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大寒節氣吃什麼?正文

大寒節氣吃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大寒節氣吃什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節不少年份是在大寒節氣內。節日期間,哈爾濱冰燈晶瑩绮麗,廣州花市萬紫千紅,“天府”紅梅斗寒盛開。遼闊的祖國大地,氣象更新,人們將歡慶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

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准備。

最後,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當有人因外感風寒而致輕度感冒時,常常會用生姜加紅糖水來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暖胃的。
 
暖胃的。
 
吃狗肉,喝黃酒
 
大寒節氣比較適合吃烏雞湯,1.選擇白毛烏骨雞(其它雜毛雞亦可,但必須是烏骨者)15oo克以上者,無論公雞、母雞均可,宰殺後去毛及腸雜,洗淨。

2.大生地酒洗後切片,饴糖拌和後,裝人雞肚內,縫好放進瓦缽內,加精鹽及黃酒。

3.放入銅鍋中隔水炖爛,連瓦缽一起上桌。
 
胡蘿卜,牛肉,雞肉,注意保暖
 
狗肉不錯
 
吃熱的東西,注意保暖
 
1、八寶飯: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2、芪杞炖子雞:

  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10克,調料適量。將童子雞洗淨,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炖1小時,食肉喝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3、發散風寒湯:

  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姜5克,鹽味精等調料適量。雞蛋攪拌均勻,香菜、蔥白、生姜洗淨後切為碎末。將清水在鍋中燒開,加入少許水澱粉,使水略稠後,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狀。再加入香菜、蔥姜及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於輕度感冒初期。
 
冬天吃什麼御寒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教授李惠明
立冬一過,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氣中,該如何調整我們的飲食呢?中醫養生學告訴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滋養五髒、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陽氣升發。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根據食物中所含營養素的不同,冬季膳食應具有以下特點:

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鹌鹑和海參。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鹌鹑、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中醫認為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蛎、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動物肝髒、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髒、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鹼。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

此外,冬季要忌食或少食黏膩、生冷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中的陽氣受損。▲

編者的話:天氣漸冷,很多老人和體質虛弱的人在身體上會有點不適應。營養學家告訴我們,冬季飲食的要點在於提高御寒和抗病能力。那麼,吃什麼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本版從4個方面向大家介紹。

《環球時報生命周刊》(2004年11月23日第十六版)

冬天吃什麼好
2004年09月13日『體育健身網』浏覽選項:顏色默認灰度橄榄色綠色藍色褐色紅色閱讀次數:556



冬季,人要適應這個環境,可進行一些溫補食品來補充熱能,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現介紹以下幾種食品可供選用:
牛肉:其性味甘平,有補胃脾、益氣血、補腎壯陽、強筋骨之功效,對脾胃虛弱、便溏洩瀉者尤為適宜,體弱畏寒者冬令食之效果尤佳。
羊肉:屬高蛋白、低膽固醇食物,其甘、溫、熱量較高,冬季常食益氣補虛、開胃健力、利肺助氣、祛痰止喘、利腎強陽,尤其適宜肺結核、貧血、產後氣血兩虛及虛寒症患者食用。祖國醫學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之說。
兔肉:其性味甘、涼,能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屬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且膽固醇含量低於所有肉類。適宜心髒病、高血壓等病人食用,也是中年人冬季的理想食品。
生姜: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祛寒健胃、溫經活血等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生姜含有姜辣素、姜烯酮等多種揮發性物質,對心髒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引起血管擴張和中樞神經興奮,使全身有溫熱感覺。生姜也含多種營養成分,素有“朝食三片姜,如喝人參湯”之諺語。
板栗:栗子含糖量高,還有不少脂肪酶,有御寒功能。用板栗15枚,剝殼和糯米煮粥食用,適於腎寒腎虛、腰膝無力者,可增加機體所需熱量,增加御寒作用。
蘿卜:民間有“冬月蘿卜小人參”的說法,可蘿卜營養也很豐富。尤其是冬季雨水少、氣候干燥,人們會感到咽鼻燥、皮膚干澀、干咳少痰,可選蘿卜削皮生吃,能潤燥、鎮咳。故有“蘿卜賽雪梨”之美譽。
蝦米、蝦皮:其性濕味甘,有補腎壯陽之功效,適宜於冬季腎陽虛弱所致的畏寒體乏者食用。
桔子:性溫味甘,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c和d含量最為豐富,對於補陽益氣,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大有好處。桔皮中還含有揮發油,有健胃、祛風、化痰之功效,可與白糖泡水,當茶飲。《本草綱目》雲:“桔,甘者潤肺,酸者聚痰。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
 
暖胃的
 
吃火鍋不錯,可以驅寒
 
吃狗肉啊,火鍋狗肉
 
狗肉,白蘿卜炖羊肉
 
您好可以吃涮羊肉暖胃又御寒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准備。
  最後,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當有人因外感風寒而致輕度感冒時,常常會用生姜加紅糖水來治療,有較好的療效。現介紹幾種適合於大寒時節食用的飲食:
  1、八寶飯: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2、芪杞炖子雞:
  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10克,調料適量。將童子雞洗淨,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炖1小時,食肉喝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3、發散風寒湯:
  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姜5克,鹽味精等調料適量。雞蛋攪拌均勻,香菜、蔥白、生姜洗淨後切為碎末。將清水在鍋中燒開,加入少許水澱粉,使水略稠後,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狀。再加入香菜、蔥姜及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於輕度感冒初期。
  大寒時間:陽歷1月20日前後。2008年大寒是1月21日0:44。
  4山藥羊肉湯:羊肉500克,淮山藥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20克,精鹽3克。將羊肉剔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再放入沸水砂鍋焯去血水。
  將蔥、姜洗淨,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藥用清水潤透後,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藥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放涼。將羊肉切成片,倒入碗內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有補脾腎,溫中暖下的功效。
  5姜汁牛肉飯:鮮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將鮮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狀,放碟上,然後加姜汁,拌勻後加些醬油、花生油再拌。
  把粳米淘淨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如常法煮飯,待鍋中水將干時,將牛肉倒入米飯,約蒸15分鐘,待牛肉熟即成。作主食,隨意食用。有益氣和胃,補虛消腫的功效。
本文來源於燕趙環保網
http://www.yzhbw.net
,原文地址:
http://www.yzhbw.net/news/shownews-6_14550.dot

 
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准備。

最後,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

[1] [2] 下一页

我想做餐飲業,不知道酒店好還是快餐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