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正文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麼樣的飲食?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5~30%。要盡是少進食動物脂肪,應以植物脂肪為主,如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其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如亞油酸、亞麻油酸和花生油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故稱必需脂肪酸。在缺乏必需脂肪酸時,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肝內脂肪外運受阻,易形成脂肪肝。
4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過程所必需的低分子化合物。它們既不是構成組織的原料也不能供給能量,但卻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類物質,在物質代謝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維生素b1能抑制膽鹼酯酶,減少乙酰膽鹼水解,增加胃腸蠕動和腺體分泌,有助於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維生素c能促進糖原合成,增進機體免疫力,並有解毒和抗癌作用。所以病毒性肝炎病人應常規服用維生素b1和c。維生素e是強有力的抗氧化劑,有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及保護肝細胞膜與肝細胞內微器膜系統的作用。維生素k是肝髒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必需物質。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病毒性肝炎時,對維生素需求的增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病人由於消化不良,食欲銳減,攝入維生素量不足;(2)感染發熱等對維生素消耗增加,同時需求量亦增多。所以病毒性肝炎尤其病情活動時,必須從體外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包括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新鮮水果和綠葉蔬菜中,由於蕃茄、桔子和鮮棗中含量豐富。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米糠、麥麸、黃豆、酵母和瘦肉等食物中。維生素e在植物油中如麥胚油、棉籽油和大豆油中含量豐富,核桃、南瓜子、松籽、木耳和蛋黃中含量亦多。維生素k1在綠葉植物中,如苜蓿、菠菜等及動物肝中含量較豐富。維生素k2是細菌代謝產物。人體腸道細菌能夠合成。
5嚴禁飲酒
飲酒後攝入的乙醇80%經胃和小腸吸收,90~98%在肝髒被氧化成乙醛,乙醇和乙醛對肝髒均具有損傷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的代謝變化,如高尿酸血症、低血糖症、酸中毒、脂肪瀉和高血脂症,加劇了肝髒的代謝紊亂,加重了肝細胞病變,進而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中毒又可造成人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影響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清除病毒的能力,使疾病遷延不愈,發展成慢性肝炎和肝炎後肝硬化。酒精還可能是一種輔助致癌物質,若再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肝細胞癌。因此病毒性肝炎應禁止飲酒。

2.適當的休息和適度的活動
肝炎病人肝功能發生障礙時,血中膽鹼酯酶水平下降,引起神經肌肉生理功能紊亂。糖代謝紊亂使乳酸轉為肝糖原的過程遲緩,又造成乳酸堆積,因此病人常伴有乏力,精神不振和雙下肢酸軟沉重等症狀。病人常因此減少活動,則又可導致腹脹和便秘等。故應根據病情安排病人的起居活動。在肝炎症狀明顯期,應以臥床休息為主,特別是有黃疸的病人更應注意。臥床時間一般要持續到症狀和黃疸明顯消退(血清膽紅素<20~30μmol/l),方可起床活動。起初可在室內散步等,以後可隨症狀和肝功能的改善及體力的恢復,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和時間。活動量的控制,一般認為以活動後不覺疲勞為度。臥床休息的目的,不僅是能減少體力和熱量的消耗,還可以減輕因活動後糖原過多分解、蛋白質分解及乳酸形成而增加的肝髒負擔。同時臥床時肝血流量明顯增加,提高了對肝髒的供氧和營養,利於肝組織損傷的修復。然而,不能過分強調臥床休息。若活動太少,又營養過度,可使體重持續增加,則有形成脂肪肝的可能。

普通型急性肝炎病人肝功能正常後,仍需休息1~2個月,然後從事半日工作,過渡到全日工作。1年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經過1~2年後,肝功能持續正常,無明顯症狀和體征,即可從事常人的生活和工作。
 
你好不明白可以向我提問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復查,正確用藥治療外,日常生活起居應格外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夾雜,肝膽氣機失調,消化功能減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煙
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能損害肝功能,抑制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因此肝病患者必須戒煙。
3、忌酒
不宜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髒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生變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這是由於罐裝、瓶裝的飲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劑,對肝髒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濫用激素、抗生素
是藥三分毒,藥物對肝腎多有損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用藥。
6、忌亂用補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滋補不當,髒腑功能失調,打破平衡,會影響健康。
7、忌過多食用蛋白飲食
對於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由於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症。
8、忌高銅飲食
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於在肝髒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髒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髒內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學專家指出,肝髒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規律
“三分治七分養”,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營養、規律生活,每天堅持早操,勞逸結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暢
肝病患者應忌惱怒、悲觀、焦慮等,因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慮,胡思亂想,易發火而郁怒傷肝,肝氣郁結不舒易成積癖。
11、忌勞累
肝為人體重要代謝器官,肝炎病人功能異常,營養失調,故疲乏無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療關鍵。
12、忌亂投醫
不要輕信江湖游醫,以免延誤了正確的治療,使病情加重甚至惡化。
 
