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肚食療作用: 豬肚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 補虛損,健脾胃; 用於虛勞羸弱、瀉洩、下痢、消渴、小便頻數、小兒疳積等症。 根據清代食醫王盂英的經驗,懷孕婦女若胎氣不足,或屢患半產以及娩後虛贏者,用豬肚煨煮爛熟如糜,頻頻服食,最為適宜。若同火腿一並煨食,尤補。同時還介紹:男子虛弱遺精,豬肚一枚,入帶心連衣紅蓮子,煮糜,杵丸桐子大,每淡鹽湯下三十丸。 豬肚做法指導: 1.豬肚適於爆、燒、拌和作什錦火鍋的原料; 2.豬肚燒熟後,切成長條或長塊,放在碗裡,加點湯水,放進鍋裡蒸,豬肚會漲厚一倍,又嫩又好吃,但注意不能先放鹽,否則豬肚就會緊縮。
應你的要求給出科學的坐月子的推薦食譜,你可以看看自己口味選擇來吃: 1、哺乳期的媽媽每天飲食一般應包括: 糧食400~600克、蛋類200克(4個)、肉類200~250克、豆制品50~100克、牛奶250克、湯水1000~1500毫升、蔬菜500克(其中綠葉菜不少於250g) 產婦分娩後的食療,應根據生理變化的特點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尤其在剛分娩後,脾胃功能尚未恢復,乳腺開始分泌乳汁,乳腺管還不夠通暢,不宜食用大量油膩催乳食品,應遵循"產前宜清,產後宜溫"的傳統,少食寒涼食物,避免進食影響乳汁的巧克力等。 2、推薦食譜 阿膠大棗羹 阿膠250克,大棗1000克,核桃500克,冰糖500克。將核桃除皮留仁,搗爛備用。將大棗洗淨,兌適量水放鍋內煮爛,用干淨紗布濾去皮核,置入另一鍋內,放入冰糖、核桃仁文火炖之。同時,將阿膠放碗內上屜蒸烊化後,加在大棗、阿膠鍋內熬成羹即成。 產後每日早晨服2~3湯匙,有補氣血、調脾胃、潤燥滋陰作用。 本藥羹對絕大多數產婦的產後康復、身體機能調理、催乳下奶都十分有效。特別是冬天生孩子的產婦,服用效果尤佳。
花生大米粥 生花生米(帶粉衣)100克,大米200克,將花生搗爛後放入淘淨的大米裡煮粥。花生米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有醒脾開胃、理氣通乳的功效。粉衣有活血養血功能。 粥分兩次(早午或早晚各一次)喝完,連服3天。 此粥對產婦產後血虛有一定療效。
豬蹄通草湯 豬蹄1只,通草3克,加水1500毫升,放入鍋(砂鍋為佳)內共煮,先用武火,水開後改文火,煮1只豬蹄。 連續服3~5天。豬蹄在午餐時吃掉。 因豬蹄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有較強的補血、活血作用。通草可利水,通乳汁。二者配伍,對產婦有康復身體,通乳之功效。
豬骨通草湯 豬骨(腔骨、排骨、腿骨皆宜)500克,通草6克,加水1000毫升,熬1~2小時,熬成豬骨湯約1小碗,加入少許醬油。 一次喝完,每日喝一次,連服3~5天。 豬骨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
黃花炖瘦肉 干黃花菜(又名金針菜)25克,瘦豬肉250克,煮或炖至熟爛做菜佐餐。亦可用同量黃花菜與豬蹄1只共煮來吃。 黃花菜可治療婦女封閉(但必須用干的且與豬肉或豬蹄共煮,炖才有效)
清淡肘子 豬肘子1只,當歸身、王不留行各1份。三者按100:2:2比例,用清水文火炖煮至爛熟。 午餐吃肉,晚餐喝湯。 當歸為補血調經的婦科要藥,且有潤腸通便作用。王不留行有行血調經、催乳、消腫功效。豬肘肉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三者相配,有活血補血、通經下乳、強健身體作用,對產後無乳且體虛者尤宜。 與肺在一起炖肚肺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