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紅棗,蓮心,百合分別有什麼作用?正文

紅棗,蓮心,百合分別有什麼作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縫樹洞中及根際表土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芽,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花花蕾和幼果,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葉和著色棗果。成蟲白天潛伏在棗樹葉背或樹下作物雜草中,黎明和傍晚活動,雌雄性引誘能力極強,對黑光燈趨性強,但趨化性差。因此采用無公害的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效果極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可采用以下綜合防治措施,定能控制為害。
棗鐮翅小卷蛾危害棗鐮翅小卷蛾高齡幼蟲
1、冬季或早春徹底刮樹皮用黃泥堵樹洞,可消滅越冬蛹80%以上,基本控制一、二代幼蟲的危害。
2、開展大面積性誘防治:利用人工合成的棗粘蟲性誘劑,於第二和三代棗粘蟲成蟲發生期,一畝掛一個性誘盆,可消滅大量雄蛾。使雌蛾得不到交配,不能繁殖後代,能有效地控制其發生量。
3、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農藥防治:在棗粘蟲第二、三代落卵盛期每株棗樹釋放赤眼蜂3000-5000頭,卵寄生蜂可達75%左右,幼蟲發生期樹冠啧施青蟲菌,殺螟桿菌等微生物農藥200倍液,防治效果達70-90%。
4、化學農藥防治:必要時,即蟲口密度特別大的情況下,可在棗樹芽長3厘米和5-8厘米時,往樹上各啧一次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20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25%的殺蟲星1000倍液等,可有效控制為害。
5、秋季於8中下旬樹干或主枝基部進行束草誘殺:冬季或早春取下束草和貼在樹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燒毀處理。
c.棗桃小食心蟲carposinaniponensiswalsingham
棗桃小食心蟲子又名桃蛀果蛾、棗蛆等,為世界性害蟲。以棗、蘋果、梨、山楂等果樹受害最重。該蟲一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附近土中吐絲做扁圓形繭(冬繭)越冬。翌年6月氣溫上升到20℃左右,土壤含水量達10%左右時,越冬幼蟲開始出土,在土塊、石塊、草根下吐絲做紡錘形繭(夏繭)化蛹,每次雨後形成出土高峰。成蟲無趨光性、趨化性、但趨異性較強,因此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蛾效果好。成蟲多將卵產在棗葉背面和果實上,第一、二代幼蟲分別在7月份和8-9月份大量蛀果為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在做好蟲情測報的前提下,應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技術。
棗桃小食心蟲高齡幼蟲棗桃小食心蟲脫果孔
1、挖繭或揚土滅繭:宜在春季解凍後至幼蟲出土前進行。
2、地膜覆蓋:春季對樹干周圍半徑100厘米以內的地面覆蓋地膜,能控制幼蟲出土、化蛹和成蟲羽化。
3、揀拾落果,消滅脫果幼蟲。
4、樹下培土、阻止幼蟲出土,培土約20厘米即可。
5、性誘防治: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
6、藥劑防治:當桃小食心蟲性誘撲器誘到第一頭雄蛾時,正值越冬幼蟲出土盛期,可在樹干周圍100厘米范圍內或全園撒施25%1605微膠囊或25%辛硫磷膠囊0.5公斤,加5倍水和300倍細土混制成毒土進行撒施或用10%辛拌磷粉噴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噴灑地表,施後輕輕耙耱。當誘蛾高峰出現1周左右,為樹上噴灑的最佳時期,一般年份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當一、二代成蟲發生盛期分別噴布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000倍液或25%殺蟲星1000倍液或50%對硫磷1500倍液等,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d.食芽象甲scythropusyasumatsuikoneetmerimoto
