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復查、正確用藥治療外,日常生活應格外注意,否則就會導致疾病迅速惡化。以下是乙肝患者的一些禁忌:
1.禁忌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髒內可以轉化為醛,它們對於肝髒都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可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乙肝患者本身肝細胞已有損害,加上飲酒更加是雪上加霜,促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變。
2.禁忌飲食過量,特別是過多食肉和糖類。過多的吃肉類和糖類,會使多余的蛋白質和糖類食物轉化為脂肪而儲藏,其中肝髒也是重要儲藏點,天長日久,身體肥胖,勢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髒負擔加重,促使乙肝惡化。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體重,少食動物脂肪、油炸食品、鹹肉、全脂牛奶等。
3.禁忌過多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勞累過度消耗大量營養和氧氣,導致肝髒能量供應大幅度減少,削弱肝髒的抗病力,會使乙肝病毒迅速擴散。乙肝患者病情平穩時,主張生活規律、適當運動,活動以不感到疲乏、惡心、腰痛為准。病情波動期,最好臥床休息,靜養康復。
4.禁忌發怒、抑郁。憤怒會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內紅細胞數劇增,血液比正常情況下凝結加快,心動過速,這樣不僅妨礙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更影響肝髒健康。有人統計:易怒的人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髒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所以乙肝患者務必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
5.禁忌過度縱欲。過度縱欲,引起大腦皮層長期處於興奮狀態,不僅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張,而且傷耗元氣,損害肝腎,產生諸如疲倦、腰酸腿軟、食欲不振、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對於肝髒功能基礎本來較差的乙肝患者來說,縱欲無疑是一個殺手。所以慢性肝炎病毒不穩定時,一定要禁房事;處於病毒攜帶狀態或病情穩定時期的患者,也應該主動控制性生活的頻度。
乙肝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乙肝屬病毒性傳染病患者除積極治療,注意休息外,還應配合飲食調養。合理的營養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肝髒功能的恢復。
乙肝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每日能量控制在2000-2500千卡; 適量的能量可以節約蛋白質的消耗,增強體力,促進肝細胞的再生與修復;但能量過高會造成體重增加,導致脂肪肝。
2.蛋白質的提供要充足;
一般應高於健康人。由蛋白質提供的能量占全日總能量的15%,其中優質蛋白宜占50%,如奶,蛋,瘦肉,水產品,豆腐等。
3.脂肪的提供與健康人相當; 要用植物油,禁食動物油脂。當肝功能較差時,則應適當減少脂肪的供給,尤其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
4.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要適當提高; 應占全日總能量的60%-70%,以利於肝糖元的儲備,保護肝髒,維持肝髒的功能,可適量地補充純糖食品如白糖,葡萄糖,糖果。
5.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a的供給要豐富。
6.選用新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慎用食品添加劑,杜絕霉變(如發霉花生,大米)及各種腐敗變質食品。
7.宜用蒸,煮,燴,炖,氽,炒等烹調方法。不宜吃炸,煎,熏,烤食品。
8.采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一日三餐外,適量加餐。飲食要定時定量。
9.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
10.戒煙戒酒。
11.乙肝病人可以吃毛蛤等食物。但要注意: (1).原料要鮮活,無變質,無污染. (2).清洗干淨. (3).徹底加熱. 你的情況不錯。 不是小三陽。第2、4、5項為陽性,表示感染乙肝後已恢復,並有免疫力。 轉氨酶高,說明肝髒有損害,吃了藥後降了些,應繼續服藥,生活有規律點,會痊愈的。 兩對半可不檢驗了,肝功能半年檢查一次。 搜狐健康:降低轉氨酶找准病因是關鍵(作者:黃顯斌)
肝病患者轉氨酶長期居高不下該怎麼辦?
專家指出——快速降低轉氨酶找准病因是關鍵
山西陽泉的李女士兩年前查體發現轉氨酶升高,先後去過多家醫院檢查,各項肝炎指標查了多遍,沒有明確原因,治療時斷時續,轉氨酶時高時低,波動較大。
兩年來共花費4萬多元的診療費用,病情總也不穩定,6個月前來到解放軍302醫院求治,專家為李女士做了肝穿檢查,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肝病,隨即為李女士制定了以免疫抑制劑為主、保肝降酶為輔的治療方案。幾個月來,李女士的轉氨酶始終正常,再也沒有波動過。
河北滄州的一農村會計趙某,也是多年轉氨酶升高,治來治去,始終不見好轉,來到302醫院後,進一步檢查多項肝炎病毒指標,確診為慢性丙肝,專家立刻為他制定了以抗病毒為主、保肝降酶為輔的治療方案。一年後,趙某的丙肝基本治愈,轉氨酶始終保持正常。
其實,現實生活中確有相當多的人長年累月肝功不正常,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轉氨酶反復異常,居高不下。雖然幾經治療,但療效始終不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種情況該如何治療?筆者為此采訪了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士敬博士。
轉氨酶居高不下是咋回事
劉博士說,肝功檢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轉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兩項。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原漿的可溶部分,肝細胞發生炎症病變,引起細胞腫脹、壞死或肝細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轉氨酶釋放於血液循環中,而使血清谷丙轉氨酶增高。谷草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線粒體內,當肝髒發生嚴重壞死或破壞時,才能引起谷草轉氨酶的顯著升高。
