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 "飲食安排是否恰當,對乙肝的恢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理的營養也是一項積極的治療措施,這是因為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那麼,乙肝病人宜選擇什麼樣的飲食呢?
1.飲食宜清淡: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西紅柿等;多吃水果,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乙肝病人一旦病情好轉,即應逐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並選用優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以利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這類食物有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攝入蛋白質1-1.5克/千克體重為宜。
3.補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還缺乏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宜補充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棗、杞子等。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的食品有哪些?
肝炎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頭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腸。罐頭食物中的防腐劑、食物色素等會加重肝髒代謝及解毒功能的負擔。油炸、油煎屬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寫。反復煎炸的食物油中會有致癌物質,對防止肝炎發展為肝癌是不利的。
味精是調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較多或經常超量服用,可出現短暫頭痛、心慌惡心等症狀。
各種甜食不宜多吃。糖容易發酵,加重胃腸脹氣,易轉化為脂肪,加速肝髒對脂肪的貯存,促進脂肪肝的發生。
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鹼,可使脂肪較易積聚肝髒,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鉛,鉛在人體內能取代鈣質,經常食用松花蛋會使鈣質缺乏和骨質疏松。
各種腌制食物鹽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響水、鈉代謝,對肝硬化患者則應禁忌。
乙肝病人飲茶應注意哪些問題?
茶葉含有咖啡鹼、茶鹼、單寧酸、鞣酸、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熱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乙肝病人飲茶有益於身心健康,但應注意適時、適量,在飯前1小時宜暫停飲茶,以免沖淡胃酸;不要在睡前和空腹時飲茶;茶水不宜太濃;一天茶水總量不要超過1000-1500毫升;幼兒患者不宜飲茶;服用補品、滋補藥期間應避免飲茶,也不宜用茶水服藥。 乙肝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麼?
乙肝病人每天適當吃點水果有益於健康,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適量:吃得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吸收,甚至誘發疾病。
2.要新鮮:新鮮水果含大量維生素c,可增加營養,保護肝髒。腐壞水果會產生有害物質,加重肝髒負擔。
3.要選擇:一般乙肝病人可選擇蘋果、柑橘、葡萄、梨、椰子等,脾胃虛寒洩瀉者宜吃龍眼、荔枝、山楂、大棗,不宜吃柿子、香蕉、甘蔗、柚、桑椹;肝硬化腹水需利尿者,宜吃柑橘、李子、梅子、椰子等;肝氣郁結者宜吃金橘、桔餅等。
4.要清洗:由於水果皮上常有殘遺農藥、催化劑,故吃前一定要洗淨;冬天吃水果最好去皮後用開水溫一下。
乙肝病人怎樣飲用牛奶?
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新鮮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鎂和維生素b1、b2、c。營養專家建議肝病患者應每日喝2杯牛奶,它可補充每日所需蛋白質的1/10、每天所需維生素b2的¼和維生素a的1/8。乙肝病人飲用牛奶應注意:
1.乙肝急性期或慢性乙肝活動期,有惡心、嘔吐、厭油和腹脹者,不宜飲用牛奶。在消化道症狀緩解及康復期飲用為好。肝硬化伴有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傾向者,不宜喝牛奶,否則會誘發肝昏迷。
2.不宜大量或大口飲用:牛奶中含有5%乳糖,當體內乳糖酶不足時,過多過快地飲用牛奶,乳糖不能消化吸收,易引起腹脹、腹瀉。所以,喝牛奶時宜小口喝,待唾液與牛奶混勻後再咽下。不宜加糖飲用:因為蔗糖在胃腸道內的分解產物會與牛奶中的鈣質中和,不但不利於鈣的吸收,反而會促使細菌發酵產氣,導致腹脹。
3.不宜空腹飲用:若空腹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只能代替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熱量而被消耗,起不到蛋白質構造新組織、修復舊組織的作用。
4.老年乙肝病人不宜常飲牛奶:由於牛奶中的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分解為半乳糖,過多的半乳糖可沉積在眼睛的晶狀體內,引發白內障。"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復查、正確用藥治療外,日常生活應格外注意,否則就會導致疾病迅速惡化。以下是乙肝患者的一些禁忌:
1.禁忌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髒內可以轉化為醛,它們對於肝髒都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可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乙肝患者本身肝細胞已有損害,加上飲酒更加是雪上加霜,促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變。
2.禁忌飲食過量,特別是過多食肉和糖類。過多的吃肉類和糖類,會使多余的蛋白質和糖類食物轉化為脂肪而儲藏,其中肝髒也是重要儲藏點,天長日久,身體肥胖,勢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髒負擔加重,促使乙肝惡化。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體重,少食動物脂肪、油炸食品、鹹肉、全脂牛奶等。
3.禁忌過多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勞累過度消耗大量營養和氧氣,導致肝髒能量供應大幅度減少,削弱肝髒的抗病力,會使乙肝病毒迅速擴散。乙肝患者病情平穩時,主張生活規律、適當運動,活動以不感到疲乏、惡心、腰痛為准。病情波動期,最好臥床休息,靜養康復。
4.禁忌發怒、抑郁。憤怒會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內紅細胞數劇增,血液比正常情況下凝結加快,心動過速,這樣不僅妨礙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更影響肝髒健康。有人統計:易怒的人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髒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所以乙肝患者務必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
