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由結核桿菌引起,軍團菌肺炎可以通過污染水以多種方式轉播,包括浴缸、空調等。吸人性肺炎是細菌由口腔或腸胃進入肺髒而引起。
病因分類: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立克次氏體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解剖分類:大葉性(肺泡性)肺炎、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間質性肺炎
⑴吸煙已被公認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在歐美各國,肺癌的發
生歸因於吸煙的危險度在90%左右。80年代,上海市區男性肺癌歸因於吸煙的危險度在70%~80%;女性肺癌約30%歸因於吸煙與被動吸煙。吸香煙者的危險性比吸雪茄或煙斗者高,也比吸竹筒水煙和長竿煙袋者高。吸不帶過濾嘴煙或高焦油煙的危險性比吸過濾嘴煙或低焦油煙者高。開始吸煙的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患肺癌的危險越大。煙齡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煙齡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香煙點燃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於煙焦油中的多種致癌物質、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屬元素等。煙草燃燒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有苯並芘、亞硝胺、β-萘胺、镉、放射性钋等。還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質。不吸煙的婦女因丈夫吸煙所致被動吸煙患肺癌的死亡率,要比丈夫不吸煙的婦女(無被動吸煙)高1~2倍。吸煙與職業的或環境的致癌因素同時對人起致癌作用時,其結果比單獨因素所起的致癌作用相加還要大,稱協同作用。吸煙與飲酒也起協同致癌作用。如果每天平均吸煙20支,吸了20年的煙民患肺癌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20倍。年齡小於20歲即開始吸煙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比不吸煙者高28倍。
⑵職業性致肺癌因素:在70年代,我國有些工業城市,在工廠集中的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特高,當時有的城市已居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目前認為與下列物質接觸的職業與肺癌的發生有關:石棉、砷化合物、鉻化合物、鎳化合物、二氯甲醚、電離輻射、芥子氣以及煤煙、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環芳烴類。被懷疑與肺癌發生有關的因素有:铍、镉、鉛、氯乙烯、丙烯睛、氯甲苯、硫代甲烷、玻璃纖維、矽塵、滑石粉、甲醛等,以及鑄造、橡膠生產、電焊、建築、油漆、某些農藥生產和應用、石油提煉等職業。例如石棉工人死於肺癌者7倍於一般人群,而石棉工人中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50~90倍,這是吸煙與石棉起協同作用所致。
⑶大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工業的廢氣如果處理不當,可污染廠礦內外的環境和大氣。此外城市中每天燃燒的大量煤、柴油、汽油以及柏油馬路的鋪設和機動車輛的使用,均可導致居民密集區空氣的污染。令人不安的是環境污染仍是導致城鄉居民疾病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中的肺癌發病有10%以上是由大氣污染引起的。廚房內的油煙和煤煙污染,是引起不吸煙婦女患肺癌的原因之一。近年來,室內裝修所用石材、油漆、地板膠、塑料飾物、粘合劑等帶來了室內污染。
⑷室內氡污染:氡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廣泛的存在於自然界的土壤、巖石、建築材料中。它是鈾、鐳經衰變而成的產物。氡的同位素及其衰變產物被稱為氡子體。只要是有氡的地方就會伴存著子體,氡及其子體危害人的健康。氡可通過地基、建築物的縫隙、建築材料結合處、管道入室部位松動處進入室內,建築材料中也可能有氡逸入室內。我國制定的室內空氣中氡濃度標准為100貝克/立方米。1994年以來,我國調查了14個城市的1524寫字樓和居室,發現氡含量超標者占6.8%,最高達596貝克/立方米。1990年,北京的地下室監測,有2.5%室內氡濃度超過200貝克/立方米。國際上認為暴露於300~500貝克/立方米氡濃度下的人群,其肺癌的死亡率是正常暴露水平下人群的2倍。有研究估計美國每年約有2.4萬名氡致癌病例。認為在美國氡的危害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大致肺癌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推算在各國所有的肺癌患者中,有5%~15%是室內氡暴露造成的。
