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做菜和湯時調味料是如何放的正文

做菜和湯時調味料是如何放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自己在家做菜的話,根據您個人的飲食習慣,做出的菜適合自己就好。如果大家都喜歡那就說明做菜的功夫不錯!
下面詳細回答一下你例舉的各項:
葷菜:各種肉類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可能用一種方法和一個固定的時間就可以做好。比如雞肉、豬肉、牛肉。三種雞肉易熟而牛肉最不易熟,豬肉鑒於兩者之間。就拿豬肉說事!炒菜一類的,應盡量體現肉類的鮮美味道,所以盡量不要讓很重的味道蓋住肉香,應利用料酒去腥,適量鹽提味,用少量的配料搭配味道(如蒜、姜和其他青菜類)。如是像大塊鹵肉、醬肉等切片的應選用適合的大作料(花椒、大料、桂皮等),配大鍋水大火燒開放入底料(各大超市、調料店都有)口味適中即可。然後生肉開水放入湯中,煮至熟爛即可(切忌熱水下鍋肉香,冷水下鍋湯香!)。特別提醒:“豬肉時的醬湯不用放正好口味的鹽,最好偏淡點。待熟後關火泡制時補齊鹽”此法也可用於煮湯,不過煮湯的時候應提前將切好的肉在鍋內煸炒一下,不用煸炒成熟,這樣可利於去血、去腥!
青菜類:應盡量保持青菜的原汁原味及相應的口感、顏色。所以制作素菜應盡量快速煸炒,所需要的調味也不用很復雜。鹽、雞精、味精、生抽即可。如有特殊需要可自行放入特別作料。注意炒制青菜切忌出水,盡量用大火快炒!青菜類拌菜應盡量洗淨生吃,要熟制的開水下鍋燙下即出,用冷水過涼。先放醋、味精、芝麻油、辣椒油類不含鹽、糖的調料,馬上吃時再放糖、鹽、耗油等有味道的調料!做湯時鮮脆易熟的最後放,塊大或不易熟的提前煸炒一下,在開鍋後放入!
鹽:因本身是電解質,所以在做菜時應盡量後放!以免做的菜不成熟!
糖:有利於提味、上色,應盡量在前放。炒糖色時如果能掌握好火候可以炒好馬上制作菜肴,如不熟練可炒好後加少量水卸開盛出再用,切忌炒糊!
味精:一般人都說其有副作用,其實這是部分人的偏見,沒有科學根據。不過味精最好是關火後再放,如果太熱(130度以上)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鈉會糊化變為焦谷氨酸鈉,是有毒的(放心一般炒菜關火時也就90度)!
雞精、雞粉、雞汁(固體和液體):一般人把雞精和雞粉當做是一種調料其實不然,雞精主要是提煉雞肉精料後與多種調料摻辦制成的,而雞粉中提煉精料占得比重要多一些。但都不是單一的“雞精”!用法同味精,並且還是提醒注意溫度。強烈建議拌菜時用雞粉,做湯時用雞汁,炒菜時用雞精!
耗油:可用於大部分清炒蔬菜和大部分拌菜類!用後可不用再使用調色調料!
老抽:主要用於菜肴上色(多為鹵、燒、醬等。炒制菜肴盡量不用或微量用),成分多為糊精(野生菌類提煉)、焦糖色和發酵醬油,味道重、微苦、干香,液體濃。
生抽:主要用於菜肴提鮮、增艷(多為炒、煎、涼拌、蘸食等,需要大量上色的烹饪方法不適用),成分多為鮮味汁(有的有魚露類鮮味汁在其中),糊精、釀造醬油、鮮味調料等,味鮮美、口感好、顏色較深、液體清香微濃。
美極鮮味汁:其實就是品質較好的生抽,保有其固有配方而已,本人不是十分愛用,價格還挺貴。替代品很多,多轉轉超市就可以發現!
咖喱粉:此類調料較特殊,不是中餐常用調料,用法不同於中餐,如果是喜歡吃咖喱飯一類的,不妨試一下制作好的各種味道的料包或料塊!如果是要自己制作,較麻煩。大體操作是:平鍋溫火炒黃油(最好是植物黃油),全部化開後放入適量面粉,小火炒干(顏色微黃,比油茶色稍淺),然後加入咖喱粉炒至出香味關火(原料比例:“黃油1份、面粉4-5份、咖喱粉0.5-1份”),自然晾涼後即可制作各種菜品!
不知道您的做菜准則是什麼,如果一般能吃就可以,那就不用考慮太多,簡單的就好。如果是想盡量完美點,可簡單了解一下身邊常見的烹饪方法,就在百度上搜索就可以。你會發現,其實做菜不簡單。(基本烹饪方法最少15種,分割原料的方法最少9種,食品的形狀最少10種,原料、調料的分類不詳)。很有意思的!
最後,提醒下,經驗很重要,但是理論更重要,沒有必須用和絕對不用的調料,只有適不適合用的調料。不要完全相信身邊一些人說的這個不好,那個不能吃的。要相信科學!還有很多你沒有例舉的必備調料沒有說,但是正常的居家這些就夠了。有時候簡單最好,都弄得像酒樓一樣就沒有“家”的感覺了!
 

今年年夜飯做什麼菜比較有新意又好吃?求菜單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