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的做法
炸油條 原料:面粉500g;油適量; 其它按季節氣侯投料: 春秋:白礬15克,食用鹼1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 夏季:白凡礬16克,食用鹼11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 冬季:白凡礬14克,食用鹼9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制法: (1)將礬、鹽、鹼(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慢慢加說,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面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鐘後,再揉一次,如此反復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季節(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保鮮膜,稍置。 (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刀切成3cm寬的小條,然後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黃色,熟時撈出即可。
油條松脆噴香,更是百吃不厭。不過,油條除了作早點,還可用它來別出心裁地做幾道油條家常菜肴。你想試試嗎? 炸油條塞肉 原料:油條3根、肉糜150克、蔥末15克、姜末15克、黃酒5克、細鹽5克、醬油10克、味精5克、生粉25克、雞蛋1只、面粉40克、食油500克(實耗50克)。 制作:肉糜放入碗內,加水兩調羹,加鹽、蔥、姜末、醬油、黃酒後用力攪拌,待拌上勁後,加生粉拌勻,待用油條每根切成8段,分別塞上拌好的肉糜,並在油條兩端的剖面上蘸上用雞蛋和面粉調成的糊,鍋內放食油,待油燒至溫熱時,將塞肉油條逐段放入炸至金黃色後撈出濾油上盤。 特點:脆松噴香。 醬爆油條丁 原料:油條3根,花生米50克,乳醬瓜半根,黃醬(豆瓣醬)25克,白糖20克,味精5克,黃酒25克,細鹽少許。 制作:油條切成5分見方的丁,花生米用開水浸泡後去紅衣,用粗鹽炒熟後冷卻。乳醬瓜切成細米粒狀,燒熱鍋,加食油,待油熱後,將油條丁放入鍋,用小火將油條丁煸至透而發脆後取出趁熱鍋加食油少許,然後將黃醬放入炒香,再加糖、鹽、酒、味精炒至稠濃後,將油條丁、花生米、醬瓜粒放入翻炒均勻裝盆。 特點:醬香醇美。 魚蓉油條湯 原料:油條兩根,鳗魚段250克,雞蛋1只(用蛋清),青菜心三棵,木耳25克,蔥末5克,姜末5克,黃酒15克,細鹽5克,味精5克,生粉15克,肉湯750克,麻油10克。 制作:油條切成1寸長的段,青菜心切成四瓣,與木耳一起洗淨,鳗魚段剔去皮、骨和刺後剁成細蓉,放入碗內,加蛋清和兩調羹清水、鹽,用力攪拌。待魚蓉拌上勁起黏性後,再加生粉拌勻,鍋內放肉湯後燒滾,加鹽、味精、黃酒調好口味後,轉小火。再在盛放魚蓉的碗內加油條、菜心、木耳拌至油條、青菜心、木耳都均勻地沾上魚蓉,然後逐一放入湯內,至湯被再度燒滾後,撇去浮沫,淋上麻油即成。 特點:鮮香爽口。 原料:(1人份,我原以為吃一根就會飽,這個量夠我吃幾天的啦,誰知全部吃光,還意尤未盡,所以胃口好的,人口多的就按比例多加份量吧)
all-purpose面粉100克
鹽四分之一tb
bakingsoda略多於1/2tb
bakingpowder1/2tb
水70克
做法:(節選自原配方,時間我是從昨天下午3點鐘,到今天早上8點)
1.將礬、鹼、鹽砸碎(dida注不用砸,因為都是粉),加水攪開,使其溶化,然後加入面粉,揣勻成面團,隔三十分鐘折疊一次,共反復三次,醒五、六小時,成柔潤光滑的面團。
2.醒好的面團放面板上,擀開呈長方形,蓋上稍醒片刻。(dida注,一定要模油)
3.鍋中加油燒至8成熱時,將醒好的面胚切成寬條,抻長,壓平,再切成1斤面20個小條。兩條合在一起,順條中間稍按一下,抻長,放鍋中炸制。隨即用筷子上下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見油條鼓起呈棕紅色時即可出鍋。
結果
1。成品很松軟,裡面很大的孔(見刨面圖),口味很接近國內吃到的油條,jian味稍大,象我們學校食堂的油條,嘻嘻
2。樣子不好看,因為我用的鍋很小,又不喜歡太多的油,所以做的是mini的,一種是矮胖的,一種是高瘦的,都很好吃,但是真的不好看。另外雖然中間壓了一下,但是炸的過程中會散開。
建議
1。如果有deepfryer,並且用很多油,做出大大的油條肯定沒有問題。
2。油不能太涼,油要較熱,但是要馬上翻面,略炸即出鍋。
真的很有成就感,終於自己做出了油條。因為樣子的緣故,給它打85分。吃的時候浮想連篇,如果畢業了,找不到工作,開個早點鋪,炸油餅,油條,賣豆腐腦,豆漿實在也不錯。
----------------------
油條
文章來源:愛吃摘自《美味面點》於2001-5-29
原料:面粉500g;油適量;
其它按季節氣侯投料:
春秋:白凡(應為石字旁)15克,食用硷1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
夏季:白凡(應為石字旁)16克,食用硷11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
