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羟基色胺和多種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膠。 【藥理作用】降低血糖作用。正常的以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服苦瓜漿汁後,可使血糖明顯降低。皮下注射腦垂體前葉浸膏引起高血糖的大鼠,灌服苦瓜漿汁的水提取物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給家兔口服苦瓜甙可降低血糖,作用方式與甲苯磺丁脲相似而較強,對摘除胰髒的貓降低血糖作用並未完全消失,故其降血糖包括對胰髒的及非胰髒的二種作用。亦有認為苦瓜漿汁及果實的干浸膏對正常的及糖尿病的兔的降血糖作用並不確實。糖尿病人口服苦瓜的酒精提取物並未降低血糖。 【性味】苦,寒。 ①《滇南本草》:“苦,寒,平。” ②《綱目》:“苦,寒,無毒。” ③《本經逢原》:“生則性寒,熟則性溫。” 【歸經】①《滇南本草》:“入心、脾、胃三經。” ②《本草求真》:“入心、肝、肺。” 【功用主治】清暑滌熱,明目,解毒。治熱病煩渴引飲,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癰腫丹毒,惡瘡。 ①《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氣,療惡瘡結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瘡疼難忍。”“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 ②《生生編》:“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 ③《本草求真》:“除熱解煩。” ④《隨息居飲食譜》:“青則滌熱,明目清心。熟則養血滋肝,潤脾補腎。” ⑤《泉州本草》:“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熱赤眼,中暑下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煅存性研末。外用:搗敷。 【宜忌】《滇南本草》:"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 【選方】①治中暑發熱:鮮苦瓜一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接合,懸掛通風處陰干。每次二至三錢。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②治煩熱口渴:鮮苦瓜一個,剖開去瓤,切碎,水煎服。 ③治痢疾:鮮苦瓜搗爛絞汁一杯,開水沖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④治眼疼:苦瓜煅為末,燈草湯下。(《滇南本草》) ⑤治癰腫:鮮苦瓜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⑥治胃氣疼:苦瓜煅為末,開水下。(《滇南本草》)
描述2
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實。又稱錦荔枝、癞葡萄、涼瓜、癞瓜。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取近成熟的果實,破成兩半,去瓤,洗淨鮮用。 [性能]味苦,性寒。能清熱解暑,明目,解毒。 [參考]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胺酸、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膠等成分。 苦瓜漿汁或苦瓜甙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用途]用於熱病劃暑熱煩渴;肝熱目赤或疼痛;痢疾。 [用法]煎湯,絞汁或研末服,作菜食。 [注意]“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滇南本草》),故應慎用。 [附方] 1,苦瓜清熱湯:苦瓜150g,剖開去瓤,切片,加水煎服。 本方取苦瓜清熱解暑,除煩止渴。用於暑熱煩渴或熱病煩渴。 2,苦瓜散:苦瓜1個,剖開去瓤,曬干,焙干研末。每次服5g,燈草煎湯送服。 源於《滇南本草》。苦瓜能清熱明目,不欲其太寒涼,故焙干用。用於肝經有熱,目赤眼痛。 3,苦瓜汁:苦瓜大者1個,去瓤,切碎,搗爛,絞汁,每次用半杯,沸水沖服。 本方取苦瓜能清熱解毒。用於濕熱腹瀉或痢疾之輕證。 1.用於煩熱口渴,中暑等。 煩熱口渴:鮮苦瓜1個,截斷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鮮苦瓜1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接合,懸掛通風處陰乾,每次6-9克,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2.用於癰腫,痢疾。 癰腫:取鮮苦瓜搗爛敷患處; 痢疾:取鮮苦瓜搗汁,開水沖服;或鮮苦瓜一個,搗爛絞汁,開水送服或用苦瓜籐曬乾研成般末,每次3克,每隔6小時服一次,開水送服。 3.用於肝熱目赤或疼痛。 煎湯或搗汁飲; 或苦瓜乾15克,菊花10克,水煎服。 4.用於暑天感冒發熱、身痛口苦。 苦瓜乾15克,連須蔥白10克,生姜6克,水煎服。 5.用於胃疼。 苦瓜燒成炭研末,每次1克,開水送服,一天2-3次。 1.苦瓜拌芹菜苦瓜、芹菜各150克,芝麻醬、蒜泥各適量。先將苦瓜去皮、瓤,切成細絲,用開水燙一下,再用涼開水過一遍,瀝掉水分,然後將芹菜、苦瓜同拌,加入作料調勻即可。本菜肴具有涼肝降壓的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之高血壓患者食用。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