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每天吃一根苦瓜一袋牛奶能瘦嗎正文

每天吃一根苦瓜一袋牛奶能瘦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每天吃一根苦瓜一袋牛奶能瘦嗎
 
目前來說效果最好的應該是美姿/減肥膠囊,我在網上看一下,這個產品的口碑最好,純中藥成份的,最起碼沒有傷害吧,所以我選擇的是美姿/減肥膠囊,一個月減了15斤,過去半年多了,沒有出現反彈.

參考資料
www.nvrenlt.cn/index.asp
祝樓主減肥成功
美姿/減肥膠囊,質量擔保是北京質量技術監督局,每個產品的包裝上都有防偽標簽,純中藥的,沒有副作用,放心可靠。
 
我個人有多次減肥經歷,在此給與您真誠的回答。首先,要想保證自己的健康且不想讓壽命受損,一定不能使用任何節食法!!!什麼所謂21天、豆腐、蘋果餐等的減肥方式,都是不真實的,切忌相信此類跟風式減肥。總之要記住,凡是和減肥有關的節食都是不健康的,因為它們是具有抑制和改變生理官能的東西,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我認為要想快速減肥方法有二:一是運動,只要堅持合理運動,會在某一天整個人突然瘦下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堅持運動的效果,但反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僅不會瘦,還會反彈的呢。二是用美姿/減肥膠囊一種減肥保健品,純中藥的,效果確實不錯,吃了兩個月,一共瘦了30斤,停藥兩年多了,一直都沒有反彈,希望以上建議對您有所幫助,天天快樂,健康美麗!
參考資料:
http://www.29jf.com

 
淘寶上熱賣的減肥產品,評價都很不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http://www.nvz123.cn

 
其他名稱:荔枝、癞葡萄(《救荒本草》),紅姑娘(《群芳譜》),菩達(《廣東新語》),涼瓜(《廣州植物志》),癞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紅羊(《泉州本草》)。
1、一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花。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熟時橘黃色,略有苦味,可做蔬菜。
2、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叫癞瓜。
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栽培歷史久遠,中國栽培歷史約600年。苦瓜具有特殊的苦味,但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這不單純因為它的口味特殊,還因為它具有一般蔬菜無法比擬的神奇作用。苦瓜雖苦,卻從不會把苦味傳給“別人”,如用苦瓜燒魚,魚塊絕不沾苦味,所以苦瓜又有“君子菜”的雅稱。
我們這邊的人還叫它“癞葡萄”,吃它成熟後的果實。
苦瓜為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實。葉互生,掌狀5-7深裂。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黃色。長不超過2米。果實紡錘形,有瘤狀凸起,成熟時橙黃色,味苦,瓤鮮紅色,味甜。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編輯本段]科屬分類
真核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葫蘆目(cucurbitales)、葫蘆科(cucurbitaceae)、苦瓜屬(momordica)、苦瓜(m.charantia)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苦瓜,別名涼瓜。屬於葫蘆科苦瓜屬的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於東印度熱帶地區。日本、東南亞栽培歷史悠久,17世紀傳入歐洲,僅供觀賞,不作食用。我國早有栽培,除供觀賞外,還供菜用。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湖南、四川等省栽培較普遍。苦瓜果實中含有各種營養物質。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質0.9克、脂肪0.2克、糖類3.2克、纖維素1.1克、胡蘿卜素0.08毫克、維生素b10.07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84毫克,是瓜類蔬菜中含維生素c最高的一種,在蔬菜中僅次於辣椒。嫩果中糖甙含量高,味苦,隨著果實成熟,糖甙被分解,苦味變淡,多食用嫩果。肉質脆嫩,苦味適中,清香可口,炒食、煮食、焖食、涼拌、泡菜、飲料均可。在醫藥上有增進食欲、明目、助消化、清涼解毒、利尿和治療犢尿病等療效。苦瓜耐熱,病蟲害少,易栽培。近年來各大中城市作為增加夏秋淡季蔬菜花色品種來栽培。廣東地區苦瓜還出口港澳。苦瓜還作為庭園垂直綠化的觀賞植物,夏季開黃色小花,真是萬綠叢中點點黃。果實成熟後桔黃色,又添一景。果肉開裂後種子外面有紅色厚肉,似蛋黃,非常艷麗。苦瓜不僅是夏季佳蔬,又是一味良藥,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逐漸擴大栽培的區域。

