2medicine/article?mid=1378&prev=276&next=1196&l=f&fid=47


■日本東京都立衛生試驗所的柳澤文正博士作癌的研究,曾自百名癌症患者抽血化驗,都是呈現鈣減少而鎂劇增的酸性反應。那種試驗例證竟是100%同樣的現象。
血及骨骼中的鈣為了中和酸性而被消耗,鈣在細胞中的功能是保持細胞的滲透壓,由於鈣量的減少,滲透壓即發生異變,鎂乃自細胞中脫出,細胞本身即呈老化。
這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可見病原體已經侵入,而與細胞核結合,使細胞發生突然異變,而成為癌的現象。
■美國jansson博士曾做過許多的調查發現,凡攝取多量鉀的地區,其患癌人數較低。細胞受傷時鉀漏出,鈉帶著水進入細胞內造成水腫和病變。有些癌細胞如果在它的培養液中增加了鉀,它就會突然變成正常細胞。如老鼠的血癌細胞,本來不能造血,但將其培養液中的鉀提高到10倍以上時,即又出現了造血現象。鉀在蔬菜和豆類中很豐富。食療法就是運用鉀鈉的增減來治療癌症的。
■愛爾蘭名醫denisburkitt博士,發現高脂肪飲食不僅增加消化道中某些膽鹽的數量,而且也增加消化道細菌的數量,這些細菌進而在大腸中將這些膽鹽改變成為致癌物質。
burkitt博士還注意到高纖維飲食會造成較大的糞便量以稀釋大腸中的膽鹽和致癌物。burkitt博士觀察到非洲人的高纖維食物只需20到30個小時即可穿過消化道;但是英國人吃低纖維高脂肪的食物卻需要80到100個小時,大大增加致癌物質與腸道接觸的時間。
■榮總邱仁輝醫師研究600位癌症病人的體液,顯示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
■東京國家癌症研究院花十年的時間追蹤調查12萬2千個乳癌患者得到的結論是:
每天吃肉者,罹患乳癌的風險為不吃或少吃肉者的4倍。
■婦女每周吃多於3次奶油和乳酪者,
比每周吃少於一次者,得乳癌的風險多3倍以上。
●牛奶,真的能讓你喝出一身病!←點

http://cn.zorpia.com/twjessw/journal/1886677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chinastudy》作者坎貝爾博士∶“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質中占87%),可促進任何階段的癌細胞生長,而來自小麥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質,吃得再多也不會致癌。”
■婦女每天吃蛋者,比每周吃少於一次者,得乳癌的風險多3倍以上。
■在日本,乳癌是十分稀有的。而當日本的婦女移民到美國,由於飲食的改變,她們的發病率就與美國婦女相同,而比在日本是高出至少百分之500。
■婦女每周吃多於3次或更多次蛋者,
比每周吃少於一次者,得卵巢癌的風險多3倍以上。
■據美國的統計資料顯示,生蛋母雞50%死於血癌,15%的雞蛋含有致癌病毒,雞的糞便中帶有沙門氏菌經常會感染雞蛋。
●科學家:蛋是致癌物,吃不得也!←點

http://cn.zorpia.com/twjessw/journal/1881460

■男性每天都吃肉、蛋、牛奶和乳酪者,
比少吃這些食物或不吃者,得攝護腺癌的風險多3.6倍以上。
■英國科學家對近700名英國男性進行了觀測發現∶素食者與肉食者的雄性激素水平相同;
而素食者血中的一種叫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多肽物質,卻比肉食者低9%,該物質與攝護腺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路易吉.豐塔納醫生主導的研究結果∶
素食主義者體內的類胰島素1號生長因子(igf-i)含量很低,這意味著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幾率更小。類胰島素1號生長因子被認為是促進腫瘤生長的“罪魁禍首”。
■烤肉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它會使dna突變,其致癌能力是香煙苯基嘌呤的一萬至二萬倍【1公斤燒烤牛排=600支香煙】
■烤肉會產生methylcholanthrene甲基膽菲,一種嚴重的致癌物,拿它來喂老鼠,老鼠會罹患癌症。
■實驗指出肉食的老鼠易致癌,素食的老鼠較長壽,對疾病的抵抗力也較強。
且患病的老鼠也是素食者恢復較快。
■一個針對12萬2000個美國護士的研究發現∶
每天吃肉的婦女患上大腸、直腸癌的機會比
每月吃肉少於一次的婦女高25倍!
■一群專家找來了88,000個34-59歲的婦女,前後研究6年,1990年公布在《新英格蘭醫學學報》∶
每日一餐以牛肉、豬肉或羊肉作主菜者,患大腸癌的機會比
每月吃肉少於一次者高2倍半。
■一個由協和醫院等單位的著名醫師組成的醫療委員會調查顯示,肉食與癌症有正相關:北京市癌症發病情況,1996年是1955年的5.2倍。
上個世紀大腸癌患病比例是十萬分之10以下;
80年代十萬分之20;
90年代十萬分之24;
2001年十萬分之60.45。
癌症的增長率跟肉食的增長率曲線相似
■87項研究共同指出紅肉與大腸癌的關系∶←點

http://www.twvns.org/articles/13-research/14-2008-08-18-16-01-09

美國癌症研究中心(americaninstituteofcancerresearch)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cancerresearchfund)於2007年發表的報告∶
每周多吃一次紅肉,大腸癌罹患率增加43%。
■肉類分解出的毒素會給解毒的肝髒增加負荷,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豬吃8個月的高脂食物,就發生肝、脾腫大與上皮細胞的增生〔癌變〕。
■10年下來,生過肝炎後繼續喝酒的人生肝癌的比生過肝炎後不喝酒的人多了2倍。
■人類的癌細胞接種在動物身上,動物也會罹患癌症。如果我們吃了患癌症的動物的肉,那我們便很有可能得病。
■1914年→動物實驗→吃肉食之老鼠成長較快
1915年→成立推廣肉食之教育公益團體
1920年→美國人家家戶戶吃牛排、吃漢堡
美國人死亡原因中癌症所占比率大量增加
1900年→1/27
1950年→1/8
2000年→1/3
■位於北印度及巴基斯坦的亨扎斯人(hunzas),當地人的年齡經常超過115歲,疾病幾乎從未聽說過。他們的飲食主要以全谷類、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羊乳為主。一位英國的將軍醫師,r.mcgarrison曾與哈瑞斯人一起工作過,寫道:‘我從不曾在這裡見到過盲腸炎、大腸炎或癌症的病例。’
■德國有一個hunze族人,他們終生吃素,那邊的醫生調查,100年來居然沒有人得癌症。
■科學家們曾用11年的時間對德國1900名素食者的研究顯示,這些素食者因各種疾病的死亡率比一般大眾低了兩倍半。
■1975年11月份美國科學雜志∶

[1] [2] 下一页

鹹鴨蛋太鹹了怎麼辦?怎麼讓它變淡?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