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用總的情況是在工業發達國家用作飼料的比例大,而在發展中國家用作口糧的比例大。 隨著全世界畜牧業的大發展,飼料工業得以迅速發展,全世界飼料用玉米需求呈現增長趨勢。在發展中國家表現為工業飼料消耗玉米增加,同時采用傳統方式喂飼畜禽的飼料玉米消耗亦在增加。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表現為大量的玉米原糧被加工為工業飼料。 從全世界耗用玉米趨勢看,近15年來,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其用作飼料的玉米都逐年增加,用作口糧的數量在減少,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在增加。以我國為例:90年代前期,飼料工業和畜牧業迅速發展,1993年,飼用玉米消費量達到6200萬噸,占玉米總消費量的67%,1995年該項指標迅速達到77%,玉米總消費增量幾乎全部由飼用玉米消費增量體現。 80年代全世界用作工業飼料的玉米2.64億噸,用作口糧的玉米0.66億噸,用作工業原料的玉米0.44億噸。進入90年代,上述三個指標分別為3.52億噸、0.59億噸、0.56億噸。 1996年美國生產工業飼料耗用玉米1270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53%。歐洲地區消費飼料玉米6600萬噸,中國生產工業飼料耗用玉米3498萬噸,日本消費玉米1662萬噸,巴西生產飼料耗用玉米1520萬噸,法國飼料用玉米1326萬噸,韓國飼料用玉米852萬噸。 美國的玉米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40%。縱觀幾十年來美國的玉米市場消費趨勢可見,50年代美國的玉米產品用作飼料的占85.7%,工業原料、食品占8.08%,出口占5.17%;60年代飼料用玉米占81.76%,工業原料、食品占8.23%,出口占12.38%;70年代飼料占66.02%,工業原料、食品占8.77%,出口占25.21%;80年代至90年代初,用作飼料的玉米占59.36%(12237萬噸),用作工業原料、食品占11.65%(2401萬噸),出口占28.63%(5902萬噸)。由此可見,在美國雖然用作飼料的玉米比例在下降,但飼料仍是消耗玉米最多的產業,出口量增加迅速,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消費量較為穩定。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畜牧業的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工業的發展,玉米已成為糧食、飼料、工業原料和出口商品的多用途作物。 我國的玉米消費是80年代口糧比例占38%,消費玉米2588萬噸,飼料用玉米占48%(工業飼料和傳統飼料),消耗玉米3269萬噸,出口占11%,出口玉米749萬噸,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占3%,耗用玉米205萬噸左右。 進入90年代,人們直接消費的玉米比重在下降。全國口糧消費玉米大約占玉米總產量的19%,消費玉米量約為1870萬噸;玉米作為飼料消費在我國有兩種情況。一是加工生產成配合飼料。我國近年配合飼料產量約4800萬噸,按60%比率折算,年消耗玉米2880萬噸。二是傳統的把玉米直接用於飼料的消費。在農村中,主要是把玉米直接作飼料喂飼大牲畜、豬和家禽。據專家估計,這種傳統的飼喂方式每年估計消耗玉米3500萬噸左右,這兩項每年消費玉米約638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68%。 玉米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可加工成精制的玉米食品。我國目前用於工業原料和食品工業的玉米大約占玉米總產量的5%左右,年消耗玉米250萬噸左右。我國1990~1994年平均出口玉米82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8%左右。1995年之後又轉向大量進口玉米。近10年來,我國玉米消費趨勢是用於生產配合飼料的玉米數量猛增,用於口糧的玉米逐年減少,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增長緩慢,從玉米出口國變為玉米進口國家。 3、我國玉米利用新趨勢 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重視並發展玉米深加工工業,先後引進技術和設備,興建了一批生產規模在10萬噸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吉林省實施了“百萬噸玉米深加工工程”,把玉米深加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吉發集團與港商合資建立的一個公司年加工玉米能力已達到4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玉米加工企業。盡管我國玉米深加工工業已取得初步進展,但比照世界先進國家,仍有很大差距。以吉林省為例:1979年到1998年,吉林省糧食加工轉化量由159萬噸增長到600萬噸(包括禽畜過腹和飼料加工用糧440萬噸),年均增長23萬噸,同期,吉林省玉米主產量卻由903萬噸增長到2506萬噸,年均增長84萬噸。二者比較,前者只是後者的28%,產量遠大於耗量。與美國等國的玉米深加工產品已達4000多種,產值上千億美元相比,差距明顯。而我國變性澱粉、果葡糖漿等生產剛剛起步,酒精產量也不高,玉米深加工前景十分廣闊。用於爆米花的玉米,自身價值提升巨大。 [編輯本段] 種植技術
