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於下,陽亢於上,氣血上沖,發為中風,表現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口眼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狀。何首烏其味苦,入肝經,具瀉肝風之功,故用之可補肝腎之陰,抑肝陽之亢,而療中風。可配伍葛根、山楂、夏枯草、石決明、鉤籐等。如復方鉤密降壓片(《江西國藥廠研制方》)。 頭痛由情志不暢怒氣傷肝,肝火上擾,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清竅被擾而作眩暈頭痛,偏於兩側,煩燥易怒,耳嗚失眠,舌紅少苔,脈弦。何首烏具瀉肝火之功,故用之此症有效。可與白芍、菊花、夜交籐、石決明、鉤籐等配伍使用。 痫症肝為風木之髒,主動主升。若謀慮不遂,郁怒不伸,肝火亢盛,或腎陰素虧,水不涵木,肝陽上擾,肝風內動而發此症。表現突然僕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動等症狀。何首用之可瀉肝火,平肝風,又可補益腎陰而止痫。可配伍天麻、鉤籐白芍等。 清熱解毒何首烏味苦,“性兼發散”《本草逢原》,具清熱、解毒之功。常用於下列因熱毒之邪所致病症。 癰腫多為外感六淫,過食膏梁厚味,外傷感染等,致營衛不和,邪熱壅聚氣血凝滯而成。因發病部位不同,分內癰、外癰,臨證均有腫脹、紅,疼痛及或膿等證,何首烏可瀉火,解毒,發散寒熱而消癰。常與清熱解毒的金銀花、雲參、連翹地丁等配伍使用。 瘰疬古人雲:“無疾不成核。”然痰核之起,多因於郁。頸側乃少陽所主,少陽氣多血少,若情志不舒,則肝郁脾損,釀澀生痰,阻滯筋脈致成結核。瘰疬起於耳後、項側、如豆大小,數枚不等,皮色不變,日久增大,互相粘連。何首烏用之可舒肝、解郁、燥濕、清熱。常與半夏、昆布、夏枯草白附子等散結藥配伍使用。 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何首烏苦則能洩,甘則能潤,凡血虛津虧、虛人、老人大便燥結者,常配當歸、肉苁蓉火麻仁等,以潤腸便。若單味煎服,可治痔血便難;研末內服,亦治腸風下血。 截瘧用於瘧疾。何首烏具有截瘧和補益之功,可治療氣血兩虛之久瘧不止,常配人參、當歸等藥,以補氣養血止瘧,如《景岳全書》何人飲。若陰血虧虛,熱多寒少者,可與鱉血、朱砂同用《赤水玄殊》何首烏丸。 祛風止癢用於皮膚瘙癢、瘡疹。何首烏可養血潤燥,治療血燥生風之皮膚瘙癢、瘡疹等症,常配防風、荊芥等以養血祛風止癢。 此外,近年來何首烏常與丹參、葛根、桑寄生、靈芝等藥同用,以治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 3.現代臨床研究 治療高脂血症用首烏片(上海中藥制藥一廠生產,內含70%浸膏及30%制首烏粉)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連服4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高脂血症40例,其中高β脂蛋白的總有效率為88.57%;高膽固醇血症的總有效率為99.44%,服藥後大部分降至正常范圍或下降幅度較大,對甘油三酯增高的療效不顯著,總有效率僅為28%,大部分病例服首烏片後甘油三脂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故對於單純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不宜單獨服用首烏片。 治療失眠症用20%何首烏注射液,肌注,每次4ml,每日1~2次,15~30日為1療程,隔15~30日,可進行第2療程;或服復方何首烏片(每片0.5g,內含何首烏,丹參、五味子、黃連),每次5~7片,每日2~3次,或每晚睡前服6~10片;或先以注射液治療20~30日,後服片劑。治療失眠症141例,治愈率為53.9%,好轉率為44.7%,總有效率為98.6%。 治療白發以制首烏、熟地黃各30g,當歸15g,浸於1000ml,糧食白酒中;10~15日後開始飲用。每日15~30ml,連續飲至見效。共觀察36例,其中局限性20例,彌漫性16例,病程為1~10年。結果痊愈24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為88.89 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補益肝腎何首烏味甘澀,性溫,具補益肝腎,強筋骨,益精髓,養血,滋陰,澀精之功,故可用於肝腎陰虛諸證。。《本草綱目》:“腎主閉藏,肝主疏洩,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主要用於治療下列病症。 