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泡發水產品 應該是痔瘡啊!!!11 手術療法 久治不愈或已形成較大的混合痔或花環痔者,應手術治療。目的是摘除痔核或用縫扎等機械方法使之栓塞或萎陷。電凝或激光照射也很有效。外痔急性血栓形成,則需立即切開,取出血塊,一般外痔多無需特殊治療。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治療痔瘡的新技術——痔上黏膜環切術,又稱pph手術。其理論根據主要是基於對痔瘡發病機制的新認識。pph手術是用一種稱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將痔上方的直腸黏膜脫垂帶做環形切除。手術時先擴開肛門,於齒狀線(直腸與肛管的交界線)上方約4厘米處將直腸黏膜環形縫合一圈,然後將pph吻合器插入肛門,結扎縫線後擊發吻合器,即可將脫垂的黏膜帶切除下來。這種手術整個過程只需半小時左右。由於齒狀線以上的直腸黏膜受內髒神經支配,手術後患者幾乎沒有疼痛的感覺;又由於手術既切除了直腸黏膜脫垂帶,又阻斷了直腸末端動靜脈的終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瘡發生的根源,所以效果比較理想。對一些用傳統療法十分棘手的痔,如混合痔、環狀痔、嚴重痔脫垂、脫肛等,pph手術也具有很好的療效。此外,pph手術有一個缺點,就是費用比較昂貴。這主要是因為pph吻合器在國內還不能生產,目前完全依賴進口。 內服藥、外用藥及貼藥療法 內服藥、外用藥及貼藥保守治療能改善症狀,不但見效慢,並且很難消除病灶,不徹底。長期用藥花費高,對身體有副作用。 超低溫、超高溫療法 液氮冷凍、激光、微波、電子(包括低頻、射頻、電容場、電離子透入以及電動振蕩)等各種治療儀器,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超低溫或超高溫產生冷或熱效應,振蕩電離子透入生物物理效應、電場電容效應等,從而起到使病灶組織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閉、電灼電凝止血、切割、組織變性、壞死脫落或硬化萎縮等治療目的,仍屬於硬化和枯痔療法類型重復再現,同手術療法結果是相似的。 結扎、套扎療法 會使肛門部血液循環受阻,易產生淤血水腫、疼痛、排便困難等。 注射療法 目前國內外好多采用注射療法,既將藥物注入痔核內治療痔瘡的方法。臨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劑主要有硬化萎縮劑和枯痔壞死脫落劑兩種。硬化劑適用於各期內痔,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但藥物引起的無菌性炎性反應消失後,纖維化收縮和擠壓作用逐漸緩和,痔核易復發。如注射部位過淺,則易引起粘膜潰爛粘膜膿腫,過深易引起荃層組織發生硬化,藥量過大,可引起壞死大出血,藥液滲入齒線外可引起肛門劇烈疼痛、水腫或血栓形成;壞死劑用量過大常可引起術後壞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壞死面形成潰瘍,特別是廣泛的組織壞死或感染,不但治療時間長,而且瘢痕收縮可造成肛門狹窄後遺症。 傳統中醫的塗紅枯痔、枯痔釘療法 由於毒副作用反應大、病人痛苦較大、療程較長,現在臨床很少采用。內痔枯痔注射療法即使在此基礎上改進而已,故此硬化和枯痔療法不是理想的療法。 【針灸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以足太陽經及督脈穴為主。 主穴承山次髎二白長強 配穴便秘者,加支溝、大腸俞;脾虛氣陷者,加脾俞、百會。 操作諸穴均針用瀉法,脾虛氣陷者宜用補法,可灸。 方義承山、次髎均為膀胱經穴,足太陽經別自承山穴處上行入於肛中,故取之用瀉法,既能調理膀胱氣化以清濕熱,又能疏導肛門局部氣血,屬“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督脈亦過肛門,長強穴屬督脈,位近肛門,刺之可直達病所,清利濕熱。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用穴。 2.其他治療 三稜針法在第7胸椎兩側至腰骶部范圍內尋找痔點,其狀為紅色丘疹,一個或數個不等,出現的部位亦不一致。每次選一個痔點,用粗針挑刺,並擠出血珠或粘液,7天左右1次。 痔瘡常用偏方秘方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於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 本產適用於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於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於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於痔瘡。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於《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於痔瘡。 [方七]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於《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八] 生豆腐渣,鍋內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於《危氏方》,適用於血痔。 [方九] 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門久痔。 痔瘡患者的飲食調理 1、增加含纖維高的食物。高纖維素(纖維素產品,纖維素資訊)飲食可使大多數患者的症狀緩解或消失,有類似括約肌切開和肛門擴張的效果。 2、“食不厭粗”。粗加工的食品,含有較多的營養素和食物纖維,適合便秘或痔瘡患者食用,有利於大便通暢。 3、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飲酒不但對肝髒有損害,而且也可促進痔瘡的形成,痔瘡患者應戒酒,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治療原發病。對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的患者,注意營養素的補充和治療,可以減少痔瘡的發生。 5、痔瘡病人應選擇的食物: ◇五谷、蔬菜類:竹筍、甜菜、卷心菜、胡蘿卜、綠豆、韭菜、芹菜、茭白、豌豆苗、馬鈴薯,未經加工的谷類,粗糧、麥麸面包、黑綠葉蔬菜、油菜、荷蘭豆、莴苣。 ◇水果類:蘋果、巴西果、橘子、猕猴桃、葡萄、西瓜、香蕉、草莓。 ◇肉類:豬、牛、羊的瘦肉,裡脊肉,魚肉,雞、鴨、鵝肉。 痔瘡食療方 1.黑木耳5克,柿餅30克,將黑木耳泡發,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每日1~2次,有益氣滋陰、祛瘀止血功效,適用於痔瘡出血。 2.