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喝普洱茶好嗎?好在哪裡,要怎麼喝才會減肥?正文

喝普洱茶好嗎?好在哪裡,要怎麼喝才會減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道,一般人是喝不慣的。隨著毛青茶的加工不同,普洱茶自此分為生茶、熟茶兩大系(也有互相拼配的半生熟茶),一般將生茶歸屬於“綠茶”,熟茶歸屬於“黑茶”。

[生茶]是指毛茶不經過“渥堆”而完全依*自然轉化而成,這是歷史上的傳統制法,。生茶自然轉熟的進程相當緩慢,視保存環境條件,至少需要近十年以上,時間越長,茶體內的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其陳香益發醇和穩健,但韻致活潑生動,這種活力即為茶人所稱道的[茶氣]。

[熟茶]是指毛茶經過“渥堆”這項工序,通過濕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發酵,促進多酚類化合物非酶性自動氧化,轉化茶葉內含物質,減除苦澀味,使滋味變醇,消除青臭氣,縮短其陳化階段,可提早飲用。這是1973年起昆明茶廠首先借鑒黑茶工藝,而發展出的技術,雲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對“渥堆”的相關研究,在1985年還獲得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這要說明的是,有的人對“渥堆”有所誤解,還把“渥堆”和“濕倉”劃上等號,事實是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濕倉”是指投機者將年份比較新的普洱茶成品,陳置於濕度甚高的環境,利用高濕度(或潑水)促使茶品發霉,以改變茶體,使外觀上可偽充陳年茶,這種不健康的濕倉茶,是禁不起高溫沖泡下的品鑒考驗的。

普洱茶的保健和藥理

長期以來普洱茶深受肯定,除了因其茶質優良,止喝提神,還有特殊的藥用功效,普洱茶的藥理功用古譜早有記載,清人趙學敏“本草鋼目拾遺”雲:“普洱茶性溫味香,……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刮腸通洩。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隨著現代生活環境的變遷,致癌因子無處不在,現代人可說是身處在癌症陰影中,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普洱茶的抗癌作用早就經雲南昆明醫學院腫瘤研究所證實,並在1991年亞太地區國際腫瘤學術會議上獲得舉世認可。
 
普洱茶
普洱茶介紹


普洱茶是采用特殊制法,在茶葉制成之後,仍持續發酵,因此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說法,好的普洱茶甚至可賣到幾萬元。

本篇教你認識普洱茶的成品。選購普洱茶時要看普洱茶年份,是沖泡好喝的普洱茶的訣竅。
普洱茶的種類: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也就是在茶菁制成之後仍會持續進行後氧化作用,茶性會、越來越溫和、不刺激,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完整,茶湯滋味越醇和,所以才有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說法。普洱茶依樹種分,同有喬木與灌木之分,依制法不同,可分為生茶和熟茶;依存放方式不同,又分為干倉普洱茶及濕倉普洱茶。

以樹種分類:

喬木:主要摘采喬木樹葉作為茶菁,葉片較大。
灌木:主要摘采灌木樹葉做為茶菁,也就是我們一般常看到的矮茶樹種,葉片較小。

以制法分類
生茶:茶菁摘采後,以自然方式發酵的茶品種謂之生茶。生茶含有果戮、丹寧酸等成分,茶性刺激,放置多年後,茶性才會轉溫和。
熟茶由於生茶刺激性強,1937年以後,采用科學手段加上人為發酵法,使茶的刺激性退化,讓茶達到好喝的境界。
干倉普洱茶:指存放在干淨通風的倉庫,使茶葉自然發酵陳化,具有樟樹香,如果經過自然陳放10-20年並妥善保存,就能越陳越香,成為珍品。

濕倉普洱茶:通常放在地下室等較濕熱不通風的地方,加快其發酵的速度,喝起來有陳泥味或霉味。這類茶陳化速度較干倉普洱茶快,妥善保存5-10年,讓它自然發酵,就能越陳越香。

