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魚丸
魚丸
福州人最常吃的小吃。以包心有餡為特色。制作以鲨、鳗的鮮魚肉,剔骨、洗淨,剁成魚丸醬;後分次加入鹽水調和,再加入干澱粉,拌成魚羹糊狀。同時,選取豬五花肉剁成醬,蝦干切碎,調入醬油、味精、蔥白等作餡。包制時,應用特造魚丸勺,取餡包在魚羹糊裡,用手捏成球狀,放在清水盆中,安放冷水鍋以微火煮熟。撈起晾在竹篩裡待食。魚丸湯十分講究,佐料調味,有蔥白、麻油、蝦油等配料。魚丸浮在高湯上,一清二白,星星點點,世譽“七星魚丸”。
粿
芋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漿,經過制作,依*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時令和節俗不同,分為、、粿、糕4大類。為圓形,內有虛有實,油炸或流滾粉成,如油、抱滾。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邊揉邊吃。形扁圓,皮薄餡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絲、豆沙。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糕多圓形或三角,松軟有彈性,以蒸為主,如盞糕、白發糕、荸荠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鹹餡粿等是鹹味的品種。
芋泥
太極芋泥
福州傳統風味甜食。又稱太極芋泥。每逢吉辰喜慶,熟豬油和水拌勻,裝碗上籠用旺火蒸1小時取出,淋上熟油2兩,並用紅棗、瓜子仁、櫻桃(各3錢)在芋泥面上裝飾成太極圖案,把紅棗碎米及發成米粒狀的冬瓜條糖(1兩)分別撒在芋泥上即成。此菜細膩軟潤,芋香濃郁,香甜可口,看似涼菜,實則燙嘴。
肉丸
肉丸
選上等薯粉、白芋絲、肥膘肉為原料,調入紅糖拌勻,佐以五香粉,還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制成粘劑,放在鋪上荷葉的蒸籠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圓狀,入蒸籠時,有意捏成團狀,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膩。民間在春節期間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為名牌,風味獨特。
烰油
烰油
“烰”(音pu),福州方言,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稱為“烰”。“烰油米時”色澤金黃油亮,皮餡分離、外香酥,內甜軟。
將糯米洗淨浸泡4-6小時後,磨制成水磨粉團。紅糖加水熬成糖漿,去渣待用。豆沙加入糖漿、精鹽,制成豆沙餡。糯米粉團加入糖漿,反復揉和制成坯。用坯包上豆沙餡,成為油生坯,面貼花生仁1粒即成。把生坯放入油鍋,用鐵勺輕輕翻動,等油皮亮膨脹似球形,色呈焦黃時,即可撈起瀝干油。
蛎餅
蛎餅
“蛎餅”扁圓形,色黃、殼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風行數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餡鮮美,色金黃。
將大米、黃豆,分別用水浸3-4小時,摻水磨成濃漿,加入精鹽攪勻後待用。豬肉剁成肉餡,蔥切珠狀,用醬油調成餡料,牡蛎肉洗淨,瀝干。將特制鐵勺在油裡加熱後,取半湯匙料漿倒入熱勺內,在米漿上放肉餡、牡蛎,再蓋上一湯匙米漿,放入油鍋,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干油。
千頁糕
千頁糕
“千頁糕”為選用中筋面粉制成的甜點。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
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饧面約2個小時,加鹼水再揉勻。肥膘肉切塊放入湯鍋,用旺火煮熟撈起,然後切成細肥肉丁。將面碾成薄面片,對折,一邊撒上1層肥肉丁,再撒上1層白糖,形成1層面餡,如法制作可得4層面3層餡。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