又叫棗飛象、棗芽象甲等,是專食幼芽和幼葉的鞘翅目害蟲。該蟲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內越冬,4月中下旬(氣溫達到8-20℃)棗樹萌芽時,成蟲出土群集食害棗芽。成蟲有假死性,卵產於脫落性枝痕縫隙中,幼蟲孵化後落地入土,在土中越冬,越冬長達10個月左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防治此蟲主要采用地面撒施10%辛拌磷粉或1.5%1605粉或3%辛硫磷粉防治出土成蟲。或樹上噴布25%殺蟲星1000倍液消滅上樹成蟲。地面撒粉時,要結合振樹利用成蟲假死性,集中毒殺落地成蟲。
e.棗瘋病jujubewitche'sbroom
棗瘋病是棗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棗樹染病後,表現下列反常現象:
1、花器反祖,花柄加長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長,成淺綠色小葉。樹勢較強的病樹,小葉葉腋間還會抽生細矮小枝,形成枝叢。
2、發育枝正副芽和結果母枝,一年多次萌發生長,連續抽生細小黃綠的枝葉,形成稠密的枝叢,冬季不易脫落。
3、全樹枝干上原是休眠狀態的隱芽大量萌發,抽生黃綠細小的枝叢。
4、有時樹下萌生小葉叢枝狀的根蘖。
棗瘋病的發生,一般先在部分枝條和根蘖上表現症狀,而後漸次擴展至全樹。幼樹發病後一般1-2年枯死,大樹染病一般3-6年逐漸死亡。
棗瘋病病源為植原體(mlo),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生物。目前研究查明:⑴嫁接能傳病。幼樹嫁接病枝後,潛育期最短25-31天,最長可達372-382天。⑵花粉、種子、瘋葉汁液和土壤不傳病。⑶中國擬菱紋葉蟬、凹緣菱紋葉蟬等昆蟲是傳播病原的主要媒介。
棗瘋病樹即將枯死病枝條叢生
根據棗瘋病發生及侵染特點,應采取以下幾項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⑴隨時清除病樹病枝病蘖,消滅病源,防止蔓延。病區組織專人全年巡查,發現病樹、病枝和病蘖要及時清除,以防蔓延。
⑵挖出病樹時應將大根刨淨,以免再生病蘖。重病區連年嚴格挖淨病樹,即能控制病害發生。
⑶一樹即使出現一枝病枝,也應刨全樹。不要只去病枝不刨樹。只去瘋枝不去病樹,常造成擴散病源的惡果。
⑷病樹染病後,病原體即隨枝葉枯干而死亡,不會再擴散傳播,因而刨倒的病樹不必燒毀處理。
⑸刨除病樹後應及時補栽小樹,恢復生產。栽樹時,病樹坑只需刨除直徑0.5厘米以上的粗根,不需做土壤消毒。
⑹健株育苗。挖取根蘖苗應嚴格選擇,避免從病株上取根蘖苗。嫁接時采用無病的砧木和接穗。
⑺選育和采用抗病品種。這是今後防治棗瘋病的根本途徑。
⑻防治傳病昆蟲,減少傳病媒介。在5月上旬棗樹發芽展葉期,中國擬菱紋葉蟬等傳病害蟲第一代成蟲進入羽化盛期,噴布50%1605乳油1500倍液加復果1000倍液,或噴布20%滅殺丁2000倍液加復果1000倍液,進行防治。不僅要在棗園普遍防治,而且在棗園附近的其它果園和林地也要進行防治。
f.棗銹病jujuberust
棗銹病是棗樹的重要葉片病害,有時也侵害果實。葉片發病初期,在葉背散生淡綠色小點,後漸變成淡灰褐色,最後病斑變黃褐色,產生突起的夏孢子堆。病斑表皮破裂時,散出黃粉狀的夏孢子。危害嚴重時,8-9月份全樹落葉,樹勢衰弱,嚴重降低棗果的產量和品質。棗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葉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有時,也能以菌絲在芽中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溫度適宜時,越冬的夏孢子即開始萌芽侵入葉片。7月中下旬開始發黃,8月中下旬開始大量落葉。多雨高濕是棗銹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條件。
根據棗銹病上述發生及危害特點,防治時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⑴壓低菌源。棗樹越冬休眠期間,徹底掃除病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菌源。
⑵合理修剪。疏除過密枝條,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做好雨季排水工作。棗糧間作地內,近樹冠處宜選種豆類等矮桿作物,保證樹冠通風透光良好。
⑶藥劑防治。應以夏季雨季早晚、降雨頻率和空氣溫度等氣候因素決定噴藥時期。北方棗區一般在7月上中旬臨近發病前開始噴藥,相隔20天左右,連噴2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粉銹寧即可控制危害。干旱年份的6-8月,除水澆地外,可不必噴藥。
g.棗縮果病