種植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 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總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底肥要施足,這是基礎,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鉀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種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條件較差,種植晚熟品種的地塊,可在玉米6~7葉期,進行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種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塊,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進行,方法一是前邊追肥,後邊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結合;二是用鎬刨坑,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時,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結合,促進根系良好發育,一般情況下,畝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進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漿期,畝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防禿尖、缺粒,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有機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做底肥,追肥用餅肥,肥效平穩而持久,效果好於化肥,而且後勁長,但追肥時,餅肥與作物幼苗保持適當距離,以免餅肥發酵時產生的熱量灼燒幼苗。
病害
有30多種,主要有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和莖腐病等。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和加強管理預防之。蟲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紅蜘蛛、高粱條螟和粘蟲等。采用藥劑防治。
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fusariumgraminearumschw),又稱赤霉病、果穗干腐病,在全國各玉米主產區均有發生,其病原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已搞清,但對其危害損失、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未見詳細報道,甘肅省1958年普查,正寧縣、寧縣、合水縣、西和縣、禮縣、康縣發病率達5%-8%。莊浪縣1980年以前種植金皇後,英粒子等品種時均發病較重,以後隨著中單2號抗病品種的大面積推廣,該病得到控制,但近年因引進種植沈單10、沈單16、酒試20、富農998等“青稈成熟”的糧飼兼用玉米品種,穗腐病發生有加重趨勢,給制種企業種植業及養殖業造成嚴重損失。1.危害損失程度 發生情況 玉米穗腐病在莊浪縣的發生面積隨感病品種種植面積和年份而變化,2003年發病面積3500hm2,病穗率46%;2004年發病面積3000hm2,病穗率26.5%,2005年發病面積4500hm2,病穗率44.3%,2006年發病面積5300hm2,病穗率23..9%。 危害性 受病籽粒黑褐色或紅褐色,百粒重降低1/2以上,品質變壞。人畜食用後會引起中毒反應[5],試驗觀察:原糧內混入20%有病籽粒時,人食用時口感澀苦、味酸臭,過量食用會出現四肢無力、發熱、惡心、嘔吐、腹漲、腹痛、頭暈等症狀;馬、騾、驢、豬等家畜飼用時出現腹瀉、拒食,生長速度減慢等現象;羊、雞飼用後食量減退,並出現母雞產蛋率下降等現象;原糧中帶有病粒,商品價值降低0.2-0.4元/kg,種子中帶有病粒,播種量增加1倍。 那也不必天天吃玉米吧?那以後看見玉米不是會吐麼?
我一直在用的減肥方法是:飯前一杯水經過我幾個月的成果,我從120瘦到97斤了。
這個方法是我一個模特同學告訴我的,想成功必須要有耐力和毅力。所以堅持長久才能成功。...
最佳答案:
http://www.wenwen.com/z/q65051694.htm
減肥就是一個過程的,光靠節食是不行的,誰也不能一輩子不吃不喝的,而且對腸胃也很不好,到時候腸胃功能會變差,新陳代謝也會變慢,在正常吃飯的時候,就會反彈的!所以健康點比較好 我減肥是用的易一青一瘦一身一貼,外用的貼腳底的,減肥藥看我同學用了,副作用太可怕了,嘿嘿,這個瘦身貼減肥的效果也可以的! http://www.xshouw.com
可以的,我吃過效果不錯,不過也不能吃太多,和水果結合效果更好. 用玉米代替主食,會瘦下來 玉米含有維生素e,b1、b2、b6及胡蘿卜素等 也是粗纖維食品 能減肥但是你要一次吃上十根八根的也沒什麼意義吧 建議你可用玉米搭配蔬菜吃 若是想快速減肥的話晚上就吃一片水果或者喝碗湯 (注意是一片水果或者喝點湯) 可以再做些運動 呵呵最好能餓著上床睡覺 我就是這麼減了十斤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