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蘑菇跟蒜黃或韭黃一起有毒嗎正文

蘑菇跟蒜黃或韭黃一起有毒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蘑菇跟蒜黃或韭黃一起有毒嗎
 
黃瓜,番茄,莴苣,韭黃,冬瓜,蒜黃,茄子,豆角,辣椒,蘿卜,土豆,山芋,甘藍,蓮藕,茭白,青筍
 
黃瓜,番茄,莴苣,韭黃,冬瓜,蒜黃,茄子,豆角,辣椒,蘿卜,土豆,山芋,甘藍,蓮藕,茭白,青筍
 
沒有啊朋友
 
韭菜

又名起陽草,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和葉等入藥。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國各地。

性味:味甘、辛,性溫,無毒。
成分:含有揮發油及硫化物、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等。
功用:為振奮性強壯藥,有健胃、提神、溫暖作用。根、葉搗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適用於肝腎陰虛盜汗、遺尿、尿頻、陽痿、陽強(男子陰莖異常脖起不倒數小時)、遺精,夢遺、噎隔、反胃,下痢、腹痛,婦女月經病、痛經、經漏、帶下以及跌打損傷、吐血、鼻衄等症,醫藥常常用於補陰虛,精關不固等,是男子女子房事後常見病的最常用的食療菜。

【噎隔反胃(包括食道癌,胃癌,咽下困難或食人即吐、胸烷隱痛等)】韭菜或韭根,洗淨搗汁。每次以此汁一匙,和入牛乳半杯,煮沸後,趁溫緩緩咽下,一日數次。
【成人或小兒盜汗,肺或淋巴結核】韭菜或韭黃(一名韭芽)同蚬肉(豬肝或羊肝亦可)一起煮食喝湯(蚬肉不要多吃,防止消化不好),不但能止虛汗,並能開胃,且有強壯之功。
【陽虛易汗】韭菜根60克,水煎服。
【產後淤血,血暈昏迷(流血過多,昏暈,包括出血性休克)】韭菜或根搗爛,置於瓶中,另用醋或酒煮沸沖入,趁熱熏口鼻,有急救回蘇之功。
【跌打損傷,疲血腫痛,或外傷出血不止】韭菜或根,搗爛敷傷處,能消疲止痛、止血。
【跌打骨折】韭菜15克,蔥白、生姜各9克,白胡椒10粒,紅糖30克,黃栀子5枚,面粉60克,共搗爛攤成餅狀,敷傷處包扎之。
【腎虧夢遺滑精,腰酸,小便頻數,小兒尿床,婦女腰酸帶多】韭菜子炒熟,桑螵蛸、龍骨等分研末,水泛為丸,如小豆大,食後每服3~6克,一日2次。
【扭傷腰痛】生韭菜或韭菜根30克,切細,黃酒90毫升,煮沸後,趁熱飲服,每日l~2劑。
農歷二月韭菜最好吃
《本草綱目》記載“正月蔥,二月韭”就是說,2月生長的韭菜最適合人體健康。血壓低、貧血以及每天早晨爬不起來的孩子,一定要抓住二月韭的機會,盡可能多吃韭菜,把身體補好。韭菜對人體有保溫作用,還能增進體力和促進血液循環。常常手腳冰冷、下腹冷、腰酸或婦女月經遲來的人可以多吃,但是,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能吃韭菜。


韭菜的概述



韭菜又名韭,山韭,豐本,扁菜,草鐘乳,起陽草,長生韭,懶人菜,現代人還稱之為蔬菜中的"偉哥",它以嫩葉和柔嫩的花莖,花,嫩籽等供人們食用。

韭菜原產於我國。據史書上面記載(約是戰國至西漢初年的作品)《山海經》,"丹熏之山","北單之山"(今內蒙古),"崃山"(今四川),"雞山"(今湖南或雲南),"邊春之山","視山"(未知),"其山多韭"。至今華北,西北,東北等地方仍有野韭菜分布。經有關部門考察,野生韭菜幾乎遍及全國,在青藏高原還有大面積的野韭菜地。韭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很悠久,在《詩經》中既有"獻羔祭韭"的詩句,由此可以證明韭菜在我國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

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提出利用溫室生產韭菜的技術。到了北宋時期已有韭黃生產。300余年前,我國農民已掌握利用風障畦進行韭菜覆蓋栽培技術,至今,我國韭菜的品種資源,栽培技術均居世界前列。

韭菜於9世紀傳入日本,後逐漸傳入東亞各國,北至庫頁島,朝鮮,南至越南,泰國,柬埔寨,東至美國的夏威夷等均有栽培.歐洲等國栽培較少.韭菜在我國的栽培區域極廣,東至沿海,西至西北高原,東南至台灣,北至黑龍江,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栽培.所以韭菜是中國栽培地域最廣的蔬菜之一,常年栽培面積占菜田總面積的5%~6%。隨著我國國際交流的日漸頻繁和蔬菜出口的發展,韭菜也正在走向國際市場。

韭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2.85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纖維素0.6~3.2克.還有大量的維生素,如胡蘿卜素0.08~3.26毫克,核黃素0.05~0.8毫克,尼克酸0.3~1毫克,維生素c10~62.8毫克,韭菜含的礦質元素也較多,如鈣10~86毫克,磷9~51毫克,鐵0.6~2.4毫克,此外,韭菜含有揮發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進食欲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還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其根味辛,入肝經,溫中,行氣,散瘀,葉味甘辛鹹,性溫,入胃,肝,腎經,溫中行氣,散瘀,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韭菜活血散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韭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均有仰制作用。《本草綱目》中說:"韭籽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民間常用韭菜治療身體虛弱,肺結核盜汗,噎嗝反胃,婦女產後血暈,吐清水及跌打刀傷腫痛,神經性和過敏性皮炎,新生小兒硬皮症等。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從種植到換茬結束栽培一般需3~5年時間,有的長達8~10年。


