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紅肉的海魚的保存方法 飲食注意
患了慢性結腸炎,除了到醫院治療外,飲食調理也很重要。日常飲食宜采用軟而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還可選食一些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藥物,如馬蘭頭、馬齒苋、菊花腦等。在病症間歇期可選食有收斂、固澀作用的食物,如蓮子、薏米、芡實、陳倉米等。此外,還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一、銀花紅薯粥: 紅薯300g,大米200g,金銀花15-30g,生姜2片。紅薯切成小塊或研成細粉,加入金銀花(視臨床症狀輕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飯、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堅持吃,不少於3-4個月,方可逐步見效。 紅薯含大量食物纖維,可加強腸蠕動,其所含的維生素e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能促進潰瘍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蘿卜素對上皮組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在紅薯飯內加入金銀花無疑會增強抗菌、抗炎功能,與生姜調胃和中的作用相結合,腹脹、腹痛症狀均可減輕。 二、_馬齒苋飯 馬齒苋100g,大米250g。馬齒苋洗淨切細,和大米調和,加水常法煮飯。可早晚服食,連服15日以上。 本方對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有效。馬齒苋是常用的清熱解毒、止痢止瀉的中草藥,也可作食物用。鄉間以馬齒苋加肉作餡,包餃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作用。 三、山藥芡實扁豆糕 鮮山藥250g,赤小豆150g,芡實米30g,白扁豆、雲茯苓各20g,烏梅4枚。先將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適量白糖待用;將雲茯苓、白扁豆、芡實米研成細粉,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藥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藥粉,拌勻成泥狀;將藥泥在盤中薄薄鋪一層,再將豆沙鋪一層,如此鋪成6-7層,成千層糕狀,上鍋再蒸,待熟取出。以烏梅、白糖熬成濃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 山藥益氣健脾治本,芡實固澀,白扁豆、雲茯苓助山藥,烏梅收斂配伍芡實。本方標本同治,但更適宜於疾病緩解期食用,能健脾止瀉,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四、荞麥山楂石榴餅 養麥面1000g,鮮山楂500g,橘皮、青皮、砂仁、枳殼、石榴皮、烏梅各10g,白糖適量。先將橘皮、青皮、砂仁、枳殼、石榴皮、烏梅加適量白糖用水1000ml煎煮,30分鐘後濾渣留汁;鮮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狀待用;荞麥面用藥汁和成面團,將山渣泥揉入面團中,做成小餅烤熟。每日2次,1次1塊即可。以上配量是1劑量,服完後可繼續再做。 養麥又名淨腸草,有清利腸道污物主效;山楂活血化淤,祛淤生新;石榴皮止瀉收斂,橘皮、青皮、枳殼均重在通腑理氣,故本方具有舒肝理氣、扶脾止瀉作用,亦適合於在疾病緩解期服食。
結腸炎為什麼久治不愈?
1、治療方法不當,沒有全面詳細腸鏡檢查准確診斷,忙目用藥,忙目治療,易引起誤診、誤治,目前治療結腸炎的藥物不少,但主要是以抑菌消炎為目的,只能治標,不易治本。 2、抑茵後難以重建新的菌群平衡,病情發作期使大量抗生素雖然可以消除症狀減輕病痛,但大劑量抗菌素在抑菌的同時會對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造成不利影響,腸道內生態平衡嚴重失調,使結腸徹底失去抗病菌能力,從而反復發作。 3、缺少對免疫病因的治療,結腸炎是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在對症治療的同時必須重點針對免疫功能異常
西醫治療方法
