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不宜喝茶? 專家稱,綠茶並不是一種適合所有人群的飲品。記者日前走訪京城數家超市、茶莊,銷售人員和消費者大多不知道喝綠茶的禁忌。 宣武醫院營養科人士提示消費者,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綠茶容易造成胃腸脹氣等症狀。 同時,還有幾類人也不太適合喝綠茶:經期女性:經血會消耗體內鐵質,茶葉中的鞣酸會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的吸收;孕期女性:茶中的咖啡鹼會增加孕婦心、腎的負荷;哺乳期女性:茶中的鞣酸影響乳腺的血液循環,會抑制乳汁的分泌;更年期女性:喝綠茶可能會出現心跳加快、睡眠質量差等現象。 記者先後來到了多家茶莊和大型超市,發現銷售人員都表示不太了解喝綠茶的禁忌,只有個別人知道綠茶性偏寒,“別的沒有多想”。
喝綠茶究竟有什麼好處?首先就要了解綠茶的成分,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綠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1、降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飲茶與減肥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現代科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實,飲茶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膽固醇,令身體變得輕盈,這是因為茶裡的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物質、氨基酸類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綜合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茶多酚與茶素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能夠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降脂減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則可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綠茶本身含茶甘寧,茶甘寧是提高血管韌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國心髒學會《循環》雜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喝茶有助於降低因心髒病而死亡的危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對1900名心髒病患者進行跟蹤調查,這些患者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過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髒病發作後約三年半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還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於14杯,也有可能使心髒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綠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鹼,兩者所產生的綜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養神之效,更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國化學協會總會發現,茶葉不僅對消化系統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對皮膚及肺、肝髒癌也有抑制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確認,茶葉中的有機抗癌物質主要有茶多酚、茶鹼、維生素c和維生素e;茶葉中的無機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錳、鍺等。中、日科學家認為,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滅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藥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神農時代(約公元前2737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這在《史記·三皇本記》、《淮南子·修武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茶聖陸羽在他的《茶經》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權威性茶葉著作中關於“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飲料……如感到體熱、口渴、凝悶、腦疼、眼倦、四肢疲勞、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就顯效”。陸羽所列舉的上述症狀與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寫道:“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著名宦官劉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氣”列為茶德之一。自唐以後,歷代茶療學也有新的類似以茶解毒滅菌敘說,但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統稱為“瘟疫”或“疠氣”,雖未點明是何種細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滅菌的事是已被證實了的。近代醫藥界對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斷深入,美國科學家在2003年於《美國科學院學報》上報道:“茶葉中名為‘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使人體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強五倍”。
4、長壽。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干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鹼、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極為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為: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所謂“長生不老”是假,“益壽延年”是真。飲茶長壽,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舉。根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都(今河南省洛陽)有一位130多歲的老和尚,皇帝問他養生之道,他說“臣少也*,素不知藥,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最長壽者,在位60年,活到89歲,飲茶是他的養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長的老壽星、晚清最後一名秀才蘇局仙的生活中堅持飲茶為一大習慣,他超過了象征“茶”字構成108歲的茶壽(按:漢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開為“艹”與“八十八”,合為108)活到110歲,臨終前20天為《當代詩人詠茶》專集題寫了詠茶絕句。