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疾病統稱為“瘟疫”或“疠氣”,雖未點明是何種細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滅菌的事是已被證實了的。近代醫藥界對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斷深入,美國科學家在2003年於《美國科學院學報》上報道:“茶葉中名為‘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使人體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強五倍”。
4、長壽。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干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鹼、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極為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為: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所謂“長生不老”是假,“益壽延年”是真。飲茶長壽,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舉。根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都(今河南省洛陽)有一位130多歲的老和尚,皇帝問他養生之道,他說“臣少也*,素不知藥,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最長壽者,在位60年,活到89歲,飲茶是他的養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長的老壽星、晚清最後一名秀才蘇局仙的生活中堅持飲茶為一大習慣,他超過了象征“茶”字構成108歲的茶壽(按:漢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開為“艹”與“八十八”,合為108)活到110歲,臨終前20天為《當代詩人詠茶》專集題寫了詠茶絕句。上海市1994年獲得“壽星夫婦”桂冠的雙雙已104歲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婦,其長壽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飲茶。生於1896年的百歲老人廣東高州人張順,她的飲食習慣是“四不”:不抽煙、不飲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糧、喜番薯、喜吃醋、喜飲茶。1898年8月20日生於廣東豐順縣,歷盡滄桑不改勤勞的壽星婆張蘭花,她不抽煙、不喝酒、嗜飲茶。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歡慶90大壽時,談到他和夫人長壽的奧秘時,道出了平時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吳老活到91歲,他夫人陳宣昭活到98歲。)著名數學家、上海市茶葉學會顧問、復旦大學蘇步青教授,活到101歲,每天早飯後必飲茶是他的健康長壽之道。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會長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飲茶,活到100歲(2002年4月5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個名叫哈比布·米亞安的老人,被當地政府正式認定的年齡為125歲,米亞安老人講他的長壽秘訣時談及他的飲食習慣,“我從來不抽煙,喝茶是我唯一上瘾的東西”。埃及有一位農夫壽星,名叫扎那帝·米夏爾,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歲!三起三落的壽星政治家鄧小平的養生之道之一也是愛喝綠茶。鄧小平妹妹鄧先群曾回憶鄧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時說:“我大哥喜歡喝茶。他喜歡喝四川、安徽產的綠茶,有時也喝西湖龍井茶。茶葉還是比較貴的,他杯子裡的茶葉放得很多,待全泡開,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古人稱茶為萬病之藥,茶能養生,延年益壽,但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必見功效,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於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麼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產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夏天喝綠茶比較好。飯後一小時後再喝,晚上盡量不要喝,以免引起失眠。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