棗縮果病的發生與刺吸口器昆蟲的密度成正相關,大氣濕度大,尤其是間斷性降雨或連陰天,病害往往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⑴如果上年感病指數比較高,首先要清理棗園的落葉、落果,集中進行處理,以切斷傳播源。
⑵加強棗園的肥水管理,提高樹體的抗性,若是大齡樹,在棗樹萌芽前刮除並燒毀老樹皮,全樹噴一次石硫合劑。
⑶化學防治:用真菌1號8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6500倍液在6月底首次噴藥殺滅病原菌,7月底到8月初,每隔10天噴藥一次。
h.棗裂果病
該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在棗果接近成熟時,遇陰雨天大面積發生。
防治方法:
⑴合理修剪,注意通風,提高透光率,減少發病。
⑵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3000ppm的氯化鈣水溶液,以後每隔10-20天噴一次,直到采收,或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氨基酸鈣800-1000倍液。
中華古棗樹

慶雲縣將軍樹的傳說
作者:李保坤九三社員
將軍樹即慶雲縣的唐棗樹,此樹在慶雲鎮原後張鄉周家村的村南,漳衛新河原鬲津河南岸,這棵老棗樹的傳說數不清、說不盡,曾在清代康熙元年任慶雲知縣的盧元培做詩贊這棵奇樹“半畝清陰俯碧川,滄桑歷盡勢參天。繁枝自抱風雲色,貞干寧辭冰雪緣。高士結廬容嘯傲,將軍屏坐寄流連。聊珠而後知盈箧,絕勝南華第一篇。”這首詩對老棗樹的描寫可以看出上推千年這棵樹就可遮陰涼達半畝之多,雖歷盡滄桑,仍有參天之勢,枝繁葉茂,羅成將軍及瓦崗山的這些英雄們為了大唐的基業,出生入死進出慶雲絕非一次,而且是每次來都是在此拴戰馬席地而坐休息。並商議軍中大事,成了一個野外的瓦崗山將軍議事休息的場所,所以那時當地百姓就有三種稱呼,一是將軍樹之說;二是也有人稱此樹為瓦崗山將軍議事廳;三是因為羅成將軍曾在此拴過馬,故又叫羅成拴馬樁。
羅成將軍對這棵樹情有獨鐘、流連往返,炎熱的季節,那戰馬見到古樹可歇涼,也高興地蕭蕭長斯鳴。到了棗熟的季節可采摘以紅珍珠樣的一筐又一筐的紅棗子。大家都知道,羅成將軍是大唐的開國將軍,他來回經過慶雲時還沒有建立大唐,隋朝是建於公元581年滅於618年,隋朝被推翻到今天已經有1391年,在歷史上僅存在了37年,羅成將軍要選一棵自己歇涼又能拴戰馬的樹,可見這棵樹之大。他的馬不是一般的馬,是一匹性子極烈百萬軍中人見人愛的寶馬良駒,在那時這棵古樹至少也有二百年以上的樹齡。根據清代鹹豐四年《慶雲縣志》裡這首盧知縣的詩推測,這棵古棗樹至少植於南北朝齊國時代的公元479-502年代間,一個年代這麼久遠的棗樹為什麼會叫唐棗呢?
在慶雲民間流傳這樣的一個故事,因羅成將軍經常到此樹下拴馬休息,有一年他又一次在老棗樹下休息,正值八月十五左右,此樹碩果累累,羅成將軍餓了,順手采摘棗子充饑。那棗比蜜還甜,他這次還身負重任,羅成將軍要代表瓦崗寨英雄去會見唐國公李淵,商談合作推翻腐敗的大隋,將軍來的匆匆未帶禮品。吃此甜棗後羅將軍拿出銀兩給此樹的主人,買這棵樹上的紅棗為禮品見唐國公李淵,這棵樹的主人說啥也不要羅將軍的銀兩,就給將軍裝滿了他的軍糧袋,羅將軍謝過老鄉急匆匆趕路,日夜兼程到了李淵的大營。羅將軍見到李淵就將紅棗禮品呈上,李淵接過後就問:“羅將軍所獻的是何物?”羅成答:“回唐王是人間的寶果糖棗。”李淵連吃幾個不住點頭,李淵隨即將羅成將軍所帶小棗賞分與李世民及手下眾將品嘗,以李世民為首的各位大將一口同音高聲說:“好甜啊,真是糖棗!”經過這次以棗為媒的合作洽談,達成了推翻隋朝的共識。而且是一個勝仗接一個的勝仗,很快推倒了大隋。
李淵在與群臣商議建國所用國名時,李世民出班奏道:“父王要以唐字立為國號,原因有二,一是父王是唐國公,二是羅成將軍以糖棗為媒,使我們與瓦崗寨英雄達成共識,瓦崗寨英雄除單雄信外都已經歸順了我們,均是忠心耿耿的將領,羅成將軍為推翻大隋而捐軀,我們要世世代代紀念他送糖棗結聯盟之功,不知父王意下如何?”李淵大喜:“很有道理准奏。”唐朝的產生與慶雲古棗這段傳說傳了一代又一代。糖棗、唐棗,傳遍了華夏大地,傳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據說,明朝燕王掃北時,當地眾多百姓躲避唐棗樹下,忽然大霧彌漫,眾人得以幸免於難,所以當地的群眾又稱唐棗樹為神樹。1989年,慶雲縣委、縣政府為唐棗樹立碑,碑陽“唐棗”二字,由著名書法家蔣維松先生書寫,篆書雍容典雅,遒勁靈秀。碑陰镌刻碑文,由當時76歲高齡的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宗惟成先生書寫,300余字的楷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簡單易做的美味年夜飯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