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2)是生產轉型方面,從生產其他食品到有機食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而生產其他食品(包括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3)是數量控制方面,有機食品的認證要求定地塊、定產量,而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因此,生產有機食品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采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護、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 [編輯本段]有機產品的確更有益健康 《周日泰晤士報》稱,為期四年、耗資1200萬英鎊的有機研究項目將結束數年來對有機的爭議,並有可能顛覆政府有關人員的說法:食用有機食品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研究發現有機蔬菜和水果中抗氧化劑的含量比常規產品高出40%,而科學家稱抗氧化劑可以降低患癌症和心髒病的風險。同時有機蔬菜和水果還含有更高的有益礦物質,如鐵和鋅。 carloleifert教授是歐盟投資項目的合作者,他說有機產品將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營養吸收。研究人員在英格蘭的諾森伯蘭郡的占地725英畝的農場上種植水果和蔬菜,並在其有機和非有機地塊上分別飼養奶牛,在歐洲其它地方也有奶牛基地。他們發現有機奶牛所產牛奶中的抗氧化劑含量比常規牛奶高出50%-80%。而有機小麥、蕃茄、土豆、卷心菜、洋蔥和生菜與非有機品種相比較,其所含營養物質均高出20%-40%。 [編輯本段]選擇有機食品八大理由 選擇有機食品的8個理由: 1.較為健康 研究顯示有機產品含有較多鐵質、鎂質、鈣質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而重金屬及致癌的硝酸鹽含量則較低。 2.味道較好 有機農業提倡保持產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來味道。 3.避免爆發類似禽流感一類的疾病 密集式的動物飼養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機農業要求開放的動物飼養方式則可以令動物有空間伸展活動,增強動物的抵抗力,減低疾病散播機會。 4.含有較少化學物質 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均只允許在有限制的情況下施用化學物質。 5.生產過程不含基因改造成分 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對環境及生態有利 機生產鼓勵使用天然物料,適量施肥及灌溉,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農場內及其周邊的生物多樣性。 7.保護土壤 土壤退化及污染日趨嚴重,而土壤作為生產糧食的基本要素,人類必須對之加以保護。有機農業要求的土壤保護措施是希望恢復和維持土壤的生命力,令土壤能繼續為人類提供足夠而優質的食物。 8.其實一點都不貴 有機生產規模較小,人力投資大,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有機產品售價自然比較貴。但是,常規農業並沒有將環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損害計算在內,如果將環境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常規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會相若。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長期食用健康綠色食品,可以明顯感覺免疫力增加,體質也會提升,這是體內毒素逐漸排除的正常現象。 [編輯本段]中國的有機食品發展情況 中國的有機食品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主要用於出口。因為有機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大熱,出口利潤也相對較高,許多生產企業更傾向於出口。 2005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經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量達416個,產品種類數量為1249個;產品國內銷售額為37.1億元,出口1.36億美元;總認證面積達165.5萬公頃,其中認證面積最高的是野生采集,69.59萬公頃,其次是加工業63.82萬公頃,漁業16.74萬公頃,畜牧業9.07萬公頃,種植業6.28萬公頃。 到2006年底,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已達到601家(含轉換期),產品數2647個,認證的面積共計264萬公頃,產品實物總量211萬噸,產品銷售額61.7億元,出口額1.6億美元。認證企業數、認證面積、產品總量分別占全國的26%、50%、56%,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於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到2006年底,有機食品國內銷售額達到56億元,200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7億元,國內有機食品的生產企業達到2300多家。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中國有機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中國的有機稻米、蔬菜、茶葉、雜糧等農副產品和山茶油、核桃油、蜂蜜等加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2006年,中國有機食品出口額3.50億美元,僅占國際有機市場份額的0.7%。廣闊的市場,加上比常規產品高出兩三倍的價格,讓越來越多的生產者走上有機生產之路。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這裡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准;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是目前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除有機食品外,目前國際上還把一些派生的產品如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或有機食品生產而提供的生產資料,包括生物農藥、有機肥料等,經認證後統稱有機產品。 目前經認證的有機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機農作物產品(例如糧食、水果、蔬菜等)、有機茶產品、有機食用菌產品、有機畜禽產品、有機水產品、有機蜂產品、采集的野生產品以及用上述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國內市場銷售的有機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葉、蜂蜜等。什麼是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這一名詞是從英文organicfood直譯過來的,雖然不如綠色食品那樣形象直觀,但國外普遍接受organicfood(有機食品) 這一叫法。有機食品在其它語言中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這裡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並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 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除有機食品外,還有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生物農藥、 有機肥料等,他們被統稱為有機產品。 有機食品與國內其它優質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 後者則允許有限制的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它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采用相應的替代技術。
有機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原料必須來自於已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2)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儲藏、運輸標准; (3)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紀錄檔案; (4)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
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
1、有機食品是源於自然、富含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也稱為生態食品,有機食品優於“綠色食品”, 更優於無公害食品和普通食品。 2、有機食品要求原料基地在最近三年內未使用過農藥、化肥、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素等違禁物質; 3、有機食品種子或種苗來自於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 4、有機食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必須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並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 5、有機食品必須通過獨立的國家權威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