特征和特性

根系發達,側根較多,根群分布范圍在1.3米以上,莖為蔓性,五稜,濃綠色,有茸毛,分枝力強,易發生側蔓,側蔓又發生孫蔓,形成枝葉繁茂的地上部。子葉出土,初生真生對生,盾形、綠色。真葉互生,掌狀深裂,綠色,葉背淡綠色,5條放射葉脈,葉長18厘米,寬18—24厘米,葉柄長9—10厘米,柄上有溝。花為單性,雌雄異花同株。先發生雄花,後生雌花,單生。果實為漿果,表面有很多瘤狀突起,果形有紡缍形,短圓錐形、長圓錐形等。皮色有綠色,綠白色和濃綠色,成熟時為桔黃色,果肉開裂,露出種子,種子盾形、扁、淡黃色,每果含有種子20—30粒,千粒重為150—180克。
苦瓜整個生育過程需80—100天左右,在抽蔓期以前生長緩慢,絕大部分莖蔓在開花結果期形成。各節自下而上發生側蔓,形成多級莖蔓。隨著莖蔓生長,葉數和葉面積不斷增加,在單株葉面積中,其開花結果期就占95%,由此可見,同化器官是在開花結果中後期形成。一般植株在第4—6節發生第一雄花;第8—14節發生第一雌花,通常間隔3—6節發生一個雌花,但在主蔓50節之前一般具有6—7個雌花者居多。從調整植株營養來看,除去側蔓,有利於集中養分,提高主蔓的雌花座果率。
苦瓜性喜溫暖,耐熱不耐寒,種子發芽適宜溫度30-35℃,若在20℃以下,發芽就緩慢,種皮厚,經40一50℃溫水浸種4—6小時後,30℃左右下催芽,兩天開始發芽,兩天半大部分發芽,13℃以下發芽困難。植株生長適溫為20—30℃,以25℃為最佳。開花結果期適溫為25℃左右。在15—25℃范圍內,溫度越高,越有利於苦瓜生長發育。多數認為35℃以上和15℃以下的溫度不利於苦瓜的生育。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喜光不耐蔭,開花結果期需要較強光照,有利於光合作用和座果率提高。苦瓜喜濕而不耐澇,生長期間需要85%的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濕度。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保水保肥好的、肥沃的壤土為宜。
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為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說:”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即是說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末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為補之。其實吃苦瓜以色青末黃熟時才好吃,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為蔬。夏秋間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覺可口,不覺其苦。中國粵人以苦瓜切片,曬干貯存,作藥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涼瓜炒田雞"、"涼瓜排骨"、"釀涼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嘗,少吃苦瓜。兩廣、福建盛產苦瓜,外省則每作盆栽欣賞。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粵人又喚做涼瓜。苦瓜形如瘤狀突起,又稱癞瓜;瓜面起皺紋,似荔枝,遂又稱錦荔枝。
[編輯本段]中藥化學成分
果實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種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膠[6]。又含類脂(lipid),其中脂肪酸為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acid),桐酸(elacostearicacid)[7]。
[編輯本段]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心、肝經。
[編輯本段]功效
1.苦瓜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2.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髒等作用。
3.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仰制正常細胞的癌變和促進突變細胞的復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使捏取脂肪和多糖減少。
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止渴消暑,治癰。

臨床應用(食療價值)

苦瓜氣味苦、無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經;
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壯陽之功效;
主治中暑、暑熱煩渴、暑疖、痱子過多、目赤腫痛、癰腫丹毒、燒燙傷、少尿等病症。

美容作用

苦瓜能滋潤白皙皮膚,還能鎮靜和保濕肌膚,特別是在容易燥熱的夏天,敷上冰過的苦瓜片,能立即解除肌膚的煩躁。

吃苦瓜防治青春痘

苦瓜又名:癞瓜、錦(金)荔枝、癞葡萄、癞蛤蟆、紅姑娘、涼瓜、君子菜。苦瓜原產於印度東部,大約在明代初傳人我國南方。苦瓜屬於葫蘆科,它是一年生蔓性植物。它的莖、葉、花和果實都顯得很奇特,可作觀賞植物栽培。
中醫學認為,脾胃溫熱內蘊上蒸,或肺經蘊熱、或消化道功能紊亂、或沖仁不調,上升凝滯於面部而成痤瘡。
夏季是青春痘的多發季節,進入夏季,氣溫驟然升高,人體出汗多,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加上衣服不透氣或與身體摩擦,導致痤瘡呈爆發特點。
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肺、胃,具有清闵解渴、降血壓、血脂、養顏美容、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苦瓜含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c及礦物質,長期引用,能保持精力旺盛,對治療青春痘有很大益處。
因此夏季應少進食辛辣油膩、高熱高糖、粗纖維食物,而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如苦瓜、胡蘿卜等,同時注意多飲水。
[編輯本段]藥用

描述1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苦瓜的果實。
【植物形態】苦瓜
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細柔毛,卷須不分枝。葉大,腎狀圓形,長寬各約5~12厘米,通常5~7深裂,裂片卵狀橢圓形,基部收縮,邊緣具波狀齒,兩面近於光滑或有毛;葉柄長3~6厘米。花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有柄,長5~15厘米,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腎狀圓心形,寬5~15毫米,全緣;萼鐘形,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長4~6毫米;花冠黃色,5裂,裂片卵狀橢圓形,長1.5~2厘米,先端鈍圓或微凹;雄蕊3,貼生於萼筒喉部。雌花單生,有柄,長5~10厘米,基部有苞片;子房紡錘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細長,柱頭3枚,胚珠多數。果實長橢圓形,卵形或兩端均狹窄,長8~30厘米,全體具鈍圓不整齊的瘤狀突起,成熟時橘黃色,自頂端3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扁平,長10~15毫米,兩端均具角狀齒,兩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條紋,包於紅色肉質的假種皮內。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苦瓜根)、莖(苦瓜籐)、葉(苦瓜葉)、花(苦瓜花)、種子(苦瓜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秋後采取,切片曬干或鮮用。
【藥材】干燥的苦瓜片,呈橢圓形或矩圓形,厚約2~8毫米,長3~15厘米,寬0.4~2厘米,全體皺縮,彎曲,果皮淺灰棕色,粗糙,有縱皺或瘤狀突起。中間有時夾有種子或種子脫落後留下的孔洞。質脆,易斷。氣微味苦。以青邊、肉白、片薄、子少者為佳。
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苦瓜甙,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的等分子混合物。尚

[1] [2] 下一页

什麼樣的面包是好面包?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