鍋邊糊
鍋邊糊
清代鄭東廓《福州風土詩》中有“栀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蛏買煮鍋邊糊”。說明鍋邊糊這道小吃在福州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配料多樣,質地軟嫩,美味可口,經濟實惠,深受人們的歡迎。
將大米用清水浸泡2-3小時,加清水磨成米漿,加精鹽待用。香菇、紫菜水發後,香菇切成細條,蔥切蔥珠,蒜切段。將蔥白、蒜頭下鍋稍煸,再將豬肉糜、水發香菇、紫菜、蝦皮一起下鍋,加清水燒到七成熟起時,在鍋邊抹花生油,用碗舀米漿沿鍋邊均勻澆一周,蓋上鍋蓋,見鍋邊米漿圈起時,用鍋鏟將米卷鏟入鍋中,再摻入適量清水,依上法分3-4次澆完。當澆完最後一次米漿前,調入魚露,煮熟後投入味精、蔥珠、蒜段即可起鍋。
清明餜粉
清明餜粉
福州人重視清明節祭墓,掃墓時必帶清明餜祭祖以表孝心,因其劑皮用“菠菠草”(一種野菜)染色,所以又叫菠菠餜。
將白蘿卜擦絲,用鹽搓揉後,壓干水份,加紅糖液、豬油攪勻。米水浸2-3小時後磨漿,壓干水分成劑。取約100克在沸水中煮成熟劑,然後與其他劑、黃色素一起搓揉,作餜皮20塊。將餜皮壓成扁圓形,包上蘿卜絲餡,用木模型壓成有花紋的餜,放在粽葉上成餜坯。在蒸屜內鋪上粗白棉布,置沸水鍋上將餜坯放在布上,插好通氣管蓋密,蒸20分鐘左右即熟。
洪山橋光餅
光餅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大舉侵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入閩殲敵,大獲全勝。當戚軍南行前,為使行軍迅速,以面粉制成圓餅,中打一孔,串掛在戰士身上,作為行軍干糧。福州人民為了紀念戚公的豐功偉績,競相仿制,稱之為“光餅”,相沿成習,成為福州人喜愛的食品。制作光餅開始時用鍋煎,以後改為貼爐,制出的光餅香松好吃。洪山橋為福州水陸交通要道,來往人多,光餅價廉耐饑,故購者甚多,每日供不應求,隨制隨售,拈手尚有余熱,更受購者歡迎。因之“洪山橋光餅”揚名遐迩 最好吃的魚丸在塔巷 魚丸好吃的應該在茶亭街和交通路的交叉口那裡!! 最好吃的魚丸是我家門前的古街的貴魚丸(linda) 東泰路上有一家專賣連江魚丸的店,味道不錯! 最好吃的魚丸在西門那個路口西北角的一家,它的餡很好吃,皮也不算差.
最好吃的元宵在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依土撈化和同利肉燕,美食街上都有
長樂北路岳峰村裡面有一家小店(在小學對面)的扁肉是最好吃的扁肉
最好吃的蔥肉餅也在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最好吃的蔥肉餅在8中旁邊,往台江方向繼續走3分鐘.快到工人文化宮的對面街 想吃蔥肉餅,在利嘉城和天豐電子誠之間的小弄子裡!你過去就能聞到香味了!! 蝦干餅在利嘉城去舊電子城的小巷子裡 津泰路路口對面的鍋邊糊和蝦酥也棒極了 最好吃的蝦干餅在北大路十字路口旁......
最好吃的煎包在楊橋路與通湖路交界口上! 最好吃的燒賣小籠包在津泰路肯德基對面叫李卿包點店
鼓東路“五月香棕子店”很不錯
主食類(面、飯等)
省府路上的過橋米線很不錯,西洪路老福州也行 東百往西100米,楊橋路上新開的face2face面館,味道好極了!!! face2face面館的面還不如到冠一! 粉干還是台江麥當勞後面的那家好 台江吉祥山阿胖拌粉干最好吃,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粥:道山路上竹園
最好吃的餃子在鼓東路的天天過年餃子館 最好吃的餃子在華屏路6號204室
最好的荷葉飯是一個小巷子裡的(津泰路麥當勞對面夜市穿過之後路口對面的---聽起來很復雜麼?)的黃記
最好吃的牛雜在達道路亞細亞對面! 牛滑也是交通路有家叫“輝輝”的店做的不錯! 最好吃的牛排是在亞細亞對面的武仔牛肉店 最好的中餐牛排在廣達路,高橋路口斜對面,六建牛排館
新星牛排館是福州最早的牛排館。“新貴族音樂餐吧”是它的分店,那裡的環境要好得多 省府路那家染房的牛排很好
(地方風味菜)
最好的荔枝肉在黃巷和南街交界!