普洱茶保存得當,會越陳越香,但保存不當,外觀容易出現白點或黃點,且喝起來有一點霉味。
普洱茶的包裝形式:由於味道溫和甘醇,也就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新寵了。
普洱茶多半被壓制成固體的形狀,常見的有下列樣式:普洱荷茶葉形狀如一般茶葉,沒有被壓制成固定形狀。
普洱茶磚:外型緊結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有如磚塊一般,重量在250-500克之間。但也有特別小如5克,或特別大如18公斤。
普洱沱茶:外型緊結像燕窩,如碗狀般,又分為小普洱深化,花茶和大型沱茶,重量小至5克,大至18公斤。
香菇緊茶:壓制成香菇狀的普洱茶,重量約在250克之間。
柱茶:壓制成長柱狀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殼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七子餅:圓形的茶餅通常七塊包裝成一桶,所以稱為七子餅,重量小至 
25克,大至3公斤。壓制過和未壓制的普洱茶味道有明確不同,未壓制的普洱茶發酵時較完整,所以茶湯較好喝,但浪費擺放空間。和相同價值的茶相比,壓制而成的普洱茶,擺放的空間大約只需1/5的地方。

如何選購普洱茶:普洱茶主要產地是雲南省,近10年來,才開始在各地流行起來,由於衛生部門研究普洱茶有降血脂、瘦身、抗癌的功能,尤其是保存越久的普洱茶越有效能,所以價格的變動也相當劇烈。

了解產地:普洱茶是指出產在雲南的攸樂、革登、莽芝、蠻專、漫撤、倚邦等六大茶山為主的茶葉,制成後集中到思茅地區的普洱府販售,因此而得名。現在普洱茶的出產地區已經擴大到雲南省、貴州省、廣西省、廣東省及四川省地區。

辨別新、老普洱茶:由於普洱茶可持續發酵,因此越陳越香,價錢當然也較貴。新的普洱茶指的是剛制成的普洱茶,外觀顏色較綠有白毫,味道濃烈,老的普洱茶指的是陳放較久的普洱茶,因為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茶葉外觀呈棗紅色,白毫也轉成黃褐色。
聞茶葉香氣:通常保存不佳的普洱茶會產生霉味,有些商人為掩蓋其氣味,會加入菊花等花香。因此若看到普洱茶中參有菊花,或聞起來有花香,表示茶葉品質不純正。
辨別茶湯顏色:請店員或老板試用,觀察茶湯顏色。由於陳年普洱經過多年持續發醇,茶湯顏色較深,但絕非黑如漆;而新普洱茶的茶湯顏色較淡。不過這一點也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即使新制的茶也會很深,最好的方法還是試喝。
試喝:試喝是選購茶葉最重要的部分了,因為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從試喝就可以完全知曉,一杯好的普洱茶不會有霉味、也不會是苦水。新制的普洱有白毫,未經過陳化,因此會有苦澀味;普洱茶陳化、白毫轉金針後,性溫和、不刺激,因此味道較甘醇。


普洱茶會變壞嗎?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當,是會越陳越香的,不過購買時會發現在普洱茶的外包裝上有標示保存期限,這是因為規定食品必需要標志,事實上消費者在飲用普洱茶時,是可以不須在意的。另外如果發現茶葉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當所致,不宜選購。</p>
新普洱茶味道濃烈,刺激性強,對於喝慣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較不習慣。老的普洱茶由於陳放較久,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茶性變得較溫和無刺激,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不刺激胃,據說還能養生、助氣、補氣,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湯滋味越醇和。
看懂普洱茶年份:普洱茶價錢、等級、茶葉的存放年份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塊普洱茶磚叫價可以從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為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說法,所以商家動則20年、30年,甚至於說是50年、60年的珍品、貢品,價格更是炒上了天,其實普洱茶的年份並無有效的方法辯認,而且如果保存不當也會影響茶葉品質,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較。盡管如此,這裡還是提供簡單辨識普洱茶葉年份的方法供參考。
辨別普洱茶年份的方法、看茶葉外觀:新普洱茶外觀顏色較新鮮,帶有白毫,且味道濃烈;普洱茶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後;茶葉外觀會呈棗紅色,白毫也轉成黃褐色。