如果
你信任的話
用賀普丁,按說明書服用,不過很貴

肝泰樂,兩片,三次每天

肌苷片,兩片,三次每天

然後

時間再過兩年左右
自然會轉為小三陽
然後慢慢轉為攜帶者
這是自然病程
吃藥是起保護作用,
乙肝,目前是醫不好的
等它自然好轉有乙肝,應查兩對半,肝功及dna來了解病情決定治療與否.咨詢撥打020-16883491[周1-5,上午9-12.
下午2-4].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母親是乙肝患者的嬰兒、乙肝患者的性伴侶、吸毒者、有可能接觸感染針頭及血液的醫務工作者、經常輸血或透析的人群。其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免疫力清除和消滅侵入體內的乙肝病毒,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乙肝可以用疫苗預防,這種預防方法簡單、方便而且有效。沒被感染者只要打3針乙肝疫苗,幾乎都可獲得免疫力來預防乙肝。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通過胃腸道傳染的,所以一般來說,與他們同桌進餐是不存在傳染問題的。但是,這些人的唾液中可含有病毒,如果同桌進餐的人有口腔等消化道黏膜的潰瘍和破損,則仍有被傳染的危險,但如采取分食或公筷(公匙)制,則可消除這種危險。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均不通過空氣傳播,所以在同室工作、交談均不會被傳染上病毒性肝炎。但甲型和戊型肝炎在隔離期未滿之前,是不應與來探視人員握手的。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一般也不會通過握手而傳染給他人,除非雙方的手上都有破潰。

與上述病人及病毒攜帶者同室辦公時,要講究衛生,茶杯、辦公用品各自分開使用,特別是茶杯不要混用。

三分治七分養

一般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是肝炎病人,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轉歸良好;大部分為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但大約3%可發生肝炎,且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較非攜帶者大。

對已感染乙肝病毒特別是已經發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病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根治的特效藥。因而對乙肝還是要采用三分治七分養的方法。特別要注意心理調節,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規律。只有這樣才有利於乙肝患者的康復,減少乙肝病毒攜帶者轉化為慢性乙肝患者的可能性。

另外要明確的是有“大三陽”或“小三陽”並不意味著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采取治療,要根據是否有肝損傷和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由於病毒的復制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損傷嚴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損傷輕。或者說,“大三陽”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陽”者病情不一定輕。

解讀乙肝化驗單(2002年12月19日)

李躍旗主任醫師解放軍302醫院門診部主任,對各類肝炎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擅長重型肝炎及其並發症的診治,利用中西醫結合抗病毒、抗纖維化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左圖)

毛遠麗主任醫師解放軍302醫院臨床檢驗中心主任熟練掌握臨床化學各種檢測技術,熟悉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病方面的臨床試驗室診斷方法和進展。(右圖)

觀眾朋友們,您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乙肝化驗單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為什麼很多肝病患者往往都看不懂自己的化驗單呢?
李躍旗:肝病比較復雜,肝病的化驗單也非常多,不同化驗單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很多病人(尤其是新病人)確實對檢查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毛遠麗:乙肝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血液生化檢驗(肝功檢查)。2、病毒標記檢測(乙肝五項)。肝功檢查常用的項目主要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這三項主要反映的是肝髒的合成功能。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受損的情況。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紅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的代謝功能。
乙肝五項檢查
表面抗原(hbsag)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抗-hbs)是否有保護性
е抗原(hbeag)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е抗體(抗-hbe)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體(抗-hbc)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毛遠麗: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通過hbv-dna檢測反映出肝髒內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以及是否在進行復制。做這種檢測應該到大醫院進行,這樣可以使結果更加准確。
李躍旗:大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е抗原(hbeag)+
核心抗體(抗-hbc)+
這種情況通常反映病毒復制是比較活躍的。

小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е抗體(抗-hbe)+
核心抗體(抗-hbc)+
對於小三陽病人應該進行dna檢測,如果是陽性那麼就反映病毒的復制是活躍的,如果檢測為陰性那麼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復制是不活躍的。

主持人:很多病人認為加號多就說明是得了肝炎,這種觀點對嗎?
毛遠麗: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病原學的檢查(兩對半檢查)只是反映出病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復制,至於是否發病還是要根據肝功能檢查的結果才能確定是否得了肝病,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肝細胞受損的情況。

主持人:肝功檢查出現了哪些異常就說明得了肝炎呢?
毛遠麗:比如轉氨酶升高說明肝細胞受損,可以說就是肝功能不正常了,也就是得了急性肝病,對於慢性肝病來說可能就處於活動期。膽紅素升高(有了黃疸)說明肝功能處於一種破壞的狀態。

主持人:出現了大三陽或小三陽就說明病毒存在於體內了,如果肝功沒有異常,病毒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
李躍旗:感染乙肝病毒引起肝髒損害的主要機理是容易引起機體的免疫紊亂,乙肝病毒本身對肝髒的直接損害非常弱,很多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湖北人怎麼做的壇子裡腌的那個辣椒醬的呀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