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韓劇時,吃的場面很壯觀,一桌子的盤盤碗碗,可是到了韓國才發現,其實吃的很單調。一湯一飯,或是一份面,加上幾種泡菜,而且泡菜也比中國的朝鮮小菜品種上少得很。一句話,白菜,豆腐,羅卜,土豆,豆芽,就這些。一頓兩頓還可以,時間一長,就煩了。肉嗎,只有烤肉。 酒就更沒的喝了。真露,19度,酒精加水,比俄羅斯的沃得克還難喝。 誰有同感? 其實哪個國家一般都會有一些好吃的東西,不過因人而異,我覺得韓國的烤肉、烤魚、石鍋飯、酸菜餅、年糕都還好吃,真露也還好了,如果二鍋頭和真露要我選擇,我還是喝真露好了。 吃在中國,應當什麼基本上都在中國,日常生活文化(吃、穿、用、住等)還有思想文化、文藝文化等,畢竟5000年的文明的發源地,再怎麼發達的國家都不可能在短短的200-300年之內能超越這些需要時間積累的東西,就如一個家庭要掙1個億只要有機會再加勤奮10多年就可以,但要想讓一個家庭能有思想成為士族之家(外國叫貴族)那沒有三代人的努力和智慧花100年的時間是作不到的(還要好的環境);發達國家大多充其是如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暴發戶(真正的內涵和內容沒有多少,所以發達國家的生活、人生活意義和價值、內容、體會是相對比較貧乏的,因為文化和思想的差異,他們不知我們豐富,我們不知他們貧乏而已,結果導致他們從物質的層面認知,反而認為我貧乏,他們豐富),所以沒有必要去認為國外的東西就是好的(當然有些外在的東西是好的,特別是先進的東西和物質性的東西,但是凡涉及到有文化內涵的東西,那自不用比基本是國內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