區別包裝紙顏色:通常壓制過的陳年普洱茶,其包裝的白紙已隨時間變得陳舊,因而紙質略黃,因此你可以從紙質手工布紋及印色之老化程度著手,這只能作為參考,非絕對依據,因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會利用這種心理,以陳黃的包裝紙掉包次級品。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將普洱茶的年份劃分如下:1949年以前這時期生產的普洱茶稱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號、百年同興貢品、百年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通常在茶餅內放有一張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稱的紙,稱為內飛。
1949-1967年中國茶業生產印級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裝紙的茶字上,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1968年以後這時生產的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業公司字號,改由各茶廠自選生產,統稱雲南七子餅,包括: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如何沖泡普洱茶:許多人都以為普洱茶的味道有霉味、事實上好的普洱茶應該味道甘醇濃厚,不能有霉味。雲南的茶都特別強調香氣,但是普洱茶是一種以味道帶動香氣的茶,剛喝下去的時候好像沒有味道,不過茶湯吞下去的時候,舌根又逐漸浮起甘醇的滋味,因為香氣藏在味道裡,感覺較沉。普洱茶是中國茶的一種,所以在沖泡時,基本上參考烏龍茶的泡法即可,但是在小細節上仍然和一般茶有別。
茶壺的選擇:泡普洱茶需要選擇腹大的壺,因為普洱茶的濃度高,用腹大的茶壺沖泡,較能避免茶泡的過濃的問題,材質最好是陶壺或紫砂壺。
茶葉的處理:沖泡時,茶葉分量約占壺身的1/5。若是普洱磚茶,則需要撥開後,置放約2周後再沖泡,味道較佳。普洱茶可續沖10次以上,因為普洱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沖泡10次以後的普洱茶,還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後的利用。
泡茶的水溫:由於普洱茶的茶味較不易浸泡出來,所以必須用滾燙的開水沖泡。第一泡在開水沖入後隨即倒出來(濕潤泡),用此茶水來燙杯。
泡茶的方式:(1)第二次沖入滾開水,浸泡15秒即倒出茶湯來品嘗,當然不是必須依各人口感需求斟酌。(2)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湯可以混著一起喝,綜合茶性,以免過濃。(3)第四次以後,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鐘,以此類推。





普洱茶的定義和加工:

普洱茶是以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加工而成,分傳統和現代兩種制作工序。

1、傳統普洱茶制作工序:殺青(生曬、鍋炒)揉條(手工揉團)曬干

2、現代普洱茶制作工序(人工熟化):殺青(鍋炒、滾筒)揉捻(機器加工)干燥(烘干)增濕渥堆(灑水、茶菌)干燥

普洱茶的成型過程:

采茶—殺青—揉捻—曬干—渥堆—晾干—篩選分類—緊壓成型.

普洱茶的分類:

(一)依制法分類

生茶:采摘後以自然方式發酵,茶性較刺激,放多年後茶性會轉溫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種制法。

熟茶:以科學加上人為發酵法使茶性溫和,讓茶水達到軟水好喝。以1973年後為分界點。

(二)依存放方式分類

干倉普洱:指存放於通風、干燥及清潔的倉庫,使茶葉自然發酵,陳化10~20年為佳。

濕倉普洱:通常放置於較潮濕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發酵速度。由於茶葉內含物破壞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濕倉普洱陳化速度雖較干倉普洱快,但容易產生霉變,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我們不主張銷售及飲用濕倉普洱。

(三)依外型分類

1、餅茶:扁平圓盤狀,其中七子餅每塊淨重375克,每七個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餅。

2、沱茶: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淨重100克、250克,現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淨重2克—5克。

3、磚茶:長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這種形狀主要是為了便於運送。

4、金瓜貢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從100克到數百斤均有。

5、千兩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條重量都比較重(最小的條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兩茶

6、散茶:制茶過程中未經過緊壓成型,茶葉狀為散條型的普洱茶為散茶,分為用整張茶葉制成的索條粗壯肥大的葉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細小條狀的芽尖茶。

普洱茶的優點

一、普洱茶茶性溫和,不傷胃。現代人緊張、壓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氣血偏虛,食不正常,一般輕發酵茶對愛茶之人而言,確有“不可承受之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怎樣用電飯煲怎麼做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