現代醫學多采用激素,柳酸偶氮磺胺吡碇,硫唑嘌呤及抗菌藥物,這些藥物都能不同程度的緩解症狀,但因有副作用,患者很難堅持長期服藥。如長期應用激素可出現痤瘡,多毛症、滿月臉、中心性肥胖,並易誘發高血壓和糖尿病,還可影響磷代謝,造成骨質疏松甚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患者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抗感染的能力降低等,運用柳酸偶氮磺胺吡啶也易出現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皮疹、發熱、粒細胞減少,再障或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其它藥物也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把治療慢性結腸炎的重點放在中醫中藥的研究上,療效明顯提高,且無毒副作用。
慢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
慢性結腸炎的病因中醫認為是脾胃功能失調。它可分為風、濕、熱、食、虛五種。風寒瀉:便瀉多沫、色淡、腸鳴腹痛。多由於過多食生冷、旅途受寒所引起。治療應以疏散風寒為主,方用蘇梗15克、藿香10克、蒼術10克、白術10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厚樸3克、大腹皮10克、陳皮炭10克、生姜5片,水煎服。
濕瀉:大便水樣、脘腹痞滿、困倦肢重。應以健脾燥濕法,此型多為濕重兼寒。方用蒼術10克、白術10克、豬苓10克、薄荷5克、法半夏10克、車前子10克、蘇梗15克、生姜3片,水煎服。
熱瀉:腹痛即瀉、色黃綠、氣味臭穢、大便帶有粘液或膿血。應以清熱利濕法,此型多與西醫潰瘍性結腸炎相似。方用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敗醬草10克、馬齒苋15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食瀉:腹脹、便中含不化食,氣味酸臭、惡心嗳腐、食欲減退,治療以消導化滯法,方用蒼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6克、黃芩10克、枳實5克、槟榔10克、大黃3克、焦三仙20克,水煎服。
久瀉不止或時瀉時止,便稀少臭、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精神不振。應以健脾止瀉法,方用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20克、炒薏仁10克,蓮子肉10克、淮山藥15克、干姜5克、肉桂3克、伏龍肝30克。如畏寒肢冷、大便完谷化,或五更瀉,則為脾腎兩虛,應在上方內加肉豆蔻6克、制附片3克、诃子肉6克,水煎服。
慢性結腸炎的食療藥膳
(1)飲食治療: 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適當減少飲食中纖維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葉酸、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流質飲食為宜。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嚴重者最初幾天宜禁食,可用靜脈高營養治療,使腸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療: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盡量全身放松,精神過度緊張者,可用鎮靜劑如安定、舒樂安定等。 (3)食療: ①健脾止瀉糕: 鮮山藥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適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適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實米共研成細末、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藥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勻成泥狀,在盤中一層鮮山藥粉末泥,一層豆沙,約6-7層,上層點綴適量果料,上鍋再蒸。烏梅、白糖熬成膿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瀉之功。 ②百合粥: 芡實、百合各60克。上兩味藥放入米粥內同煮成粥,主治脾虛洩瀉。 ③紫苋菜粥: 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④銀花紅糖茶: 銀花30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⑤石榴皮紅糖茶: 石榴皮1-2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⑥車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好偏方大公開