冬季:白凡(應為石字旁)14克,食用硷9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制法:
(1)將凡、鹽、硷(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慢慢加說,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面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鐘後,再揉一次,如此反復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季節(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油布,稍置。
(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刀切成3cm寬的小條,然後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黃色,熟時撈出即可。
-------------------
油條
摘自《家常面點》
文章來源:酒鬼於2001-10-17
油條,技術性很強,附加劑用量的多少,要根據季節、氣溫而定,一般的規律是:
春、秋兩季:1斤面,溫水6兩,鹽1.6錢,鹼3.4錢,礬3錢;
夏季:1斤面,涼水6兩,鹽2錢,鹼3.8錢,礬3.2錢;
冬季:1斤面,溫水7兩,鹽1.4錢,鹼3.2錢,礬2.8錢。
油條制法:
1.將礬、鹼、鹽砸碎,加水攪開,使其溶化,然後加入面粉,揣勻成面團,隔三十分鐘折疊一次,共反復三次,醒五、六小時,成柔潤光滑的面團。
2.醒好的面團放面板上,擀開呈長方形,蓋上稍醒片刻。
3.鍋中加油燒至8成熱時,將醒好的面胚切成寬條,抻長,壓平,再切成1斤面20個小條。兩條合在一起,順條中間稍按一下,抻長,放鍋中炸制。隨即用筷子上下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見油條鼓起呈棕紅色時即可出鍋。 炸油條 原料:面粉500g;油適量; 其它按季節氣侯投料: 春秋:白礬15克,食用鹼1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 夏季:白凡礬16克,食用鹼11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 冬季:白凡礬14克,食用鹼9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制法: (1)將礬、鹽、鹼(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慢慢加說,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面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鐘後,再揉一次,如此反復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季節(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保鮮膜,稍置。 (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刀切成3cm寬的小條,然後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黃色,熟時撈出即可。
油條松脆噴香,更是百吃不厭。不過,油條除了作早點,還可用它來別出心裁地做幾道油條家常菜肴。你想試試嗎? 炸油條塞肉 原料:油條3根、肉糜150克、蔥末15克、姜末15克、黃酒5克、細鹽5克、醬油10克、味精5克、生粉25克、雞蛋1只、面粉40克、食油500克(實耗50克)。 制作:肉糜放入碗內,加水兩調羹,加鹽、蔥、姜末、醬油、黃酒後用力攪拌,待拌上勁後,加生粉拌勻,待用油條每根切成8段,分別塞上拌好的肉糜,並在油條兩端的剖面上蘸上用雞蛋和面粉調成的糊,鍋內放食油,待油燒至溫熱時,將塞肉油條逐段放入炸至金黃色後撈出濾油上盤。 特點:脆松噴香。 醬爆油條丁 原料:油條3根,花生米50克,乳醬瓜半根,黃醬(豆瓣醬)25克,白糖20克,味精5克,黃酒25克,細鹽少許。 制作:油條切成5分見方的丁,花生米用開水浸泡後去紅衣,用粗鹽炒熟後冷卻。乳醬瓜切成細米粒狀,燒熱鍋,加食油,待油熱後,將油條丁放入鍋,用小火將油條丁煸至透而發脆後取出趁熱鍋加食油少許,然後將黃醬放入炒香,再加糖、鹽、酒、味精炒至稠濃後,將油條丁、花生米、醬瓜粒放入翻炒均勻裝盆。 特點:醬香醇美。 魚蓉油條湯 原料:油條兩根,鳗魚段250克,雞蛋1只(用蛋清),青菜心三棵,木耳25克,蔥末5克,姜末5克,黃酒15克,細鹽5克,味精5克,生粉15克,肉湯750克,麻油10克。 制作:油條切成1寸長的段,青菜心切成四瓣,與木耳一起洗淨,鳗魚段剔去皮、骨和刺後剁成細蓉,放入碗內,加蛋清和兩調羹清水、鹽,用力攪拌。待魚蓉拌上勁起黏性後,再加生粉拌勻,鍋內放肉湯後燒滾,加鹽、味精、黃酒調好口味後,轉小火。再在盛放魚蓉的碗內加油條、菜心、木耳拌至油條、青菜心、木耳都均勻地沾上魚蓉,然後逐一放入湯內,至湯被再度燒滾後,撇去浮沫,淋上麻油即成。 特點:鮮香爽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