腰膝無力此症是腎虛的主要表現,腎氣不足,則腰軟無力,腰酸、腰痛。肝腎同源,腎氣虛則肝血不足,筋失所養,出現膝軟無力,兼見手足清冷,畏寒,喜暖,耳鳴,小便清長或頻數,大便溏瀉,脫發,陽萎,舌質淡,脈細沉。可配伍女貞子、旱蓮草,生地,希益草、杜仲等,如延壽丹(《世補齋醫書》)。 腎虛頭暈腎藏精生髓,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或老年腎氣衰弱,或房勞過度均致腎精虧耗。腦為髓之海,腎精虧耗則髓海不足,故見頭暈。《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嗚,胫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頭暈經久難愈,且有神疲健忘,耳嗚目花,腰膝酸軟,遺精陽萎,尺脈細弱等腎虛之象。何首烏具補腎益精之功,故用之可堅腎氣,強筋骨,益氣生髓,澀精止瀉。可配伍茯苓、中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等,如七寶美髯丹(《積善堂經驗方》)。 遺精本品用於腎氣不固遺精。表現無夢而遺,甚到滑瀉不禁,多因腎虛不能制於精,或先天不足,房室不節,色欲過度等因素引起。何首烏其味澀,用之可補腎益氣,澀精止遺。可用七寶美髯丹。 帶下本品用於腎虛帶下證。表現白帶清稀如水,量多如注,無臭氣,小腹和四肢發冷,腰酸腿軟,頭暈眼花,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脈象細弱。本病因腎陽不足,帶脈約束功能減弱,任脈不固,陰精下滑所致。用何首烏補益腎陽,益精止帶。可用七寶美髯丹。 瀉肝風何首烏其味苦,入肝經,具瀉肝風,清肝熱之長。故用於因肝風內動所致病症。 中風因年老體弱,或病後體虛,以致精血不足,肝腎陰虛,肝陽偏亢,復因煩勞過度,飲酒絕食,致陰虧於下,陽亢於上,氣血上沖,發為中風,表現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口眼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狀。何首烏其味苦,入肝經,具瀉肝風之功,故用之可補肝腎之陰,抑肝陽之亢,而療中風。可配伍葛根、山楂、夏枯草、石決明、鉤籐等。如復方鉤密降壓片(《江西國藥廠研制方》)。 頭痛由情志不暢怒氣傷肝,肝火上擾,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清竅被擾而作眩暈頭痛,偏於兩側,煩燥易怒,耳嗚失眠,舌紅少苔,脈弦。何首烏具瀉肝火之功,故用之此症有效。可與白芍、菊花、夜交籐、石決明、鉤籐等配伍使用。 痫症肝為風木之髒,主動主升。若謀慮不遂,郁怒不伸,肝火亢盛,或腎陰素虧,水不涵木,肝陽上擾,肝風內動而發此症。表現突然僕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動等症狀。何首用之可瀉肝火,平肝風,又可補益腎陰而止痫。可配伍天麻、鉤籐白芍等。 清熱解毒何首烏味苦,“性兼發散”《本草逢原》,具清熱、解毒之功。常用於下列因熱毒之邪所致病症。 癰腫多為外感六淫,過食膏梁厚味,外傷感染等,致營衛不和,邪熱壅聚氣血凝滯而成。因發病部位不同,分內癰、外癰,臨證均有腫脹、紅,疼痛及或膿等證,何首烏可瀉火,解毒,發散寒熱而消癰。常與清熱解毒的金銀花、雲參、連翹地丁等配伍使用。 瘰疬古人雲:“無疾不成核。”然痰核之起,多因於郁。頸側乃少陽所主,少陽氣多血少,若情志不舒,則肝郁脾損,釀澀生痰,阻滯筋脈致成結核。瘰疬起於耳後、項側、如豆大小,數枚不等,皮色不變,日久增大,互相粘連。何首烏用之可舒肝、解郁、燥濕、清熱。常與半夏、昆布、夏枯草白附子等散結藥配伍使用。 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何首烏苦則能洩,甘則能潤,凡血虛津虧、虛人、老人大便燥結者,常配當歸、肉苁蓉火麻仁等,以潤腸便。若單味煎服,可治痔血便難;研末內服,亦治腸風下血。 截瘧用於瘧疾。何首烏具有截瘧和補益之功,可治療氣血兩虛之久瘧不止,常配人參、當歸等藥,以補氣養血止瘧,如《景岳全書》何人飲。若陰血虧虛,熱多寒少者,可與鱉血、朱砂同用《赤水玄殊》何首烏丸。 祛風止癢用於皮膚瘙癢、瘡疹。何首烏可養血潤燥,治療血燥生風之皮膚瘙癢、瘡疹等症,常配防風、荊芥等以養血祛風止癢。 此外,近年來何首烏常與丹參、葛根、桑寄生、靈芝等藥同用,以治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
何首烏煮雞蛋 組成:何首烏100克,雞蛋2只。豬油、蔥、生姜、食鹽、料酒、味精適量。
