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可以生吃嗎,直接從核裡取出來的那種? 某些水果的藥用價值: 1.蘋果 蘋果藥用,早在唐代就有記載。如孫思邈說它,“益心氣”,盂诜謂蘋果有“和脾”及“治卒食飽氣壅不通”等功用。此後,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又論及蘋果的,“生津止渴”作用。 清代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更具體指出蘋果有“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等效能。 現代醫學研究和實踐征明,嚴重水腫患者在服利尿藥時,多吃些蘋果有利於補鉀,並可減少副作用。妊娠反應期多吃蘋果,一方面可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同時又可調節水鹽及電解質平衡,防止因頻繁嘔吐導致的酸中毒症狀出現。蘋果還用作整腸止瀉劑,臨床用其干燥果粉效果更佳。以蘋果治療腹瀉,唐代名醫盂洗就已論及,《本草綱目》更載有具體方劑。 2.葡萄 葡萄中的多種活性物質,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增加血漿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同時,還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葡萄中鉀含量較高,能幫助人體積累鈣質,促進腎髒功能,調節心率。 3.菠蘿 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用於傷暑、身熱煩渴、腹中痞悶、消化不良、消渴、小便不利、頭昏目花等 4.梨 梨是水果中的佳品,也是治病的良藥。幾千年來,中醫一直把梨作為生津、潤燥、清熱和化痰的良藥。 (1)治咳嗽音啞,咽喉干痛:大梨一個,洗淨後連皮切碎,加水、冰糖適量,炖煮後服食。 (2)治氣管炎咳嗽:雪梨一個,去核切片,川貝、桔梗、白菊花各3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飲服。 (3)治糖尿病:梨2個去核切片,蘿卜250克洗淨切絲,綠豆150克,山藥200克,加水煮熟,分次服食。 (4)治鼻出血:雪梨2個,藕12克,瘦豬肉60克,加水煮食。每日一劑,連服七日。 (5)治小兒厭食:雪梨2個,洗淨去核去皮,切碎,同大米50克,生山楂30克,共煮粥食,連服一周。 (6)醒酒解毒、生津止渴:梨5—10個放米醋中浸漬一周後,酒醉時食用,每次1—2個。 等等. 5.芒果 芒果,是少數富蛋白質的水果,多吃易飽。傳統上說它能益眼、潤澤皮膚,估計是含有胡蘿卜素的原因。其核亦可作藥用,能解毒消滯、降壓。 據中醫食療性味分析,芒果屬於性平味甘、解渴生津的果品。生食能止嘔,治暈船浪,效用與酸話梅一樣。不慣坐船者,飽受顛簸後胸口翳悶,不妨將芒果當「藥」。孕婦作悶作嘔時,可吃芒果肉或以芒果煎水進食。唯一要注意的是,芒果性質帶濕毒,若本身患有皮膚病或腫瘤,應緊記避免進食。 6.彌猴桃 關於彌猴桃的藥用價值,中國歷代醫書均有記載,認為它能「調中下氣」,具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健胃、潤燥之功。民間驗方,用彌猴桃60克去皮生吃,能治內熱心煩,並防治壞血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癌症等。究其藥理作用,乃其維生素c能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形成,其果肉又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據說?猴桃對於醫治消化道癌症和肺癌別有一手。 彌猴桃的根也有藥用功效,可惜此時此地藥材店鋪付之阙如。奇異果對某些人來說,果味似乎是濃一點,食後有苦澀之感,咳嗽時進食可能會加重病情,但這是否過敏,則不得而知。 7.柿子 色澤紅艷的柿子、和柚子、楊桃、菱角堪稱中秋節四大天王。不過,若論用途之廣,柿子更是王中之王。無論柿肉、柿蒂、柿葉、柿餅、甚至柿餅上那層白色的柿霜,都各有療效。這是大自然蘊藏的治療力量,亦印證出中國醫學的智慧。根據現代營養分析,柿子所含的維生素和糖分較一般水果高一、兩倍。古醫書認為柿子能補虛勞,道理也許在此。據《本草綱目》所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 柿蒂也能入藥,主治呃逆和夜尿。柿葉在日本更大受推崇,以此制成的柿葉茶,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據說能降血壓、保護心血管、治失眠。實在值得再深入研究。 新鮮柿子一般較寒,所以身體虛弱、脾腎虛寒、外感風寒時忌食。