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克,豆瓣醬、蔥各5克,味精3克。 【制作過程】 (1)將肉切成4厘米寬的條,用開水煮熟改切成片,青蒜切成寸段。 (2)將白肉先下入熱油中煸炒至肉出油卷起,即加入豆瓣醬、面醬炸出味後下青蒜和其它各種調料,再翻炒幾下即成。
6》回鍋肉 材料: 五花肉、豆瓣醬、青蒜苗、洋蔥、紅柿子椒(其實很多種蔬菜都可以做配料,看你自己喜歡的就行)、蔥、姜、蒜、料酒、鹽、味精、白糖、醋、食用油。 准備: 1.先將五花肉加水放些姜片煮至七分熟,也就是筷子能扎得穿就行。撈起切片備用。 2.青蒜苗拍一下切段;洋蔥和紅椒切成自己喜歡的片。 3.豆瓣醬剁成泥,蔥姜切絲,蒜切碎沫。 做法: 1.鍋燒熱放少許油大火把洋蔥和紅柿子椒煸30秒盛出備用。 2.起鍋燒熱放油,下蔥、姜、蒜和豆瓣醬煸出紅油時,放白糖、幾滴醋下備好的五花肉片中火煸1分鐘噴料酒。然後下青蒜苗炒至變色時放備好的洋蔥和紅椒。 3.調鹽(因為豆瓣醬是鹹的,所以要少放些鹽)、味精出鍋。 肥而不膩,帶著一點點醬香,一點點辣椒入味的回鍋肉,實在是下飯的絕好菜色。
材料:五花肉,尖椒,姜,蒜,甜面醬,干辣椒,花椒,食用油,鹽,雞精,醬油
步驟:1】回鍋肉最好選用肥瘦各半的帶皮五花肉,洗干淨後放在水裡煮,可加入一兩片姜和少量料酒去腥,待到筷子能不費力氣可以擦穿肉,ok,可以盛起來備用了。
2】尖椒清洗干淨,去籽和蒂,切成塊(最好戴上手套,不然小手要被辣苦哦),開小火,把尖椒放到鍋裡干炒,什麼都不加,知道尖椒失去水分變得稍軟。
2】把姜,蒜稍剁細,干辣椒切開成兩截;待煮好的肉不燙手了,可以開始切肉了,把肉切成帶皮的肉片
3】開火,鍋裡放油,待油六七成熱的時候,下姜米蒜米,花椒,干辣椒,甜面醬,炒出香味後放肉片翻抄。等肉片出油成酒窩狀,可以下煸好的尖椒了,翻炒幾下使油和尖椒混勻,放入少量鹽,醬油,雞精就可以裝盤成菜了。
很簡單對吧,不用太去把握火候,比較適合懶人。不妨你也試試,也請你告訴我你更好的方法,謝謝啦 回鍋肉正確做法(四川版) 原料: 帶皮豬後腿肉、陴縣豆瓣、白糖、花椒、姜、味精、菜油、蒜苗 做法: 將肉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煮至7分熟,撈起晾涼,切成厚度為一枚一圓硬幣厚,大小均勻的片、蒜苗洗淨,用斜刀切成菱形,(不宜切得過長)待用; 炒鍋置旺火上、下少許菜油,將油在鍋內晃動,使其潤滑鍋周圍,不至於下肉時與鍋底產生粘連,待油溫燒至8成熱時,放花椒10枚、姜片少許、輕輕炒動,放入切好的後腿肉、翻炒,頻率不能過快,動作小點,以免在爆炒時油濺起。炒到鍋中肉片微微卷起,水分基本炒干時,放入白糖少許、陴縣豆瓣繼續翻炒,豆瓣炒出香味,加入蒜苗,炒至蒜苗斷生,放入味精,起鍋盛盤 回鍋肉是中國川菜中一種烹調豬肉的傳統菜式,川西地區還稱之為熬鍋肉。四川家家戶戶都能制作,