制法:1)將何首烏洗淨,切成長1.3厘米、寬1.5厘米的塊;把雞蛋、何首烏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再放入蔥、生姜、食鹽、料酒等調料。 2)將鋁鍋置於武火上燒沸,文火熬至蛋熟。將蛋取出清水泡一下,剝去蛋殼,再放入鋁鍋內煮2分鐘。 3)食用時,加味精少許,吃蛋喝湯,每日一次。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抗早衰。適用於血虛體弱、頭暈眼花、須發早白、未老先衰、遺精、脫發,以及血虛便秘症等。最適用於虛不受補的患者。
何首烏煲牛肉 用料 何首烏15克,牛肉、黑豆各75克,龍眼肉、紅棗若干。 做法 將黑豆在水中浸一夜,然後用少許水將黑豆煮上一會,去水,然後再加入8杯清水,將切成小塊的牛肉及幾片生姜放在鍋內同煮,水沸時去掉肥油及滄末,略煮一會便可以加入何首烏、龍眼肉及紅棗等。再煮上1個多小時,便可以食用。 功用 益精,補肝腎,強筋壯骨,補虛損,適用於胃弱脾虛,腰膝乏力等。 青少年白發的原因現在還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與遺傳、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和營養缺乏等因素有關。
不少白發病人家族中數代人均有頭發早白的病史,說明其白發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頭發的顏色是由頭發內髓質中所含的黑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的,而色素顆粒來源於毛發乳頭部位的色素細胞,色素細胞生長色素的多少和神經、內分泌、血液循環和營養有密切的關系。
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歷史上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間須發皆白的典故都說明精神因素也是造成白發的重要原因,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憂愁、緊張、焦慮等往往是白發的重要誘因。
營養的缺乏也可以造成頭發早白。經實驗研究證實:長期缺乏維生素,如:b1、b2、b6和a等可使毛發色素顆粒減少,某些微量元素的失調,如銅少、鎳多也可使毛發變白;頭皮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毛乳頭營養供給減少,影響色素細胞生成色素顆粒也會使毛發變白。
一些慢性疾病,如結核、惡性腫瘤、胃腸病等長期消耗,造成體質衰弱,營養不良,使頭發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頭發就容易變白。內分泌失調,如胸腺水平下降,性腺功能減退等也是使頭發早白的因素之一。
近年來研究還發現,動脈硬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以及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頭發過早變白。
中醫認為:血熱、腎氣虛弱、氣血衰弱是造成白發的原因。 少白頭的食療
1.黑芝麻又名胡麻,性甘、平、無毒。 作用:補益肝腎,滋潤五髒。由於肝腎不足所引起的身體虛弱、津枯便結、須發早白、未老先衰等均宜,具有美容烏發等效果。 食用方法:取黑芝麻25可搗碎,加適量大米煮成粥,每天一次食用,對“少白頭”的白發變黑有良好作用。也可與海帶放在一起煮食。黑芝麻30克,粳米60克。先將黑芝麻淘洗干淨,曬干後炒熟研碎,用時與粳米兌水煮粥即可。此粥有補肝腎、潤五髒之功,適用於身體虛弱、頭發早白。 2.枸杞子性甘、平、無毒。 作用:補益肝腎,對肝腎虧損致頭目昏花、頭發早白有治療效果。 食用方法:內服煎湯、炖食,每次9-15克;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均可。 3.仙人粥何首烏30~60克,紅棗5枚,紅糖10克,粳米60克。 先將何首烏放入小砂鍋內,煎取汁液,去渣後放入淘洗干淨的粳米和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後加入紅糖即成。此粥有養血益肝、固精補腎、烏須發之功,適用於須發早白和頭發枯黃的人。每天一劑,分兩次食用,連食7-10天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進行下一療程。大便溏洩者不宜食用。 少白頭的臨床表現 1、在青少年或青年時發病。 2、最初頭發有稀疏散在的少數白發,大多數首先出現在頭皮的後部或頂部,夾雜在黑發中呈花白狀。 3、隨後,白發可逐漸或突然增多,但不會全部變白。有部分人長時間內白發維持而不增加。 4、一般無自覺症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