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青皮紅肉的海魚的保存方法正文

青皮紅肉的海魚的保存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制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發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6.慢性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並發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7.慢性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一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等,但食後腹瀉加重,過敏源一時也分辨不清,因此發現問題,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盡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復不定的腹瀉除了服用藏藥[金诃坐珠達西]的積極醫治外,飲食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飲食的調理能減輕腸胃負擔,促進腸粘膜修復,在用藥過程當中,通過飲食調理,供給腸道充足的營養,改善營養狀況,避免刺激,使腸道得到適當的休息,有利於早日康復、縮短用藥療程。
急慢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是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面、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盡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復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再通過[金诃坐珠達西]綜合治療調理有利於早日康復。如:馬齒苋、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燴、焖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忌吃產氣食物。此病由於反復發作,在結腸粘膜中潰瘍、疤痕纖維交替產生,因而結腸內壁的彈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蠶豆、白薯等脹氣食物,則可能會導致腸內氣體充盈而發生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並發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為脾胃素虛、腎陽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蚌肉、海參、百合湯等,會進一步損傷脾腎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停,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會加重腹瀉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發生結腸過敏,導致腹瀉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食療方法

柴胡桂枝飲

配方:柴胡25克、人參10克、半夏20克、桂枝15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
制作:
1.將以上藥物洗干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
2.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煎煮20分鐘,停火,濾去渣,在藥液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三次,每次喝50克。
功效:消炎,止痛。對便血患者尤佳。

-----------------------------------------------------------------------粟米粥

配方:粟米5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
制作:
1.將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白術、茯苓、桂枝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煮25分鐘,停火,濾去渣,留藥液。
2.將粟米淘洗干淨,放入鋁鍋內,加入藥液,清水適量,煮3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粟米50克。
功效:祛痛止痢。對直腸部位潰瘍,絞痛,便中帶血患者尤佳。

--------------------------------------------------------------------------------
白芨燕窩湯

配方:白芨10克、燕窩3克、冰糖15克
制作:
1.將燕窩用溫水泡發,用鑷子夾去燕毛;冰糖打碎;白芨切薄片。
2.將燕窩、白芨放入炖杯內,加清水300克,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炖煮15分鐘,加入冰糖屑,再煮3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一杯,單獨服用。
功效:止血,消腫,生肌。對大腸便血患者尤佳。

--------------------------------------------------------------------------------
白芨粥

配方:白芨10克、大米100克
制作:
將白芨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大米淘洗干淨。
將大米、白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粥100克。
功效:養胃,止血,消腫。對大腸潰瘍便血患者尤佳。

--------------------------------------------------------------------------------
馬蹄炖鹌鹑

配方:馬蹄60克、鹌鹑2只、料酒10克、生姜6克、鹽4克
制作:
1.將馬蹄去皮洗淨,一切兩半;鹌鹑洗淨,去毛樁、內髒、爪;生姜切片。
2.將馬蹄、鹌鹑、生姜放入炖杯內,加入清水適量,炖50分鐘,加入鹽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鹌鹑1只,馬蹄50克。正餐佐食。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痛。大腸潰瘍便血患者食用有一定療效。

--------------------------------------------------------------------------------
烏梅汁

配方:烏梅1000克、砂糖50克
制作:
1.摘取未熟烏梅1000克,洗淨,放入瓶中,將砂糖放入烏梅中浸漬10天。
2.將烏梅汁取出裝入空瓶中即成。
功效:止血消腫。對大腸炎患者有一定療效。

--------------------------------------------------------------------------------
醋花生

配方:花生500克、米醋1000克
制作:
1.將花生洗淨,放入瓶中,再將米醋放入瓶內,浸泡10天。
食用時從瓶內取出即可。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花生30克。
功效:消腫止瀉。對大腸炎療效較佳。
==========================

食譜

1:早餐:乳酸奶250g饅頭50g

午餐:面片125g肉末黃瓜(肉末100g去皮黃瓜100g)蝦皮豆腐(蝦皮10g豆腐50g)

加餐:沖藕粉(藕粉25g)蘇打餅干50g

晚餐:小米粥(小米50g)花卷(面粉50g)肉絲炒圓白菜(白菜100g瘦肉絲50g)

全日烹調用油25g

2:早餐:小米粥煮嫩蛋肉松

加餐:去脂酸乳,餅干

午餐:爛掛面清蒸魚燴豆腐

加餐:蒸雞蛋

晚餐:米粥花卷肉絲燴雞絲蒸雞蛋

加餐:沖稀藕粉餅干

3:早餐:小米粥煮嫩雞蛋肉松

加餐:蒸雞蛋羹餅干

午餐:雞肉丸龍須面燴豆腐

晚餐:白米粥饅頭燴魚片雞蛋

加餐:沖稀藕粉餅干

食療偏方

香椿魚:鮮香椿葉100克,面粉、水、鹽適量。將鮮椿葉洗淨,切碎,面粉加適量水和鹽調成面糊,然後將香椿葉放入面糊內調勻。燒熱鍋,放植物油,燒至油六成熟時,把糊料用勺徐徐倒入油鍋內,成條索狀,形成一條小魚。炸黃熟透後撈起即成。

陳皮椒姜焖竹絲雞:竹絲雄雞1只,陳皮3克,高良姜3克,胡椒6克,蘋果2個。將竹絲雞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切成小塊。陳皮、高良姜、胡椒、蘋果洗淨。把全部用料蔥、醋、醬油和勻,放入鍋內,加少量水,溫火焖熟,調味即可。隨量食用。


--------------------------------------------------------------------------------

砂仁焖豬肚:豬肚500克,春砂仁10克,花椒、花椒粉、蔥花、生姜各少許。將豬肚用鹽、清水反復漂洗干淨,並放入開水中泡去膻味,刮除白膜,備用;春砂仁洗淨、打碎,生姜切片。把砂仁放入豬肚內,起油鍋,用姜燥香豬肚,然後加水、調味,溫火焖熟。最後下花椒、胡椒粉、蔥花、略焖,去砂仁,豬肚切條即成。隨量食用。


--------------------------------------------------------------------------------

棗蔻煨豬肘(豬蹄):豬肘1千克,紅棗60克,紅豆蔻10克,冰糖180克。將豬蹄刮洗干淨,放入沸水鍋內煎去腥味,撈出。紅棗洗淨,紅豆蔻拍破,裝入干淨的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待用。在砂鍋的鍋底上墊幾塊瓷瓦片,再放豬蹄、清水(適量)入鍋。用武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加冰糖,(先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冰糖炒成深黃色糖汁),紅棗、紅豆蔻,燒1小時,轉用溫火煨約2小時,煨至豬蹄熟爛,取紅豆蔻不用,起鍋裝盆即可。


--------------------------------------------------------------------------------

桃酥豆泥: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5克,豬油125克,白糖120克。將扁豆淘淨,放入沸水鍋煮30分鐘,至豆皮能擠脫為度,撈出擠去外皮,放入碗內,加清水淹沒豆仁,上籠用武火蒸約2小時,至扁豆熟爛取出,去水搗成泥,以能通過漏瓢細孔為度。黑芝麻炒香研細待用。鍋燒紅後離火,揩干淨再放在火上,放豬油,燒至油六成熟時,將豆泥放入鍋翻炒,至水分將近時,放白糖炒勻,(炒至不粘鍋、瓢為度。)再加豬油、芝麻、白糖、核桃,炒勻至溶化混合即成
 

上一页  [1] [2] 

求關於中西方飲食文化的8000字的論文。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