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作為一到傳統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級經常用回鍋肉作為首選菜肴。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原料 主料:豬腿肉 輔料:根據不同季節選用,主要有青蒜苗、青椒、仔姜、蒜苔等。 調料:郫縣豆瓣,甜醬,醬油,混合油 [編輯] 制作方法 將肥瘦相連的豬腿肉刮洗干淨,放入湯鍋內煮至肉熟皮軟為度,撈出冷透後,切成5厘米長4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青蒜苗或其他輔料切成片狀,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化油燒至六成熱,下肉片炒至吐油,肉片呈燈盞窩狀時,下剁茸的郫縣豆瓣炒上色,放入甜面醬炒出香味,加入醬油炒勻,再放入輔料簸鍋炒斷生起鍋即成。 烹調工藝(做法)做法一:(此法時傳統回鍋肉的基本型) 原料:豬後腿二刀肉(在臀尖肉斜下方,每豬約有2kg左右) p.s:當然用五花肉,臀尖肉也可以 輔料:青蒜苗 調料:豆瓣醬,豆豉(以永川豆豉為代表的黑豆豉),姜片,花椒,大料,料酒, 烹調工藝流程: 1.肉的初步熟處理:冷水下肉,旺火燒沸鍋中之水,再改中小火煮至斷生(剛熟之意),撈起用帕子搭在肉上自然晾涼。 (注意:煮肉時應該加入少去大蔥,老姜,料酒,精鹽) 2.青蒜苗的處理:將其蒜苗頭(白色部位)拍破(利於香味溢出),白色部位切斜刀段,綠色葉子部位切寸節(約4cm ) 3.肉的刀工成型:肉切成大薄片(一般長約8cm*寬5cm*厚0.2cm) 4.回鍋工藝:4--1.鍋內放少許油,下白肉,煸炒,肥肉變的卷曲,透明後(肉的部位選擇正確可以起燈盞窩) (把肉鏟到鍋邊這個是懶人的做法!呵呵!其實應該是把肉先鏟出來在炒豆瓣醬的) 4-2.下豆瓣醬和甜面醬,炒香上色(看到油色紅亮) 4-3.先下青蒜苗頭(白色部位),略炒聞香在下蒜苗葉(綠色部分)同炒 4-4.調味加入少許豆豉(需剁碎),白糖,味精,即可。(鹹味可根據此時菜肴具體鹹度或個人口味酌加) 5.注意事項:5-1:肉要冷後再切否則易碎(要的匆忙可以用自來水沖涼) 5-2:嘗嘗豆瓣的鹹度才好確定用鹽量 5-3:甜面醬用水按1:2比列進行稀釋後再用 5-4:甜面醬和醬油起到調色和增香之用,量不可大 做法二: 用料:五花肉(肥:瘦=3:2、帶皮)、郫縣豆瓣、料酒、花椒等 配菜:蒜苗/青椒 1、將鮮肉煮至八成熟 2、將煮過的肉切片 3、燒油 4、油開後,下郫縣豆瓣,用大火炒至有香味溢出 5、下切好的肉片炒至肥肉部分變小、打卷 6、下配菜,炒熟即可 做法三 主料:豬肉(瘦)250克 輔料:青椒45克青蒜30克 調料:甜面醬20克豆瓣辣醬10克白砂糖10克味精5克植物油30克各適量 1.肉沖淨,整塊放入冷水中約煮20分鐘; 2.用筷子試插,如無血水滲出即已熟透,撈出,待冷卻後切成薄片備用; 3.青椒洗淨,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 4.青蒜去干皮,切段; 5.炒鍋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見肥肉部分收縮,再放入青椒炒數下,先行盛出; 7.用鍋中余油,將甜面醬、辣豆瓣醬炒香,加高湯、糖、味精勻; 8.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起鍋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盤食用。 (也可以加些老干媽作輔料,味道更加!) 做法四.