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塔塔粉為一種有機酸鹽(酒石酸氫鉀),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時的蛋白泡沫最為穩定。塔塔粉的用量為蛋白的0.5%~1%。 3.因為糖能幫助蛋白形成穩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攪打蛋白時放白糖就成了必須。要達到蛋白膏泡發性好,且穩定持久,這裡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時機就顯得很關鍵。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會抑制蛋白的泡發性,使蛋白不易充分發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發性越差),不過加適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穩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響蛋白的泡發性,又能使蛋白達到穩定的效果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時機以蛋白攪打呈粗白泡沫時為最好,這樣既可把白糖對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響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穩定。若白糖加得過早,則蛋白不易泡發;若加得過遲,則蛋白泡沫的穩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攪勻攪化,還可能因過分攪打而使蛋白膏攪打過頭。 4.攪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後快,這樣蛋白才容易打發,蛋白膏的體積才更大。 5.特別要注意蛋白膏的發泡程度,即達到硬性發泡。攪打蛋白膏可分為泡沫狀、濕性發泡、硬性發泡和打過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攪打蛋白時,蛋白呈黏液狀,打約1分鐘後呈泡沫狀;第二階段,加入白糖繼續攪打5分鐘後,蛋白有光澤,呈奶油狀,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下垂,此為濕性發泡;第三階段,再攪打2~3分鐘,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並且光澤較差,此為硬性發泡;第四階段,若繼續攪打,則蛋白會呈一團一團的棉花狀,即攪打過頭了。蛋白膏攪打到硬性發泡時,具有泡沫細小,色乳白,無光澤,傾入容器時不流動等特征。 四.蛋黃糊與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黃糊和蛋白膏應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並且拌制動作要輕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則氣泡容易消失,蛋糕糊會漸漸變稀,烤出來的蛋糕體積會縮小。大家都知道,兩種濃度差不多的面糊更容易混合均勻,而蛋黃糊的濃度高,蛋白膏的濃度低,兩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勻。所以,應先用部分蛋白膏來稀釋蛋黃糊,然後把稀釋過的蛋黃糊再與蛋白膏混合,這樣才容易混合均勻,兩者混勻的時間也才更短。 2.調制蛋黃糊和攪打蛋白膏應同時進行,及時混勻。任何一種糊放置太久都會影響蛋糕的質量,若蛋黃糊放置太久,則易造成油水分離;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則易使氣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盤)不能塗油脂,這是因為戚風蛋糕的面糊必須借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時宜選用活動模具,這是因為戚風蛋糕太松軟,取出蛋糕時易碎爛,只有用活動模具,方可輕松取出。 3.烘烤溫度也是制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鐘為宜。 4.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草莓戚風蛋糕!用料:1、低粉57g;2、栗粉7g;3、雞蛋4個;4、草莓粉15g;5、牛奶50g;6、白糖20g+68g;7、調和油48g;8、泡打粉4g。做法:1、粉類一同過篩;蛋白蛋黃分離;牛奶放微波爐稍加熱後拌入草莓粉,攪拌至沒有顆粒。2、在蛋黃裡加入20g那份白糖打至蛋黃顏色變淺。3、將牛奶草莓混合液加入稍打,再加入調和油攪打均勻。4、加入粉類,用橡膠刮刀攪拌均勻。(此時可開始預熱烤箱)。5、蛋白裝入無油無水的干淨容器打至呈粗泡。6、加入68g那份白糖,打至提起打蛋器尖端不下垂。7、分三次挖出蛋白與蛋黃可可糊拌勻。8、倒入蛋糕模中,再端起模具在桌上敲一下。9、放入已預熱180度烤箱下面第二層,上下火烤40分鐘。10、取出後將模具從高約10厘米處落下。11、然後倒扣放至完全冷卻。12、用刮刀或竹簽緊貼模具刮一圈。13、脫模,切塊即成。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