據劉博士介紹,兩項轉氨酶的正常值都為40國際單位以下,超過40個國際單位就可確認為肝功異常。根據肝炎診斷標准,對於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可以按照輕、中、重度劃分,如果谷丙轉氨酶40—120單位/升,稱為輕度乙肝;谷丙轉氨酶120—400單位/升,稱為中度乙肝;谷丙轉氨酶大於400單位升,成為重度乙肝。谷丙轉氨酶與谷草轉氨酶比值的大小在判定病情發展程度時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病程短、肝細胞實質損害輕、預後較好者,通常表現為谷丙轉氨酶升高顯著,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大於1.5;病程長、慢性化程度高、肝細胞實質損害重、預後較差者,通常表現為谷草轉氨酶顯著升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小於1.0。一般情況下,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均在1.0以下。慢性肝炎患者轉氨酶數值老是居高不下,反映肝細胞炎症始終未停止,肝細胞腫脹、壞死持續存在。
轉氨酶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
劉博士指出,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種多樣,要想解決好轉氨酶長期居高不下的難題,首先要查出原因,之後才好對症下藥。
劉博士說,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有:①肝髒本身的疾患,特別是各型病毒型肝炎、肝硬變、肝膿腫、肝結核、肝癌、脂肪肝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轉氨酶升高。②除肝髒外,體內其它髒器**如心、腎、肺、腦、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當心肌炎、腎盂腎炎、大葉性肺炎、肺結核、乙型腦炎、多發性肌炎、急性敗血症、腸傷寒、流腦、瘧疾、膽囊炎、鉤端螺旋體病、流感、麻疹、血吸蟲病、擠壓綜合征等,亦均可見血中轉氨酶升高。③因為轉氨酶是從膽管排洩的,因此如果有膽管、膽囊及胰腺疾患,膽管阻塞,也可使轉氨酶升高。④藥源性或中毒性肝損害,以及藥物過敏都可引起轉氨酶升高,並常伴有淤膽型黃疸和肝細胞損傷。⑤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也是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另外,劇烈運動後亦可引起轉氨酶升高。慢性轉氨酶升高是臨床上一個特殊的暫時性診斷,也是很多非病毒性肝炎、肝病患者惟一的臨床表現,多數通過病史、體檢和一系列化驗可確定肝病病原;但仍有一部分肝功異常不能通過常規檢查被解釋,這就要求進一步做肝穿**學檢查,徹底搞清病因。只有搞清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是以上情況中的哪一種,才能做到尋根溯源,對症下藥。
劉博士指出,轉氨酶反復升高的患者幾經治療,如果療效不佳者,除了要考慮以上客觀原因外,還要找找主觀原因——治療不當或不徹底的問題。轉氨酶反復升高是一種征兆和表現形式,如果治療時僅僅考慮保肝降酶,而忽略治療疾病的根本,那就是只顧治標,不顧治本,造成了治療的“本末倒置”,療效自然不會很好。例如,慢性乙肝造成的轉氨酶居高不下,其禍根在於乙肝病毒無休止的復制、機體免疫機制的紊亂。因此,劉博士強調,治療乙肝轉氨酶升高必須“雙管齊下”、“標本兼治”,如果一味使用降酶藥物,治標而不治本,轉氨酶可以得到暫時控制,但一旦停藥,轉氨酶往往再次升高,這種“反彈”現象在臨床極為常見;要想使乙肝病情得到徹底控制,必須首先進行抗病毒治療,抑制和消滅乙肝病毒是根本性舉措,僅僅保肝降酶只是權宜之計。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雖經長期治療,但是轉氨酶總是不正常,這部分患者主要是沒有選擇正確、有效的降酶藥物,看起來使用的藥物種類不少,但是都不屬於有效的保肝降酶藥物,治來治去,不見成效。因此,對這部分患者來說,選擇有效的、作用力持久的保肝降酶藥物至關重要。
轉氨酶居高不下該怎樣治療
劉博士提醒,目前,各種保肝降酶藥物種類繁多,而真正有效的保肝降酶藥物卻為數不多,在治療過程中千萬不可濫用,必須真正找到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針對這個原因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劉博士建議,患者在治療和用藥過程中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選擇正確、有效的保肝降酶藥物。治療各種病因引起的轉氨酶升高,有效的藥物主要是中藥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一般選擇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酸、齊墩果酸、水飛薊素等化學成分的藥物。六味五靈片是由五味子、甘草、連翹等藥物組成,具有益肝滋腎、解毒祛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慢性肝炎轉氨酶增高者,是新一代的保肝降酶治療藥,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只要患者正確使用以上降酶藥物,轉氨酶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降酶治療效果持久穩定。
第二,療程一定要保證。當降酶藥物使轉氨酶恢復正常後,應逐漸減少降酶藥物的用量,切忌突然停藥。使用降酶藥物的療程應在1年以上,即便是肝功復常也要維持在最低水平的鞏固治療。例如,使用靜脈點滴甘利欣降酶,肝功正常後,可將每日輸液改為隔日輸液,之後隔兩日輸一次;如果改用口服降酶藥物替代時,最好選用強效藥物如六味五靈片等,順利通過輸液改為口服的交接轉換。
第三,在保肝降酶的同時,必須針對病因采取“治本”的措施。例如,治療乙肝必須進行抗病毒及免疫調整治療。治療乙肝是一項世界難題,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聯合用藥、綜合治理,也就是所謂的“標本兼治”,抗病毒治療為治本之法,為治療之根本。乙肝治療雖然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問世,但是不乏一些有效的藥物,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藥物是核苷類抗病毒新藥——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長效干擾素也是目前治療乙肝的主打藥物之一。乙肝患者在進行保肝降酶治療的同時,需要配合抗病毒治療。經過長期有效的治療,患者化驗檢查,乙肝病毒復制指標悉數轉陰,乙肝病毒e抗原、e抗體之間發生了血清學轉換,這就意味著病情獲得根本性好轉,轉氨酶才有可能獲得長久性穩定。治療丙型肝炎,首先考慮使用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同時聯合保肝降酶藥物六味五靈片等,[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