更須留意的,是柿子含豐富鞣質,故入口味澀。最好去皮才吃,免得影響鐵質吸收,或遇蛋白質食物時凝結,引致腹痛腹瀉。 倒是柿餅性質較平和,能潤肺理氣,可作口果食物,或煮木瓜糖水均可,柿餅上那層薄薄糖霜,更是喉痛咽干和口腔炎的特效藥,可謂中國食療一絕。 8.香蕉 從營養角度看,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洩瀉者卻不宜。凡事總有合理解釋,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痔瘡出血者、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過,正因為香蕉性寒,體質偏於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脹)、虛寒(洩瀉、易暈)、腎炎(也屬虛寒)、懷孕期腳腫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經過蒸煮,寒性減退後才可進食。至於寒咳本不應吃香蕉,但將香蕉蒸熟再吃,則可接受。 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近代醫學建議,用香蕉可治高血壓,因它含鉀量豐富,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並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用香蕉可治療便秘,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最有趣的,莫過於德國研究人員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緒不安,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化學物質。 總之,身體燥熱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選吃大蕉(通便力更強)、皇帝蕉等其它品種. 9.棗 棗,在不少人心目中,並不算水果。因為最為人熟悉的紅棗、南棗等,多用作放湯、炖藥材。但其實新鮮摘下的棗味道也不錯,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棗是一種滋補性很強的食品,它含豐富蛋白質、醣分等。最出人意表的是,其維生素c含量之豐,比起檸檬高10倍。鮮棗如此,干棗的營養也不弱,因為有一種特別成分,可減少維生素c的損耗,加上棗能飽肚,難怪老人家說,只要有棗樹,就不怕饑荒。 可能你會問:棗有大棗、紅棗、南棗幾種,它們多少總有不同?論營養,幾種棗差不多,但仔細區分,大棗和胃寬中之效最明顯,紅棗則補血力最強,但也較燥,而南棗則偏於養陰補血。有些人說,紅棗燥,所以煮時要去核,但其實即使去核,紅棗依然比較燥。有一條慢性肝炎方,用紅棗煮雞骨草(或溪黃草)和土茵陳,一溫一涼,正好中和,但依然不宜飲用過量。 由於棗有通血管、降血壓功用,如下列降壓方中,不用紅棗的話,也可用其它棗代替: 1.西芹四分一斤、配棗20粒煎水(一人分量)。 2.白背黑木耳4兩(120克)(可通血管),配棗20粒,(一人分量)。 常用的醫療處方中,除了大棗、紅棗外,還有養血的酸棗,而純粹作為水果的,則有潤肺和胃的鮮蜜棗和金絲蜜棗。 10.西紅柿 西紅柿健康有益的形象確實深入民心,醫書也有雲:「西紅柿味甘性涼,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不過,遍尋醫書也不見記載的,是西紅柿性質濕而帶毒,不適合痛風、風濕骨痛、濕疹及其它類型皮膚病患者。 西紅柿含豐富維生素c,一克重的西紅柿約有25毫克維生素c,這維生素c由於得有機酸保護,煮時不易被破壞,故容易被人體吸收。此外,西紅柿能降壓,可作為高血壓患者的輔助食療;西紅柿能開胃,尤其是夏天,可刺激小孩子食欲。 11.水蜜桃 桃子的貢獻,除了桃肉能養血美顏,當中的桃仁還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的作用。中醫有一條藥方,名為五仁湯,能潤腸通便、活血通,成分正是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和杏仁,對於大便燥結,肝熱血瘀和閉經之人特別有幫助。需要注意的是,桃仁能活血,經量過多或行經期間不宜。 別以為桃的用處就只有這麼多。說到桃的家族,桃樹流出來的樹膠就已是一味糖尿妙藥,既能強壯滋補,又能調節血糖水平,只可惜此藥在香港藥材店鋪付諸阙如。大家反而可以親身一試鮮桃護膚品。宮廷秘方有用桃花煮水洗面、沐浴、飲用。也有用桃子搾汁加淘米水洗面,以潤澤肌膚之說。 太多了,不好一一回答了,就先說這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