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使女性身體結構發生巨變,且消耗很多體力,坐月子就是為了好好休息。” 無論是守舊還是創新,既然中國母親都擁有產後1個月的黃金假期,那就科學地把握這段時間來調養生息,迎接美麗、健康的新生活吧! “坐月子”這3個字令很多准媽媽聞風色變,但究竟是什麼那麼可怕呢?現在與三姑六婆同住的新手媽媽們是否能理直氣壯地站起來,用科學的說法為傳統觀念“驗明正身”呢?下面,我們就從產後生活的方方面面來詳細介紹一下最流行、最科學的坐月子方法,讓各位新手媽媽們可以在輕松、舒心的狀態下把握好產後的第一個月,讓“月子”成為媽媽們的健康、美麗新起點。 part1.觀念篇: 中國媽媽,月子養生有必要! 中國傳統:月子坐不好,下半輩子的健康就沒了;月子坐得好,陳年老病都能痊愈。 西方觀點:生孩子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並不是生病,因此無須有如大病初愈一般興師動眾。 民俗學家陳勤建教授介紹,坐月子的確是中國母親的傳統,自西漢起,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中醫學中也對月子調理的觀點有所闡述:女性的身體由於經歷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損耗,身體處於氣血兩虧的狀態,大約需要6~8周才能完全復原。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系到未來的健康。只要把握好這段時期補充營養、充分休息,以恰當的方式來調養身體、調整體型,除了可以確保身心盡快恢復到孕前狀態之外,甚至還可以變得比以前更健康。 其實,全世界的婦女在經歷了孕期和分娩的過程之後,體內各系統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因此,在分娩以後都會面臨一個恢復階段,例如眾所周知的子宮恢復期為6~8周。如果產婦在子宮尚未恢復時就開始游泳,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或慢性盆腔炎;又如,因為分娩導致產婦身體抵抗力下降,新陳代謝加速,出汗後容易著涼或引起關節痛。 關於“坐月子”的必要性,北京金秀母嬰之家的金纓主任認為,由於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飲食結構、身體素質不同,因此,坐月子對於中國媽媽來說,還是十分有必要的。從由上海廣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相關資料中獲悉,現代女性可以將坐月子視為一個健康轉折點,只要懂得把握坐月子改變體質的好機會,采用正確的坐月子方法,就有機會讓新手媽媽們“越生越健康、越生越美麗”。
三地醫師講解新法“月子” 中國醫生楊愛麗的見解:坐月子仍有必要,除了在家請專門人員照護以外,現代產婦不妨選擇去類似“月子醫院”的地方去坐月子,這樣的調理可確保科學性,恢復得也可能更好。 洋大夫安可-菲樂的說法:歐美人沒有坐月子的習慣,因為我們認為產婦根本不需要一個專門的恢復期,只要產婦自我感覺良好,生理上沒有任何特殊不良反應,在分娩後的第二天就可以去工作了! 曾留洋工作的中國大夫虞文煥如是說:如今看來,坐不坐月子並非醫學上的爭論,而是產婦本身是否認可此種習俗。只要產婦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身體狀況良好,即為成功的產後調養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新手媽媽保持良好、輕松的心態也是至關重要的。 part2.飲食篇 傳統藥膳進補,營養均衡為先 中國傳統:雞蛋、老母雞天天補,還有喝不完的小米粥…… 科學建議:有規律地進食,盡量做到營養均衡,少食多餐。 小米粥和雞蛋這兩樣食物,被老人們視為“標准月子餐”的必備品。經“母嬰之家”的金主任介紹,新鮮的小米粥是有營養的,完全可以作為月子餐的一個組成部分;雞蛋亦富含蛋白質,也是月子餐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每天喝小米粥配7~8個雞蛋不換口味,只會讓產婦倒胃口,過量攝入的蛋白質也無法為人體所吸收。 除了過於單一的月子餐為產婦帶來困擾之外,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月子餐也令新手媽媽們感到頭疼。傳統的“月子誤區”認為,成功地喂哺母乳主要靠雞湯、魚湯中的營養成分,其實不然,媽媽分泌乳汁根本上是依靠新生兒吸吮母親乳頭的刺激所產生的反射性反應。因此也可以說,媽媽的乳汁會隨著寶寶吸吮能力的增強而增加。如果新手媽媽在母乳喂養的初期就堅持直接喂養的方式來進行母乳喂哺的話,母乳喂養的成功幾率就大大增加了,光靠老母雞湯或油膩的魚湯來促進泌乳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此外,鑒於因分娩所導致胃腸肌張力及蠕動的減弱還需要一周左右的恢復期,因此,醫師產婦在產後一周之內不宜進食比較油膩的雞湯、魚湯等營養湯汁,只有適時、適量地攝入高營養湯汁,才能有效地刺激泌乳。 進食規則 ?少食多餐(1日進食5~6次),充分吸收營養 ?吃完東西就臥床休息,避免消化不良及脹氣 ?有規律地吃三餐,以不減少用餐次數為基准 ?避免在晚餐後吃點心,點心最好一天一次 飲水建議 ?控制水分攝入,避免造成內髒下垂或發胖 ?以米酒代替水分攝入 ?補充足夠的水分,預防便秘 ?喝水果茶以補充水分 食物選擇 ?杜絕生冷食物,產後2周內盡量避免水果、蔬菜 ?控制鹽分攝入,避免導致發胖或內髒下垂 ?避免攝入醋、檸檬等酸性食物,以免導致肌肉無力或下垂松弛 ?產後2周內禁食魚類及肉類,減少身體負擔 ?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 ?以低熱量、高蛋白質的蔬菜作為基本食材,黃綠色蔬菜、豆類及堅果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控制高熱量的甜食及點心,以牛奶代替果汁,以水果代替點心 ?每天應吃200~250克肉禽魚蛋,還可多吃些海魚 烹饪要點 ?堅持中醫產後“熱補”原則,以麻油、老姜、米酒水做料理 ?以烹調簡單的菜式與食材為主,不增加育兒生活的負擔 營養點評 ?產後第1周多吃肝髒類食物助於排清惡露 ?產後第2周吃豬腰以促進新陳代謝及收縮骨盆、子宮 ?產後第3周開始吃麻油雞酒恢復體力 生化湯:對排清惡露很有效 當歸8錢、川芎3錢、桃仁14粒、炮姜5分、甘草5分,以水煎服。 一般來說,傷口愈合過程中最需要的營養元素包括: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 十大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 乳鴿:鴿子是調理並強壯身體的上等補品,有益於維持肌肉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改善心肌收縮和凝血功能。 