山楂10克扁豆10克山栀10克白術10克防風10克 陳皮10克柴胡6克甘草4克大棗3個姜片3片 藥的注意事項: 1、第一次這幾味藥是親人給買的,效果非常好,以後的是自己買的而且換了藥店,結果效果非常不好反而重了,又在幾家藥店買過。因為腸炎與其它病最大區別在於對吃的東西非常敏感,所以大意不得。一定要在信譽好的中藥店買,而且因為產地和放置時間等原因,一樣的藥模樣有時有很大區別,有時看起來新鮮漂亮的反而不好。這其中的竅門我還不太清,不行就多換換藥店買。 2、山楂一定要糊的,中藥的術語不太知道,反正不是生的是熟的,外觀好象被火燒了似的,這個一定得注意,要不一定會加重病情。 3、扁豆是炒的,一眼就能看出來,就像自己家炒火大了的花生一樣。 4、山栀(栀子)橡未開的花姑朵一樣紅的,一定不要事先磨成粉的,也不要讓藥店砸碎,買回後磕開看裡是否有長毛(我就買過這樣的)不好就換個地方買。 5、陳皮一定要很陳,不要鮮亮的,陳的但決不是黑黑的,是黑黃的,它和山楂一樣堅決要注意,是影響藥效的關鍵。 6、大棗,每次我都給它扒了皮,因為現在防腐劑和農藥用得太多了,怕藥效不夠,每次我都放六個。 7、姜片,如果是腸炎很重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片的大小,我在病重時就像征性薄薄片了三小小片,加在一起連做菜的用的一片的一半都不到。不然當時會很難受,過後會好。 服用方法: 一付藥熬三小碗,早飯前,晚飯後各服一碗。 我第一次服了五付就好了,一付10多元錢,因為一付劑量很小可以幾付放在一起熬,依次分出幾份放在冰箱分服。而且最好自己熬的比較好些。 食物注意事項: 如果感覺好了很多,那只是個開始,以後吃的東西一定注意,最起碼也要注意至一年。 1、刺激性的、硬的東西少吃,盡量吃些軟的好消化的 2、營養一定要全面,別總偏吃一種食物 3、水果要多嚼一會,量別太大,酸味大的盡量不吃。 4、最重要的一條,干放置不爛的食物一定不要吃,不知其他病友怎麼樣,我一吃後會有說不出的難受,(有可能是防腐劑什麼化的)還是那句話腸炎病人對食物的反應要快於正常人,或者說正常人是感覺不出來。 5、干放不爛的也包括蔬菜,尤其是在冬天,能盡量削皮的削皮吃,記得一次冬天給我家小狗吃一根干放不爛黃瓜,因為它個小反應快,那難受的怪狀至今讓我難忘。總的說我現在對果蔬都盡量去皮吃,不知名的小食品和副食品盡量不吃,多吃新鮮時令的食物,對保存日期一定注意,即使未到失效期,時間太長也盡量不吃。
水針療法降服慢性結腸炎:
患有慢性結腸炎十余年的張女士經過中醫近兩個月的水針療法治愈後,在這個長假中隨家人赴海南旅游了一番,身體無恙,精神也好了許多。以前只要稍有勞累,她便感到乏力,有時腹瀉、腹痛伴有裡急後重,曾用過不少藥,都不見好。
中醫水針療法是根據中醫髒腑經絡學說,將針刺與藥物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療法,即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將有效藥物通過穴位皮下注射注入相關穴位,使局部產生酸、麻、脹的感覺。其主要特點是見效較快,療效確切,不易復發。其機理是通過針刺的機械作用、藥物的藥理作用以及穴位開阖與傳導作用,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機體產生強烈刺激,從而達到恢復腸道正常功能,使病灶愈合的目的。
楊樹皮治好慢性腸炎
鄰居董叔患有慢性腸炎,大便像粥一樣,中西藥吃了不少,均未見效。由於多年腹瀉,他臉色蠟黃,瘦得皮包骨頭。2004年6月,他從報上摘得一小偏方,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沒想到,3個月下來,大便逐漸成形了,身體也長胖了。其方法是:准備長30厘米、寬5厘米曬干的楊樹皮1塊,紅糖50克,雞蛋2個。在鍋內放5碗水,放入紅糖,把洗淨的楊樹皮和雞蛋放入鍋內,水開後再煮10分鐘。每天早晨空腹吃雞蛋、喝湯1碗。將多余的水倒入暖瓶,當天把水喝完,連服3個月不要間斷。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教授魏睦新點評:
胡海讀者推薦的方法,所描述的慢性腸炎,西醫稱之為炎性腸病,確實非常難治。主要有兩種:克羅恩病(原名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楊樹皮作為一種民間草藥,一般藥典和中藥書都沒有記載,但是可以入藥。用其治療慢性腸炎雖然沒有報道,但是有兩點可以佐證。其一,獸醫有用中草藥治療羊腹瀉的方法,取鮮楊樹皮500克,去掉外層老皮,切成碎塊,加水1000毫升,煎煮30~45分鐘,取汁,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2次,2~3天收效。雖然動物和人類疾病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參考價值。其二,楊樹皮的成分,含有水楊酸化合物,而現代醫學公認的慢性腸炎的治療藥柳氮磺吡啶也是水楊酸化合物。
由於是民間草藥,有關楊樹皮的確切療效和安全劑量,尚無記載。因此我們的點評,也只能供大家參考,並不代表我們推薦使用該方法。病情嚴重或頑固難愈者,還是要到醫院就診。
結腸炎飲食怎麼注意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