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正文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飲食安排是否恰當,對乙肝的恢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理的營養也是一項積極的治療措施,這是因為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那麼,乙肝病人宜選擇什麼樣的飲食呢?

1.飲食宜清淡: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西紅柿等;多吃水果,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乙肝病人一旦病情好轉,即應逐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並選用優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以利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這類食物有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攝入蛋白質1-1.5克/千克體重為宜。

3.補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還缺乏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宜補充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棗、杞子等。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的食品有哪些?

肝炎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頭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腸。罐頭食物中的防腐劑、食物色素等會加重肝髒代謝及解毒功能的負擔。油炸、油煎屬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寫。反復煎炸的食物油中會有致癌物質,對防止肝炎發展為肝癌是不利的。

味精是調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較多或經常超量服用,可出現短暫頭痛、心慌惡心等症狀。

各種甜食不宜多吃。糖容易發酵,加重胃腸脹氣,易轉化為脂肪,加速肝髒對脂肪的貯存,促進脂肪肝的發生。

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鹼,可使脂肪較易積聚肝髒,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鉛,鉛在人體內能取代鈣質,經常食用松花蛋會使鈣質缺乏和骨質疏松。

各種腌制食物鹽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響水、鈉代謝,對肝硬化患者則應禁忌。

乙肝病人飲茶應注意哪些問題?

茶葉含有咖啡鹼、茶鹼、單寧酸、鞣酸、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熱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乙肝病人飲茶有益於身心健康,但應注意適時、適量,在飯前1小時宜暫停飲茶,以免沖淡胃酸;不要在睡前和空腹時飲茶;茶水不宜太濃;一天茶水總量不要超過1000-1500毫升;幼兒患者不宜飲茶;服用補品、滋補藥期間應避免飲茶,也不宜用茶水服藥。
乙肝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麼?

乙肝病人每天適當吃點水果有益於健康,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適量:吃得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吸收,甚至誘發疾病。

2.要新鮮:新鮮水果含大量維生素c,可增加營養,保護肝髒。腐壞水果會產生有害物質,加重肝髒負擔。

3.要選擇:一般乙肝病人可選擇蘋果、柑橘、葡萄、梨、椰子等,脾胃虛寒洩瀉者宜吃龍眼、荔枝、山楂、大棗,不宜吃柿子、香蕉、甘蔗、柚、桑椹;肝硬化腹水需利尿者,宜吃柑橘、李子、梅子、椰子等;肝氣郁結者宜吃金橘、桔餅等。

4.要清洗:由於水果皮上常有殘遺農藥、催化劑,故吃前一定要洗淨;冬天吃水果最好去皮後用開水溫一下。

乙肝病人怎樣飲用牛奶?

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新鮮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鎂和維生素b1、b2、c。營養專家建議肝病患者應每日喝2杯牛奶,它可補充每日所需蛋白質的1/10、每天所需維生素b2的?和維生素a的1/8。乙肝病人飲用牛奶應注意:

1.乙肝急性期或慢性乙肝活動期,有惡心、嘔吐、厭油和腹脹者,不宜飲用牛奶。在消化道症狀緩解及康復期飲用為好。肝硬化伴有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傾向者,不宜喝牛奶,否則會誘發肝昏迷。

2.不宜大量或大口飲用:牛奶中含有5%乳糖,當體內乳糖酶不足時,過多過快地飲用牛奶,乳糖不能消化吸收,易引起腹脹、腹瀉。所以,喝牛奶時宜小口喝,待唾液與牛奶混勻後再咽下。不宜加糖飲用:因為蔗糖在胃腸道內的分解產物會與牛奶中的鈣質中和,不但不利於鈣的吸收,反而會促使細菌發酵產氣,導致腹脹。

3.不宜空腹飲用:若空腹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只能代替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熱量而被消耗,起不到蛋白質構造新組織、修復舊組織的作用。

4.老年乙肝病人不宜常飲牛奶:由於牛奶中的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分解為半乳糖,過多的半乳糖可沉積在眼睛的晶狀體內,引發白內障。"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

飲食宜清淡: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西紅柿、蘋果、梨、柑橘等。

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乙肝病人一旦病情好轉,即應逐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並選用優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以利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這類食物有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攝入蛋白質1-1.5克/千克體重為宜。

補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還缺乏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宜補充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棗、杞子等。
 