去康山中學那條路上一家目魚罐等小吃太棒了,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水煮活魚滿街都是,最好吃的算是“菜根香”(六一路邦輝桑拿對面)的,連湯都能喝(不是紅油湯) 最好吃的水煮活魚在渡雞口的老重慶.....
鹵田螺!!!溫泉派出所旁邊,因還沒來得及問,具體位置不詳,但朋友吃過後一直稱好。
“菜根香”去過幾次,毛氏紅燒肉味道不錯 吃毛氏紅燒肉,去湖東路的毛家飯莊好了,人家才是正宗的
龍騰那邊的北京飯莊的北京烤鴨很好吃啊
最好吃且干淨的沙縣小吃在屏西新村裡的沙縣小吃城
四川譚魚頭火鍋,6月18號開業,在沖浪游泳池附近,味道不錯,環境也很不錯
溫泉路溫泉澡堂對面有家百味飯店閩清山味菜做得很好
川菜:瑞閩對面東泰路上第二家。
湘菜:福三中對面 吃湘菜東方紅最好吃了!叫上我,統統打8折(深呼吸)
湯、甜食等
要喝最好的珍珠奶茶,就去楊橋路“樂客茶坊”
最好吃的煲湯是廣州食府的
最好吃的花生湯在台江麥當労対面的小巷裡.那裡的芋泥也不錯
最好的咖啡在星巴客(哦?福州沒有?)
大世界的冰橄榄很有特色
有一家不能漏了
津泰路鼓樓公安分局旁的破店,那兒的蹄膀香啊~~~~~~````` 還有: ■蔥肉餅: 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8中旁邊,往台江方向繼續走3分鐘.快到工人文化宮的對面街 利嘉城和天豐電子城之間的小弄子裡
■蝦干餅/鍋邊糊/蝦酥: 蝦干餅在利嘉城去舊電子城的小巷子裡 津泰路路口對面的鍋邊糊和蝦酥也棒極了 蝦干餅在北大路十字路口旁...... 五一中路大利嘉電子城往南公園的巷子上建歐光餅------香----好吃
在達道和小橋一帶,有幾家頗有名的牛滑店;這牛滑乃是用牛肉切細剁泥,和以勾芡,然後用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揪下來扔到牛骨湯裡煮熟,連湯裝起一碗,入口滑潤,口感一流,牛骨高湯又特別香,加鹽加醋加魚露還可以隨個人喜好,所以很受歡迎,“達道牛滑”幾乎成了招牌,無形資產價值也有若干,那一帶的每一家都是“正宗”的達道牛滑,哈哈,又有誰敢說不正宗了?
說到牛滑,又不能不說到牛雜;所謂“牛雜”,牛雜碎是也;牛心、牛肺、牛肚、牛筋、......總之一切牛下水統統熬一大鍋。那裡跑堂的漫叫一聲“牛雜兩碗......”,這裡掌勺的便撈起若干在碗裡加以牛骨湯端到你面前;有人不喜歡牛肺的怪味,可以要一碗“無肺牛雜”,只是回鈔時要多付些銀子;由於做湯底的都是牛骨湯,因此牛雜便和牛滑做了鄰居,焦不離孟來孟不離焦。有意思的是比較好吃的牛雜店卻不在達道,而是在南門兜的烏山路口有一家“吳忠小吃店”,開店的兄弟仨象是退隱江湖的世外高人,一天只做一鍋牛雜,賣完拉倒,不再做第二鍋;很有點不想賺錢的意思;幫襯那裡的人多是沖著新鮮牛雜的味道去的,所以生意也倒不賴:中午一兩點後就賣完了,被隔壁的修自行車攤占了地方!前天傍晚路過,居然看到牛雜鍋還在冒熱氣,不知是現在生意不好做了還是觀念更新了?
用牛骨湯打底的還有一種叫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