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有吃中式早點的地方嗎 無錫鴻運樓鮑翅面館就讓面條登上了大雅之堂,小編趕緊去探個究竟。且看,澳洲鮑魚面套餐388元,鮑汁海參面套餐128元,明蝦面套餐98元……先別吃驚,讓我們來看看,這麼貴的面裡面是不是貨真價實呢?先說面湯吧,據說是用老鴨、老母雞、鮮肉蹄膀、火腿等多種原料經長時間熬制而成。面條呢,則是用精白面粉拌雞蛋加工成的龍須面。最貴的澳洲鮑魚面,其“澆頭”是非常豐富的,有蚝皇鮑魚、金粒蝦仁、灌蟹蝦球、時令炒蔬等十多種。配備了如此“隆重”的“澆頭”,這面自然不能一蹴而就。據廚師長說,鴻運鮑翅面館的面都是小鍋燒制,哪怕是一個人點一碗面,澆頭也是現燒的。熱澆頭才能使面條更原汁原味。 那麼,一碗陽春面的價格是多少呢?8塊錢一碗。在一般面店也不算便宜了,但在這裡就顯得格外平易近人。不過,店堂內的紅木桌椅、餐前的一杯茶、一碟開胃小點,以及奉送的姜絲、辣菜、水果等,大概也足以讓人覺得物有所值了吧。 如此昂貴的面雖讓人啧啧不已,不過,了解了真相也就明白了,昂貴自有它昂貴的道理。更何況去吃的人也不在少數,中午、晚上常常是全部爆滿。 不管怎樣,給愛吃面的朋友多一個選擇總是好的。
想念老店的味道
不管是天價面,還是平價面,真正喜歡吃面的人是不在乎這些的,他們更在乎的是店的氛圍、面的勁道。有了好面再加上老式面店的感覺,那吃起來就更帶勁了。 百年來,無錫城裡的面館大小林立,一些著名的面館有著各自的招牌。想必許多人都記得,以前的拱北樓銀絲面可謂風光無限,堪稱一絕。其面條均勻細長、滑爽勁韌,面湯則是用豬骨、鳝骨和草雞吊的湯,吃起來有一種濃厚不薄、回味悠長的天然鮮味;宴春樓的陽春面,湯鮮味美勁道好,一口下去,滿口的鮮香充盈在唇齒之間;樓上樓的面,在傳統的基礎上,以澆頭見長,店堂常常人滿為患;功德林的素面則是獨樹一幟,淨素的面湯和澆頭,給人以平和、潔淨之感,難怪“歇”了三年的“功德林”重出“江湖”之時,好多人都爭相品嘗闊別多年的“功德林”招牌素面。 其實,想念的不僅是老店的面,那帶著“專業術語”的吆喝也是很有味道。老吃客都知道,吃面有很多“專業術語”的,寬湯(湯多)、緊湯(湯少)、重香(多放蔥蒜)、免青(不放蔥蒜)、斷生(咬下去面條應聲而斷)、健面(健而不生)、透面(煮得較透)、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過橋(澆頭不能放在碗裡,用另一只盤子盛)等。如果進得店堂,用“術語”繁文缛節地一喊:老板,來碗陽春面,要緊湯斷生重香頭……老板和下面的師傅一聽,就知道你是吃面的老手了。而老板最厲害的就是能記得很多人吃面的喜好,老客人剛到門口,他立馬知道愛吃什麼面。店堂端面的老阿姨也讓人佩服,把一張張八仙台上的籌一把收進去,一會兒面就拿出來了,誰要“斷生”、誰要“重香頭”、誰要“寬湯”,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會搞錯。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了,新式的面館對此也不那麼在意了。正因為如此,老吃客們會常常想念老式面店的味道。
尋訪無錫“面祖宗”
無錫人常常把“無肉不歡”的人稱為“肉祖宗”,而把喜歡吃面且百吃不厭的人叫做“面祖宗”。在朋友的介紹下,小編就認識了這樣一位“面祖宗”。 黃先生吃面源於小時候外公的“熏陶”。或許,童年時代形成的飲食習慣,會深入骨髓,隨著長大。所以,成年後的他,無論身居何處,吃面的習慣一直未改。無錫的面館,有名氣的、沒名氣的,黃先生一爿爿都“兜”過來了,他吃面的勁頭,簡直讓人咋舌。如果用“人生有涯,而吃面也無涯”這句話形容他,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吃面的過程也是黃先生尋覓好面的過程。為了尋找好面,不管是老店還是新館,不管是遠是近、是高檔還是簡陋,他都不在意,標准只有一個:面好就行。 剛開始的時候,最讓黃先生心儀的是宴春樓的陽春面,那面湯的鮮美、面條的韌滑讓他百吃不厭。每天都要在宴春樓吃碗面才會滿足地去單位,甚至連星期天都不間斷。有時出差外地,心裡最最放不下的就是宴春樓的那碗面。出差回來,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去面館過把“相思”瘾了。他說,最愛的就是這碗陽春面了,也只有陽春面才能真正體現水平。遺憾的是,後來宴春樓沒有了。 沒有了宴春樓,只得另辟蹊徑。只要聽到哪裡有好面,黃先生會毫不猶豫地去饕餮一番,梅村的羊湯面、昆山的奧灶面、常熟的陽春面以及旮旮旯旯的小面館他都一一光顧。去外地公干的機會,就更不忘體驗“各地面食文化”了。有一回,黃先生去長沙出差,慕名去了有名的老字號面館“甘長順”。吃完發現,不但那裡的服務員端面很有意思(不用盤子,而是用二塊板疊兩層,每層放三碗面),而且面的口味竟然跟無錫的陽春面一模一樣,更驚奇的是味道竟然比宴春樓的面還要好吃幾分。此後的15天的公干期間,他是天天去那裡吃面,也因此而“斷定”,他最喜歡的宴春樓陽春面或許跟它同出一源。去日本出差也是,日本的拉面又不免讓他聯想到無錫的陽春面,因為其面湯居然也是用豬骨頭熬到很濃做出來的,且口味非常相像。 尋尋覓覓,無錫好的面館當然不少,但真正讓黃先生心儀如宴春樓的卻不多。直到三年前,經朋友介紹,他在西新俱樂部旁的迎新點心店找到了久違的感覺。店面很簡陋,面卻頗具傳統韻味,這一發現讓他雀躍不已。從此,“迎新”便成了他延續至今的“長期革命根據地”。雖然上班不是順路,為了這碗面,就算兜個圈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