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吃了一回聖旨骨酥魚,感覺特別好吃,現在還想吃,朋友說這是聖旨骨酥魚的"復合味",說是有特別配方,請問誰知道這復合味如何調制?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本人不勝感激 聖旨骨酥魚呀,那是我國的骨酥魚祖、技術源頭,不光味道好吃,有“六大絕”呢。復合味據說是磁州窯砂鍋、料窨和配方相互結合才能做出來,恐怕一般人教不了你,給你轉一篇聖旨骨酥魚的新聞,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聖旨骨酥魚自2005年推向市場以來,作為中國骨酥魚祖,世界骨酥魚的發源地,憑“魚絕、味絕、營養絕”和獨一無二的品牌優勢,橫掃各地魚類消費市場,幾乎成了財富的代名詞。
做魚大師上門求藝
點評“真假”入木三分
陝西漢中的蔡金貴先生,是一個有21年“廚齡”的大師傅,後來開了一家“胖魚頭火鍋”,從“廚師”向“專一魚火鍋”轉變的過程中,蔡金貴的生意起起落落,後來得到業內做魚高人的正宗指點,生意從此風生水起,歷經多年,蔡先生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做魚大師。對做魚,蔡先生的體會是,在配方、口味上差一點,就會在生意上差很多,學技術必須得找源頭,學正宗,只有“真功夫”才會真賺錢。
蔡先生觀察聖旨骨酥魚三年多,一直想把骨酥魚引進自己的火鍋中,使自己的生意再上新台階,但一直忙得抽不開身,後來他陸陸續續看到有跟風仿冒者也開始傳授技術,所以這次去聖旨骨酥魚學習時,也隨便“嘗了一圈”。經過考察對比,蔡先生覺得仿冒者做出的魚還真有點“像”聖旨骨酥魚,糊弄外行綽綽有余,
仿冒骨酥魚的4大缺陷決定了其很難贏得更大的消費市場:
1.魚的佐料味太重,伴有微微的酸雜味。這是因為做魚的過程中配方比例失調;
2.魚腥味去除不徹底,吃後打嗝有一種混合的異味。這是因為做魚時少放了一種去除腥味的特殊佐料;
3.骨刺軟化程度不夠,骨、刺、肉三者味道不一致。這說明制作魚的火候和工藝都不到位;
4.魚型差,魚體軟,賣時容易“散”。這是因為烹饪時缺乏了某項專業器皿。
核心技術不過關,直接導致了以上4點缺陷。聖旨骨酥魚涼吃香、熱吃鮮,骨、刺、肉,口感一致,閉上眼,都吃不出骨刺的感覺。吃完回味,滿口余香,有那種讓人吃了還想吃的“特別感覺”,絕對能拉住回頭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