韭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為常年的綠葉菜之一。廣州番禺區、白雲區、增城市栽培較多。11-12月播種育苗、3-4月定植,一次播種後,可以生長多年,第二年為盛產年,除采收韭青外,還可采收韭花及作韭黃軟化栽培,近年從台灣等地引進的韭菜花品種廣為種植,產品除少量市銷外,大部分產品出口遠銷美國、日本和加拿大,在國際蔬菜市場中極具競爭力,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出口創匯型蔬菜品種。

蒜黃

【注音】:suànhuáng

【釋義】:1.在不受日光的照射和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下培育出來的黃色蒜葉。 

蒜黃栽培
(1)品種選擇。蒜黃的產值較高,應選用大瓣品種,以求發芽快,生長粗壯,產量高。選種時剔除凍、爛、傷、弱的蒜瓣。
(2)栽培場地。蒜黃主要在冬春低溫季節栽培,凡是有一定溫度條件的場所均可進行。多采用保溫性能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柵、風障畦、空室、菜窖,或在流水的河灘地、泉水地旁進行。
在保護地內挖30~40厘米深的栽培床,床寬12~15米。在室內可用磚砌成0.5~0.6米的長方形栽培池。在河灘或泉水邊,可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黃可用細沙或砂壤土。在栽培床內鋪沙或土3~6厘米,攤平。
(3)播種。蒜黃可在10月上旬到翌年3月下旬連續不斷地播種和收獲。從種到收獲,在適溫條件下約20~25天。可根據上市期確定播種期。
播種前,把選出的蒜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使之吸足水分後去掉蒜盤踵部,一個換一個地把蒜頭緊緊排在栽培池內,盡量不留空隙,空隙處亦用散種瓣填嚴。一般每平方米采用蒜種10~20千克。播後上面覆蓋細沙3~4厘米,用木板拍實壓平,再澆足水。水滲下後,再覆1~2厘米一層細沙。
(4)田間管理。①遮蔭。蒜芽大部分出土時,栽培床上蓋葦簾或草苫子遮光,亦可蓋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軟化蒜葉,保證蒜黃的質量。蓋簾過晚,或蓋得不嚴密,蒜苗見光,會使葉片變綠而降低品質。蓋簾還有保護栽培床溫度和濕度的作用。②溫度管理。播種後至出土前,利用保護地的覆蓋措施盡量提高栽培床溫度,白天保持25~28℃,夜溫不能低於18~20℃,如有條件,夜溫略高於日溫更好。出苗後至苗高10厘米時,為使苗粗壯,白天可降低溫度至20~25℃,夜溫16~18℃。苗高20~25厘米時,通風量還應加大。白天保持18~20℃,夜溫14~16℃,以促進蒜苗粗壯,高產,改善品質。收獲前4~5天,盡量加大通風,白天保持10~15℃,夜間10~15℃,防止秧苗徒長倒伏。③水分管理。蒜黃栽培中,第一水應充足,一定要淹沒蒜瓣。以後每2~4天澆1次水,保持栽培床經常濕潤。水分管理要根據保護地內的溫度和秧苗時期確定,溫度高,蒸發量大,秧苗大時,勤澆,澆水量應大,反之應小些。收割前2~3天應澆水,以保持蒜苗細嫩。④通風。栽培床內有時積聚大量二氧化碳或保護地加溫時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在中午溫度高時,應放風換氣。出於保溫需要,一般不必過多地通風。
(5)收獲。蒜黃高25~30厘米左右時,即可收割。從播種至收獲約20~25天。收割時刀要快,下刀不宜過深,以貼地皮割下為宜,不可割傷蒜瓣。割後不要立即澆水,防止刀口感染3~4天後澆水,促進第二茬生長。約過20天後可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時連瓣拔起。第一刀,每千克蒜種可產蒜黃0.7~0.8千克,第二刀約0.4~0.5千克。收割後的蒜黃要扎成捆,放在陽光下曬一下,使蒜葉由黃白色轉變為金黃色,稱“曬黃”。曬的時間不要太長,並注意防凍。

營養分析
蒜黃也是大蒜的幼苗,但因冬季栽培在溫室中,避免陽光照射,故蒜葉呈嫩黃钯,質地也比較柔嫩。品質好的蒜黃應柔軟細嫩,植株肥壯,葉蠟黃色,葉尖稍帶線紫色,基部嫩白,葉尖不爛、不干,富有清香味,辣味不濃。
蒜黃色澤艷麗,香味濃郁,鮮嫩可口,營養豐富,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開胃健身蔬菜。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現在市場上買的所謂"韭黃"一般都是蒜黃.它們采用的都是無光栽培,不管韭菜還是蒜黃,不見光就是黃的,見光就是綠的

蒜黃:在不受日光的照射和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下培育出來的黃色蒜葉。
韭黃:在韭菜出土之時將遮光物蓋在韭苗上,半月余,韭葉由綠轉黃,便成韭黃,韭黃比韭菜更加鮮嫩香美,它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超過白菜、油菜、包菜、芹菜、莴苣等葉類菜和所有的瓜茄類蔬菜。它營養豐富,人們生活中經常用韭黃來調味。
由此可見,韭黃和蒜黃的區別就像韭菜和蒜葉的區別一樣。韭黃是韭菜在沒有光和作用下的產物,它們是同一種食物,只是顏色和口感不同;蒜黃是蒜苗在沒有光和作用下的產物。韭菜和蒜黃的區別就是韭菜和蒜苗的區別;韭黃和蒜黃的區別也相當於韭菜和蒜苗的區別。
 

離大望路華貿中心較近的炸醬面或東來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