⑸肺癌的其它危險因素: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結核、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但比起上述四方面因素,既往疾病史所發生的作用是較小的。某肺癌高發區居民血內硒的含量偏低。國內外研究證明,一定量的硒對於癌症有抑制與預防作用。
⑹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人體內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多基因突變,使細胞多階段受損和修復錯誤,最後引起癌變。已知癌基因ras、myc、rb等和抑癌基因p53與肺癌的發生有關。 居民接觸環境中致肺癌因素後,大多數人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約20年~30年以上。醫師們常用吸煙指數達400以上便進入了患肺癌的高危險期。吸煙指數=每天平均吸煙支數×吸煙年數,舉例說,某人25歲開始吸煙,平均每天吸20支煙,吸了20年,(20支×20年=400),到45歲的時候便進入了患肺癌的高危險期。早期肺癌往往沒有明顯的、特殊的症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與慢性吸煙性咳嗽相似,引不起患者重視。癌瘤在肺內逐漸長大。
⑴肺癌原發灶所致症狀:①咳嗽,多為刺激性咳嗽。②痰中帶血,多為血絲痰。③胸悶胸痛,一般症狀輕,定位模糊。當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時,疼痛加劇,定位較前明確、恆定。④氣促,癌瘤阻塞所致的肺炎、肺不張、惡性胸腔積液、彌漫性肺泡病變等均可引起。⑤發熱,阻塞性肺炎或癌性毒素所致。⑥晚期患者可出現較明顯的惡病質。
⑵癌瘤侵襲與轉移所致症狀:①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右上縱隔淋巴結轉移壓迫或右上肺癌瘤直接侵襲上腔靜脈,發生上腔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頭頸部腫脹。②霍納(hornor)氏綜合征:第七頸椎至第一胸椎椎體旁溝的交感神經受累,引起同側瞳孔縮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內陷、發汗減少。③潘克斯特(pancoast)氏綜合征:肺上溝(肺尖)癌特有症狀群,出現同側肩部、手臂、上胸壁疼痛,以及同側霍納氏綜合征。④聲嘶:喉返神經受累所致。⑤其他:當肺癌發生轉移至腦、骨、肝等髒器時,可出現相應的症狀。
⑶伴隨症狀:肺癌可產生異常的生物活性物質,引起全身臨床表現。①肥大性骨關節病,長骨大關節疼痛、杵狀指(趾)。②類癌綜合征:表現為腹痛、腹瀉、面部潮紅、支氣管哮喘。⑶男性乳房發育,單側或雙側。④其他:少數可有高鈣血症、皮肌炎、庫欣(cushing)氏綜合征等 (1)應忌喝酒。喝酒本身就可促進癌變,增加惡性腫瘤發生的易感性。若服中藥時不忌酒,會影響中藥的療效,還會使白細胞下降,免疫功能減低。 (2)忌飲茶過多或飲濃茶,因為茶葉中的咖啡鹼、茶鹼、鞣酸會同某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如與安神類的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及補血益氣的黃芪、首烏、土茯苓、雞血籐等藥物不能同用,會降低藥物的療效,即“茶解藥性”。 (3)忌吸煙。眾所周知,香煙中含3,4苯並芘、煙焦油等多種致癌物質,對支氣管和肺是一種不良刺激,長時間吸煙會導致肺癌已是不爭的事實,若服用抗癌中藥的同時還不斷吸煙,會嚴重影響抗癌中藥的療效。 (4)肺癌病人,尤其是放療後的病人,多出現肺陰虧虛的症狀,因此,某些辛香走竄、刺激性強的食物最好避免與中藥同用,應忌食辣椒、胡椒、芥末油、蔥、姜等食物。
中藥可以與化療同時應用,能提高療效,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 (1)中醫藥對化療的增效作用:臨床上發現一些中藥與化療藥物合並應用,有增強化療藥物療效的作用。例如茯苓單獨應用對動物腫瘤無明顯抑制作用,而與環磷酰胺同用則可見到對腫瘤的抑制率較單純用環磷酰胺抑制率有了明顯提高。 (2)中藥防治化療毒副反應 局部反應的中醫治療:很多化療藥物如阿霉素、絲裂霉素、諾維苯等等有刺激作用,注射時不慎漏於皮下,輕則局部疼痛、腫脹,甚則局部潰爛、壞死。當發生化療藥滲出時,除使用局部封閉外,再外敷中藥如龍珠軟膏、如意金黃散、三黃粉等等,能迅速減輕反應,促使創面愈合。 全身反應的中醫治療:化療常導致明顯的毒副作用,如全身不適、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多夢、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白細胞下降,甚至心肝腎神經系統等重要髒器損害,這些副反應不僅使患者懼怕化療,不願接受全身化療,還使已開始的化療不能順利完成,影響了腫瘤的治療計劃。而通過中醫藥的使用,可以降低毒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化療中的不適,提高了化療的完成率。