素回鍋肉做法 主料:素肉 輔料:青辣椒,青蒜、豆豉、豆瓣醬 調料:鹽、食用油、甜面醬、雞精、白糖 做法: 1、素肉可用豆制品代替,青紅辣椒洗淨切成片; 2、坐鍋點火倒油,待油熱後放入素肉,加入豆瓣醬、甜面醬、豆豉、青、紅辣椒、白糖翻炒,再放入雞精即可。 做法五 材料:五花肉(296克)、五香豆干(5塊)、小椰菜(250克)、紅椒(1只)、青蒜(1根)、蒜末(1/2湯匙) 香料:草果(2只)、小茴香(1/2湯匙)、桂皮(1小根)、干辣椒(5只)、八角(3粒)、花椒(1湯匙) 調料:油(3湯匙)、郫縣豆瓣醬(2湯匙)、甜面醬(1湯匙)、白糖(1/3湯匙)、米酒(1湯匙)、香油(1/3湯匙) 做法: 1、燒開半鍋水,放入香料和五花肉煮至沸騰,加蓋以小火煮25分鐘,撈起攤涼,將五花肉切片待用。 2、椰菜洗淨,切成片,豆干切成條;青蒜斜切成段,分開青蒜白和青蒜尾;紅椒切成滾刀塊。 3、燒熱2湯匙油,倒入五花肉片不斷翻炒,煸至五花肉出油,且呈金黃色,盛起待用。 4、倒入豆干翻炒均勻,以小火煎至豆干成微焦色,撈起瀝干油待用。 5、續添1湯匙油,炒香蒜末和青蒜白,加入2湯匙郫縣豆瓣醬、1湯匙甜面醬炒香,倒入五花肉、豆干和椰菜拌炒均勻。 6、注入1/3杯清水,炒至椰菜軟身,灑入青蒜尾和紅椒塊炒勻,加入1/3湯匙白糖與1湯匙米酒調味,淋上1/3湯匙香油,即可上碟。 回鍋肉的傳統——旱蒸回鍋肉 最傳統地道的回鍋肉,其實不是用水煮出來的,而是蒸出來的。 主料:五花肉 輔料:蔥白、仔姜、干海椒、鹽、味精、醪糟、上等紅酒制作方法:將五花肉全身塗抹醪糟,沾鹽上籠蒸熟,切片待用。開火,下油幾錢,到入五花肉,出油成卷,放干海椒炒香後到入仔姜和蔥白,加鹽味精,起鍋時勾入小量豆油,裝盤。 得一塊五花肉一塊仔姜一節大蔥一段干海椒一起夾到嘴裡,閉上嘴,蔥香肉鮮從鼻孔中緩緩析出,酒醉後的五花肉姜香爽口,配合干辣椒的香辣,絕對是滋味無窮。 回鍋肉的家常做法 美食原料 主料: 豬五花肉250克,卷心菜350克,青椒100克。 調料: 蒜頭30克,干紅辣椒10克,色拉油90克,燒汁60克,砂糖30克,料酒30克,醬油15克,水30克,香油8克。 制作過程: 1、將燒汁、砂糖、料酒、醬油、水放入一玻璃容器中,順一個方向攪拌至醬汁完全混合在一起即可。 2、五花肉洗淨,放入沸水中大火氽3分鐘(邊氽邊去除浮沫),取出晾涼後切成長6厘米、寬4厘米、厚0.2厘米的片。 3、卷心菜洗淨表面,對半切開,用流水沖洗葉內層,然後切成4厘米見方的片;青椒洗淨,對半剖開,去蒂、去籽,再切成2-3塊;蒜頭剝開,將蒜切成片;紅辣椒切半後去籽。 4、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蒜片,改為中小火爆香,待香味散出,再放入五花肉和紅辣椒改為中火翻炒2分鐘,然後放入青椒改為大火快炒1分鐘,最後再放入卷心菜中火翻炒3分鐘。 5、待各原料翻炒均勻,放入調好的醬汁,中火充分翻炒約2分鐘後放入香油翻勺出鍋。 美味貼士: 1、在調拌醬汁的時候,砂糖必須充分溶開。 2、放入青椒後一定要大火快炒,否則青椒就會變得軟爛。 包菜回鍋肉的制作方法 主料:豬五花肉、圓白菜 輔料:青蒜 調料:鹽、雞精、醬油、白糖、料酒、豆瓣醬、黃醬 烹制方法: 1、將豬五花肉煮熟晾涼,切成薄片; 2、青蒜洗淨切成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