5.禁忌過度縱欲。過度縱欲,引起大腦皮層長期處於興奮狀態,不僅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張,而且傷耗元氣,損害肝腎,產生諸如疲倦、腰酸腿軟、食欲不振、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對於肝髒功能基礎本來較差的乙肝患者來說,縱欲無疑是一個殺手。所以慢性肝炎病毒不穩定時,一定要禁房事;處於病毒攜帶狀態或病情穩定時期的患者,也應該主動控制性生活的頻度。
乙肝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乙肝屬病毒性傳染病患者除積極治療,注意休息外,還應配合飲食調養。合理的營養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肝髒功能的恢復。
乙肝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每日能量控制在2000-2500千卡;
適量的能量可以節約蛋白質的消耗,增強體力,促進肝細胞的再生與修復;但能量過高會造成體重增加,導致脂肪肝。
2.蛋白質的提供要充足;
一般應高於健康人。由蛋白質提供的能量占全日總能量的15%,其中優質蛋白宜占50%,如奶,蛋,瘦肉,水產品,豆腐等。
3.脂肪的提供與健康人相當;
要用植物油,禁食動物油脂。當肝功能較差時,則應適當減少脂肪的供給,尤其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
4.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要適當提高;
應占全日總能量的60%-70%,以利於肝糖元的儲備,保護肝髒,維持肝髒的功能,可適量地補充純糖食品如白糖,葡萄糖,糖果。
5.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a的供給要豐富。
6.選用新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慎用食品添加劑,杜絕霉變(如發霉花生,大米)及各種腐敗變質食品。
7.宜用蒸,煮,燴,炖,氽,炒等烹調方法。不宜吃炸,煎,熏,烤食品。
8.采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一日三餐外,適量加餐。飲食要定時定量。
9.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
10.戒煙戒酒。
11.乙肝病人可以吃毛蛤等食物。但要注意:
(1).原料要鮮活,無變質,無污染.
(2).清洗干淨.
(3).徹底加熱.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髒炎性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 乙型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屬散發。近年來乙肝發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fx120提醒您,避開流行區域、注意衛生習慣、居住條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乙肝。 醫學上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髒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隱匿,在檢查中發現。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廣泛存在於血液、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處,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病具有家族性。
但並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成為乙肝患者,這與患者感染的病毒數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免疫反應狀態,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轉歸上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可能出現下面結果:不發病且產生保護性乙肝表面抗體、長期慢性無症狀帶毒者、輕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乙肝難以根治,治療上目前沒有特效藥。所以乙肝應該從多方面綜合治療:1、要有克敵制勝的堅強意志,“怒則傷肝”,要保持愉快心情;2、病毒活動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等到病情穩定,轉氨酶不升高時才能適當活動;3、乙肝用藥如用兵,多則有害,少則無效,針對自己的病情,在專家指導下選擇服用抗病毒藥、調整免疫藥、活血化瘀藥、抗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切勿有病亂投醫濫用藥;4、保持生活有規律,合理安排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
乙肝難治,但是不難防。如果我們大家把好預防這一關,乙肝就並不可怕,乙肝的預防包括:1、廣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2、保持積極的心態與樂觀的情緒,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識,養成並堅持良好、科學的生活規律;4、合理調配營養與食療,忌煙酒,少食油膩之物,避免便秘;5、注意起居和個人衛生,根據氣溫增減衣服,積極預防各種感染;6、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定期復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如果身體抵抗力強,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療及時,那麼乙肝病毒會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沒能及時清除,乙肝會轉為慢性,病毒會長期攜帶,檢查表現為乙肝抗原陽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活動,復制繁殖,則可以出現臨床症狀,常見症狀有:感覺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感到惡心、厭油、腹瀉。病人有時會有低熱,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黃疸,這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延誤治療,少數病人會發展成為重症肝炎,表現為肝功能損害急劇加重,直到衰竭,同時伴有腎功能衰竭等多髒器功能損害,病人會出現持續加重的黃疸,少尿、無尿、腹水、意識模糊、谵妄、昏迷。慢性乙肝患病日久,會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後應采取治療措施,並定期檢查身體。
如何正確認識乙肝治療效果的判定標准
許多患者認為只有“大小三陽全部轉陰”才是乙肝治療的唯一目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也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療的實際情況。比較客觀科學的療效判定標准可分為以下幾種: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