虹鳟魚:高蛋白、低脂肪,是極佳的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 海帶:海帶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核黃素、硫胺素以及尼克酸含量豐富,對動脈出血症有很強的止血功能,同時也能促進傷口的愈合。 苦瓜:苦瓜汁含有類似奎寧的蛋白成分,能加強細胞的吞噬能力,有利於傷口恢復。 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鐵、鋅等礦物元素,能促進術後失血過多,加快患者傷口愈合速度。 西紅柿:吃西紅柿有助於防止術後尤其是心血管手術後的血栓,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抗氧化成分,對傷口愈合有極大的幫助。 蜂蜜:蜂蜜也可促進傷口愈合,將蜂蜜直接塗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的作用。 豬蹄:豬蹄中含有豐富的鋅、膠原蛋白,可以保證人體傷口愈合的“原材料”供給,有利於加速傷口愈合。 鲈魚:鲈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這些營養元素都是人體代謝和細胞再生過程中的必要物質。 黑豆:黑豆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腿肉多一倍,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多食用可加速傷口恢復。 注意:手術病人出院後由於腸道功能不完善,很可能吃不下東西,或者吃下去營養卻不吸收,這時候建議你通過口服營養(液體比較容易吸收)的形式,額外幫助他補充營養,彌補自身營養的不足。可以考慮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粉、氨基酸口服液、維生素片等等,有一款叫做初元的產品還不錯,是復合營養液,包括手術病人需要的所有營養,而且不需要腸道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你可以考慮一下。不過注意,營養品不能替代食物,所以還是盡量讓他保持良好的飲食才行。 1、為什麼不喂母乳,除了傳染性疾病,母乳一定是要喂的。 2、想吃什麼吃什麼,營養均衡。 3、選擇合適的奶粉,沖奶的比例、溫度要合適。按需喂養,孩子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要限制。 煲豬蹄花生湯,很滋補的! 在排氣後方可進食,蘋果,荔枝,香蕉等,
切忌不能吃容易有氣的東西,比如:紅薯之類的,要身體康復後才可以吃。 在排氣後方可進食,蘋果,荔枝,香蕉等,
切忌不能吃容易有氣的東西,比如:紅薯之類的,要身體康復後才可以吃。 產婦在月子裡的常用食品 -炖湯類,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促進食欲及乳汁的分泌,幫助產婦恢復身體。雞湯,排骨湯、牛肉湯、豬蹄湯、肘子湯輪換著吃,其中豬蹄炖黃豆湯是傳統的下奶食品。 -雞蛋,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吃的形式有煮雞蛋、蛋花湯、蒸蛋羹,或打在面湯裡等。傳統上產婦坐月子時,每天至少要吃十個八個雞蛋,其實兩三個雞蛋已完全可以滿足營養需求,吃得太多人體也無法吸收。 -小米粥,富含維生素b、膳食纖維和鐵。可單煮小米或將其與大米合煮,有很好的補養效果。但不要完全依賴小米粥,因小米所含的營養畢竟不是很全面。 -紅糖、紅棗、、紅小豆等紅色食品,富含鐵、鈣等,對血色素的提高有利,幫助產婦補血、去寒。但要注意紅糖是粗制糖,雜質較多,應將其煮沸再食用。 -魚,營養豐富,通脈催乳,味道鮮美。其中鲫魚和鯉魚是首選,可清蒸、紅燒或炖湯,湯肉一起吃。 -芝麻,富含蛋白質、鐵、鈣、磷等營養成分,滋補身體,非常適合產婦的營養要求。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有助於消化和排洩,增進食欲。各類水果都可以吃,但由於此時產婦的消化系統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不要吃得過多。冬天如果水果太冷,可以先在暖氣上放一會兒或用熱水燙一下再吃。 一,剖腹產後完全恢復指南發布時間:2007-04-01
當麻藥的效用過後,刀口的疼痛開始慢慢襲來。如何能夠在剖腹產後盡快進入做媽媽的狀態,並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愉悅,以下是來自其他媽媽和醫生的建議。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一起來了解剖腹產手術後會發生什麼?你該怎麼做?
產後6小時以內:
躺著的姿勢:術後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剖腹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後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護士會將尿管引流袋及輸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並在產婦臀下墊好衛生巾,還會定時為產婦按摩子宮,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
腹部放置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護士們會按規定每隔一段時間為產婦測量血壓,查看面色,測量脈搏和體溫,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小便的顏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暢等等,並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
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盡快復原。
禁食: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
產後第一天(6小時以後)
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采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盡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卜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