中醫治療肝癌主張固本與驅邪並重,常用的藥物是靈芝,在國家批准的藥品(國藥准字)中,靈芝類腫瘤用藥目前只有一種——雙靈固本散。雙靈固本散是對“病”治療,即針對各種肺癌的共性進行治療,以對“病”治療為主,還可以根據中醫的辨證分型配合使用不同的方劑進行對“證”治療,另外中醫也有對“症”治療。以治“病”為主,配合治“證”和治“症”是中醫治療肺癌的總原則。 中醫認為,腫瘤發生的原因是:首先人體出現了元氣虛損,邪氣乘虛而入,在某一個脆弱的部位凝結而成“瘤”,郁結日久必生陰火,陰火性陰而險惡,反過來又會傷及人體的元陽,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腫瘤進展十分迅速。根據這一理論,我國科學家用“還陽草”(靈芝)研制了一種新型藥物——雙靈固本散,結果取得了十分令人滿意的療效。靈芝是陰中之陽物,能“固本還陽”。美國fda已准許該藥品進入美國的臨床實驗,聯合國也將其列為采購藥物。 1997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現:雙靈固本散對多種白血病和人體實體癌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呈現顯著的量效關系。這一結果引起了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興趣,他們用最先進的實驗技術證明,該制劑能夠激活癌細胞的caspase,caspase是一種酶,控制著癌細胞的凋亡程序,它一旦激活,癌細胞將不可避免地走上死亡之路。到底是什麼發出了激活caspase的指令呢?接著他們發現該制劑能夠上調抑癌基因p53,我國上海大學的研究人員同時發現該制劑能夠下調癌基因ras,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pas的變化形成了“凋亡指令”,然後通過aspp將“凋亡指令”傳達給了caspase。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控制細胞生死的跷跷板,好比中醫中的“陰”與“陽”,雙靈固本散將跷跷板回到原來的位置,扭轉了癌症發生的根本方向。 雙靈固本散的療效很快得到了臨床研究的支持,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醫院等單位進行了長期的臨床觀察,表明雙靈固本散配合手術、放療、化療能夠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術後恢復,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療效果,有效防止腫瘤的復發轉移,對危重晚期病人也有較好的療效。《中華醫藥雜志》、《實用癌症雜志》等國家一級專業刊物刊登了近30篇論文,對相關臨床試驗進行了總結。 西方的肺癌治療一直存在“瘸腿現象”,醫生為此大為頭疼,“瘸腿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早中期病人有辦法,對危重晚期病人沒有任何方法;二是雖然知道腫瘤本質上是基因病、是全身病,臨床上卻只能針對病變局部、針對表面現象進行治療,無法防止復發轉移。雙靈固本散為這種現象提供解決之道,因此“手術、放化療加雙靈固本散”在西方也正在成為治療肺癌的“金標准”。目前腫瘤治療存在各個學科“八仙過海”,各自為戰的不規范現象,“百院治癌”、“百科治癌”的情況十分普遍,再加上一些人宣揚所謂的偏方、秘方和一些稀奇古怪的療法,病人往往無所適從。這裡介紹四條簡單的原則,可以幫助病人掌握規范治療的方向,避免誤入岐途: 1、五大常規要配合應用。手術、放療、化療、中醫藥、生物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五大常規,現在提倡的整合治療就是這五種方法的合理搭配,病人首先要根據病情從這四種方法中進行選擇和組合。 2、手術以後要繼續治療。手術有“根治性手術”和“姑息性手術”兩種。所謂“根治性手術”,指術前腫瘤較小,手術比較徹底,但並不是真正徹底,在3-12個月左右零散的癌細胞即可重新長成團;“姑息性手術”指術前腫瘤就比較大,或ct已發現出現了轉移病灶,手術很不徹底,一般1-3個月左右腫瘤就可重新生成,所以,手術治療後一定要根據情況采用其它方式繼續治療。 3、放化療要找專業醫師。放療和化療的適應症、禁忌症、具體方案十分復雜,不是任何醫生都可以制定放、化療方案,一定要到腫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