你好不明白可以向我提問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復查,正確用藥治療外,日常生活起居應格外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夾雜,肝膽氣機失調,消化功能減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煙
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能損害肝功能,抑制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因此肝病患者必須戒煙。
3、忌酒
不宜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髒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生變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這是由於罐裝、瓶裝的飲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劑,對肝髒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濫用激素、抗生素
是藥三分毒,藥物對肝腎多有損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用藥。
6、忌亂用補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滋補不當,髒腑功能失調,打破平衡,會影響健康。
7、忌過多食用蛋白飲食
對於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由於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症。
8、忌高銅飲食
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於在肝髒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髒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髒內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學專家指出,肝髒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規律
“三分治七分養”,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營養、規律生活,每天堅持早操,勞逸結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暢
肝病患者應忌惱怒、悲觀、焦慮等,因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慮,胡思亂想,易發火而郁怒傷肝,肝氣郁結不舒易成積癖。
11、忌勞累
肝為人體重要代謝器官,肝炎病人功能異常,營養失調,故疲乏無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療關鍵。
12、忌亂投醫
不要輕信江湖游醫,以免延誤了正確的治療,使病情加重甚至惡化。
 
如果
你信任的話
用賀普丁,按說明書服用,不過很貴

肝泰樂,兩片,三次每天

肌苷片,兩片,三次每天

然後

時間再過兩年左右
自然會轉為小三陽
然後慢慢轉為攜帶者
這是自然病程
吃藥是起保護作用,
乙肝,目前是醫不好的
等它自然好轉有乙肝,應查兩對半,肝功及dna來了解病情決定治療與否.咨詢撥打020-16883491[周1-5,上午9-12.
下午2-4].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母親是乙肝患者的嬰兒、乙肝患者的性伴侶、吸毒者、有可能接觸感染針頭及血液的醫務工作者、經常輸血或透析的人群。其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免疫力清除和消滅侵入體內的乙肝病毒,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乙肝可以用疫苗預防,這種預防方法簡單、方便而且有效。沒被感染者只要打3針乙肝疫苗,幾乎都可獲得免疫力來預防乙肝。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通過胃腸道傳染的,所以一般來說,與他們同桌進餐是不存在傳染問題的。但是,這些人的唾液中可含有病毒,如果同桌進餐的人有口腔等消化道黏膜的潰瘍和破損,則仍有被傳染的危險,但如采取分食或公筷(公匙)制,則可消除這種危險。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均不通過空氣傳播,所以在同室工作、交談均不會被傳染上病毒性肝炎。但甲型和戊型肝炎在隔離期未滿之前,是不應與來探視人員握手的。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一般也不會通過握手而傳染給他人,除非雙方的手上都有破潰。

與上述病人及病毒攜帶者同室辦公時,要講究衛生,茶杯、辦公用品各自分開使用,特別是茶杯不要混用。

三分治七分養

一般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是肝炎病人,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轉歸良好;大部分為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但大約3%可發生肝炎,且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較非攜帶者大。

對已感染乙肝病毒特別是已經發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病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根治的特效藥。因而對乙肝還是要采用三分治七分養的方法。特別要注意心理調節,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規律。只有這樣才有利於乙肝患者的康復,減少乙肝病毒攜帶者轉化為慢性乙肝患者的可能性。

另外要明確的是有“大三陽”或“小三陽”並不意味著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采取治療,要根據是否有肝損傷和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由於病毒的復制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損傷嚴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損傷輕。或者說,“大三陽”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陽”者病情不一定輕。

解讀乙肝化驗單(2002年12月19日)

李躍旗主任醫師解放軍302醫院門診部主任,對各類肝炎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擅長重型肝炎及其並發症的診治,利用中西醫結合抗病毒、抗纖維化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左圖)

毛遠麗主任醫師解放軍302醫院臨床檢驗中心主任熟練掌握臨床化學各種檢測技術,熟悉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病方面的臨床試驗室診斷方法和進展。(右圖)

觀眾朋友們,您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乙肝化驗單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為什麼很多肝病患者往往都看不懂自己的化驗單呢?
李躍旗:肝病比較復雜,肝病的化驗單也非常多,不同化驗單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很多病人(尤其是新病人)確實對檢查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毛遠麗:乙肝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血液生化檢驗(肝功檢查)。2、病毒標記檢測(乙肝五項)。肝功檢查常用的項目主要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這三項主要反映的是肝髒的合成功能。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受損的情況。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紅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的代謝功能。
乙肝五項檢查
表面抗原(hbsag)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抗-hbs)是否有保護性
е抗原(hbeag)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е抗體(抗-hbe)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1] [2] 下一页

芥末醬怎麼有綠的和黃的兩種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