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的鐵板夾子,要很大的,一個可能有50這樣重,運費我自己出,要6個,請問在哪裡能買到?qq597718520 吃在東莞(春節篇) 作者:影子
--------------------------------------------------------------------------------
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過年會不會有特別的食物,我們東莞這裡春節就跟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餅一樣,也有幾種必要的食物呢!不過這幾樣食物都是面點,所以啊!沖寒妹妹說南方人不愛面食是不對的哦!每逢過年,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全家一起來和面、調面粉、開爐做這些年食,很是熱鬧。不過現在外面都有買的,不用自己做,過年的氣氛也就大不如前了。嘻嘻! 各位看了老半天都沒發覺是什麼食物,肯定怪我吊胃口吧?下面我就一樣一樣的說: 第一種我們這裡叫“油角”,做的時候先和面,面粉裡可不光是加水,還要加上好的花生油和打好的生雞蛋,面和好以後就弄成跟餃子皮一樣的面皮,然後放上碎花生和細白砂糖攪和成的餡料,然後跟包餃子似的把它包起來,所不同的是要在半圓的邊上捏出花紋,包好以後就可以下鍋炸了,炸好以後就是一個個半月形帶邊紋的小面點,吃起來松酥香甜。 第二種我們這裡叫“炒米餅”,這個我不大清楚是用面粉還是米粉做的,和面粉或者米粉的時候得加花生油和糖,還有碎花生和碎的瓜子仁之類的,和好粉以後就把一小團小小團粉跟做月餅一樣放在一個木做的,雕有花紋的模子裡印好,然後就可以放到爐裡不知道用蒸的還是烘的,反正做好以後就是一個個一面印有花紋的小圓餅,吃起來香脆爽口。 第三種我們這裡叫“蛋扣”或“蛋散”,和面的時候跟做油角一樣,面和好以後就切成兩個手指長、寬的面片,再在面片的中間切一豎口,然後就把面片的一頭從中間的豎口裡穿過,這樣就可以下鍋炸了,炸成金黃色以後就把白砂糖熬的漿淋上去,干了以後就是面上裹著糖粉的帶扭紋的小面點了,吃起來香甜酥軟,我很喜歡呢! 第四種我們這裡有個奇怪的名字叫“油扭繩”,和面的時候也和做油角一樣,面和好以後就搓成比普通圓珠筆桿細一點的面條,再把兩根面條擰到一起,然後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下鍋炸,炸成以後也淋上糖漿,因為“油扭繩”,調面的時候不太一樣,所以吃起來比“蛋扣”硬一點、脆一點。 還有一種就是“蛋卷”,這個大家可能見多了,吃多了,不過自家做的跟外面買的罐裝的好吃多了,尤其是做的時候樂趣無窮呢!先用面粉和花生油、雞蛋、糖(如果做鹹的就加鹽和蔥碎)加水調成稀粉狀,然後就用碳爐架起兩塊鐵板做成的燙爐,燙蛋卷的時候用勺子勺一小羹稀粉放在鐵板爐上,再用另一片鐵板蓋上,反一反,打開,稀粉就成了薄片,我們用一根竹子把它卷起來,就是一根蛋卷啦!剛做出來的特別好吃,小時候我就是別做別偷吃的。嘻嘻!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我們也做年糕的,但我們稱其為“姨籠”,我不知道怎麼寫,不過大概就是念這個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