鮮荸荠500克,紅糖90克,加水適量,煮沸1小時,飲湯,吃荸荠,每日一次,有清熱養陰的功效,適用於內痔。 3.黃鳝100克,去內髒切段,加調料水煮,食肉飲湯,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適用於腸風下血。 4.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將蕹菜洗淨,切碎,搗汁,放鍋內,先以武火,後以文火加熱煎煮濃縮,至較稠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時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以沸水沖化飲用1湯匙,每日兩次,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適用於外痔。 5.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活血作用,用於腸風痔血。 6.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後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消腫功效,適用於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 7.牛脾1具,粳米100克,每次用牛脾1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能健脾消積,適用於脾虛食滯,兼治痔瘡下血。 8.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將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有滋補肝腎、養血功效,適用於痔瘡下血,煩熱消瘦等。 9.無花果(干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隔水炖熟,調味即可,每日服兩次,可養胃理腸、清熱解毒,適用於痔瘡以及慢性腸炎。 10.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將絲瓜切塊,豬瘦肉切片,加水適量煲湯,每日2~3次,用食鹽調味,佐膳,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功效,適用於內痔便血初期。 11.魚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鍋內隔水炖熟,每日服1次,連續服用,適用於痔瘡,有補腎益精、止血消腫功效。 12.金針菜100克,紅糖適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連服數天,適用於痔瘡疼痛出血,有清熱、利尿、養血平肝功效。 13.香蕉蔬菜粥 香蕉、綠色蔬菜各100克,粳米70克,食鹽適量。香蕉去皮搗為泥,蔬菜切成絲。粳米煮粥至熟時,加入香蕉泥和蔬菜。煮沸後,加入食鹽。每天早餐服食。 14.涼拌馬齒苋魚腥草 將馬齒苋與魚腥草各250克,分別洗淨,用沸水汆一下。加麻油、醬油、味精和醋等調料涼拌。分頓服食。 15.三瓜時蔬 取絲瓜、冬瓜、西瓜各250克。絲瓜、冬瓜去皮切片;西瓜去外層綠衣,將中層白皮切成片。將三者放入水中汆一下,瀝出。放入適量食鹽、麻油和味精調勻,當菜食用。 16.荸荠猕猴桃汁 荸荠10~15個,猕猴桃4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000毫升,放入冰糖,打成汁。每天喝1000毫升。 提示:痔瘡患者飲食宜清淡,可常食用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痔瘡預防最好的四種方法 有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沒有患上痔瘡。其實,一期痔瘡有點兒感覺不到(大多為內痔),二期痔瘡有點兒感覺也不理會,到了三期,患者又總以為不擋吃喝,不妨礙工作,再加上面子問題(特別是女同志),不願到醫院去治療。萬不得已到醫院治療的,已是影響正常生活較為嚴重的痔瘡患者。 誘發痔瘡的原因很多,但經臨床證明,最為突出的就是每次排便時間較長。超過3分鐘的蹲廁時間,就能導致痔瘡的形成,輕重也由時間長短決定。所以,蹲廁時間較長的人,大部分是大便干燥者,應盡早調節飲食或進行藥物治療,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蹲廁時間過長,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瘀血就會形成靜脈團(醫學稱為痔瘡)。有的人蹲廁排便時愛看報紙,不衛生不說,若看到情節精彩之處,便排空了也不起來,長此以往自然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痔瘡。 目前,痔瘡的最佳預防辦法是: (1)每次排便超過3分鐘的,應逐步控制在3分鐘以內(若控制在1分鐘以內,一二期痔瘡可自行康復)。 (2)司機、孕婦和坐班人員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動作。 (3)習慣性大便干燥者,在每天晚飯後(隔一小時)生吃白菜心三至五兩。 (4)便後不能及時洗浴的,蹲廁起身前,可用較柔軟的多層(2×4厘米)衛生紙夾在肛門處(半小時後取出即可)。這樣,在走路運動時,能使直腸靜脈迅速活躍還原,正常回流。 以上四點方法,如能結合預防,是遠離痔瘡的最佳捷徑。 痔瘡飲食治療方 患了痔瘡吃什麼,這是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患了痔瘡的患者可食用的食物很多,也不乏美味食品,除了五谷雜糧外,我們在此列出一些野味和水產品供大家參考。 蛤蜊 性寒,味鹹。《本草求原》中說:“蛤蜊治五痔。”蛤蜊肉能潤五髒,軟堅散腫。痔瘡患者宜用蛤蜊肉經常煮食。 螺蛳 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治療痔瘡。古代《日用本草》中記載:“螺蛳能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本草綱目》亦雲:“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治脫肛、痔漏。”《玉楸藥解》中還說:“螺蛳清金利水,洩濕除熱,治脫肛、痔瘘。”患有痔瘡的人,適宜常吃螺蛳。 蚌肉 性寒,味甘鹹,有清熱、滋陰、解毒的作用,適宜濕熱痔瘡者煮食或喂湯服。《日華子本草》中記載,蚌肉“除煩解熱毒,並痔瘘、血崩、帶下。” 泥鳅 補中氣,祛濕邪,既營養,又療痔,久痔體虛、氣虛脫肛者宜常食之。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認為,泥鳅肉“暖中益氣,解毒收痔。”民間有用鳅魚模壓粉煮羹食用,治療痔瘡脫垂,可起到“調中收痔”的效果。 鳗鲡 俗稱白鳝。性平,味甘,能補虛羸、祛風濕,對體弱氣虛痔瘡患者,最為適宜。早在《別錄》中即[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