上海市1994年獲得“壽星夫婦”桂冠的雙雙已104歲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婦,其長壽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飲茶。生於1896年的百歲老人廣東高州人張順,她的飲食習慣是“四不”:不抽煙、不飲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糧、喜番薯、喜吃醋、喜飲茶。1898年8月20日生於廣東豐順縣,歷盡滄桑不改勤勞的壽星婆張蘭花,她不抽煙、不喝酒、嗜飲茶。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歡慶90大壽時,談到他和夫人長壽的奧秘時,道出了平時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吳老活到91歲,他夫人陳宣昭活到98歲。)著名數學家、上海市茶葉學會顧問、復旦大學蘇步青教授,活到101歲,每天早飯後必飲茶是他的健康長壽之道。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會長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飲茶,活到100歲(2002年4月5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個名叫哈比布·米亞安的老人,被當地政府正式認定的年齡為125歲,米亞安老人講他的長壽秘訣時談及他的飲食習慣,“我從來不抽煙,喝茶是我唯一上瘾的東西”。埃及有一位農夫壽星,名叫扎那帝·米夏爾,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歲!三起三落的壽星政治家鄧小平的養生之道之一也是愛喝綠茶。鄧小平妹妹鄧先群曾回憶鄧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時說:“我大哥喜歡喝茶。他喜歡喝四川、安徽產的綠茶,有時也喝西湖龍井茶。茶葉還是比較貴的,他杯子裡的茶葉放得很多,待全泡開,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古人稱茶為萬病之藥,茶能養生,延年益壽,但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必見功效,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於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麼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產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綠茶,醒腦清心。 茶的好處為下: 茶葉的化學成分是由3.5-7.0%的無機物和93~96.5%的有機物組成。茶葉中的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包括磷、鉀、硫、鎂、錳、氟、鋁、鈣、鈉、鐵、銅、鋅、硒等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葉中含有20-30%的葉蛋白,但能溶於茶湯的只有3.5%左右。茶葉中含有1.5-4%的游離氨基酸,種類達20多種,大多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茶葉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於茶湯的只有3-4%。茶葉中含有4-5%的脂質,也是人體必需的。 常飲綠茶對胎兒有利 當看電視時或是坐在電腦面前,喝綠茶對身體有好處 但是喝茶的注意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飲茶必須適量,過量飲茶會影響鐵的吸收。飲茶最好以80℃—85℃左右的溫開水隨泡隨飲,不要沖泡過度或放置過久,且每次不易過濃,分次多飲為宜。 因為茶葉的多酚類物質對胃腸黏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便秘患者若飲茶會加重便秘。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不宜飲茶。
由於茶葉中的咖啡因對大腦皮質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故這類病人若飲茶會使大腦處於極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加重貧血。患有缺鈣或骨折的人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導致缺鈣和骨質疏松。有潰瘍病的人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茶鹼會降低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胃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胃酸過多必然會影響到潰瘍面的愈合。患有泌尿系統結石的人不宜飲茶。
由於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草酸,飲茶將會加重結石的發展。發燒時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所含茶鹼能增高人體溫度,使藥物的降溫作用大減以至消失。因此,發燒患者不宜飲茶。
茶雖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不是每個時段都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得特別留意,以免身體越喝越差!女性朋友較不宜喝茶的時期分為:
1.月經期間
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經血會消耗掉不少體內的鐵質,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時更要多多補充含鐵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葡萄和蘋果等。而茶葉中含有高達50%的鞣酸,它會妨礙我們的腸粘膜對鐵質的吸收,大大減低鐵質的吸收程度,因而在腸道中很容易和食糜中的鐵質或補血藥中的鐵結合,產生沉澱的現象。
2.懷孕期間
一般濃茶中含的咖啡鹼濃度高達10%,會增加孕婦的尿和心跳次數與頻率,會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更可能會導致妊娠中毒症,因此孕婦最好不喝茶為妙。
3.哺乳期間
因為這段期間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則茶中含有的高濃度的鞣酸會被粘膜吸收,影響乳腺的血液循環,進而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另外,茶中的咖啡鹼會滲入乳汁並間接影響嬰兒,對嬰兒身體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間
除了頭暈和渾身乏力以外,有時還會出現心跳加快、脾氣暴躁、睡眠品質差等現象,若再喝太多茶更會加重這些症狀,所以喜歡喝茶的人若正值這些特別階段,最好適可而止,免得把身體給搞壞! 有七種不宜喝茶:
因為茶葉的多酚類物質對胃腸黏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便秘患者若飲茶會加重便秘。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不宜飲茶。
由於茶葉中的咖啡因對大腦皮質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故這類病人若飲茶會使大腦處於極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加重貧血。患有缺鈣或骨折的人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