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莴苣蘿卜甘薯白菜馬鈴薯金針菜葡萄花生都是什麼器官 綠豆葡萄--果實
莴苣蘿卜甘薯花生——根部塊莖
白菜金針菜——全科 1。葉黃酸在甘藍麥片、花椰菜、甜菜、蘆筍中含量較多,還有黃色的玉米中含有[白色的沒有奧]成人每日需要400微克;
2。我認為膳食搭配要做到全面性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酸甜苦辣鹹搭配、五顏六色搭配。一般紅色的養心,白色的護肺,黑色的補腎,黃色的養脾,綠色的護肝沒有規定說什麼搭配什麼最好。多吃些五谷雜糧或事物多樣化顯然是有好處的`
3。就是根莖類蔬菜不含農藥或含量較少 比如甘薯馬鈴薯山藥洋蔥 胡蘿卜、生姜、蓮藕、芋頭還有南瓜等這些食物長期使用能使人延緩衰老長壽
4。目前裡說還沒有什麼祛除農藥的儀器如果可以你試試安利的洗潔精 或者是我介紹的以下方法浸泡水洗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如菠菜、金針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鐘。果蔬清洗劑可促進農藥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清水沖洗2-3遍。 鹼水浸泡法;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淨,浸泡到鹼水(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鹼面5-10克)中5-15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儲存法:農藥在環境中可隨時間的推移而緩慢地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藥殘留量。此法適用於蘋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爛的種類。一般存放15天以上。 加熱法:隨著溫度升高,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藥。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方法是先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洗淨,放入沸水中2-5分鐘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希望樓主細心參閱 這是我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是查閱資料得來的``巧烹蔬菜香噴噴 要炒出美味可口又有營養的菜,其烹調過程是很有講究的。
首先蔬菜買回家不要馬上整理。人們往往習慣於把蔬菜買回來以後就進行整理。然而,卷心菜的外葉、莴筍的嫩葉、毛豆的莢都是活的,它們的營養物質仍然在向食用部分如葉球、筍、豆粒運輸,保留它們有利於保存蔬菜的營養物質。整理以後,營養容易丟失,菜的品質下降。因此,不打算馬上燒的蔬菜不要立即整理。
其次不要“先切後洗”。對於許多蔬菜來說,人們習慣於先切後清洗。其實,這樣做實在不妥。因為這種做法加速了營養素的氧化和可溶物質的流失,使蔬菜的營養價值降低。正確的做法是:把葉片剝下來清洗干淨後,再用刀切成片、絲或塊,隨即下鍋。至於菜花,洗淨後,只要用手將一個個絨球肉質花梗團掰開即可,不必用刀切。因為刀切時,肉質花梗團便要弄得粉碎而不成形了。當然最後剩下得肥大主花大莖要用刀切開。
再次炒菜時要旺火快炒。炒菜時先熬油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了,要麼不燒油鍋,一燒油鍋必然弄得油煙彌漫。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的。炒菜時最好將油溫控制在200攝氏度以下,這樣的油溫當蔬菜放入油鍋時無爆炸聲,避免了脂肪變性而降低營養價值甚至產生有害物質。炒菜時“旺火快炒”營養素損失少,炒的時間越長,營養素損失越多。但炒比炸好,在油炸食物時,維生素b1損失60%,維生素b2損失90%以上。特別燃燒油溫高達355攝氏度左右,更易發生脂肪變性,產生有毒物質。
最後食鹽和味精要出鍋時再放。炒蔬菜時,應等到出鍋時再放入食鹽和味精。因為蔬菜內含有水量多在90%以上,放入食鹽後,菜體的水分便向外滲透,導致蔬菜的鮮嫩口感變差。
此外“勾芡”、“掛糊”也有科學。在炒菜時常常采用澱粉勾芡,使湯汁濃厚,澱粉糊包圍著蔬菜,有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同理,掛糊油炸也是保護營養素、改善口味的好方法。因為在原料表面裹上一層澱粉或面粉糊,避免食物直接與熱油接觸,從而減少蛋白質的變性和維生素的損失。勾芡的食物汁液(鮮味成分)不易外溢、流失,從而達到外焦內嫩的口感。
蔬菜營養分為四個等級
科學家根據蔬菜所含營養成分的高低,將它們分為甲、乙、丙、丁4類。
甲類蔬菜
富含胡羅卜素、核黃素、維生素c、鈣、纖維等,營養價值較高,主要有小白菜、菠菜、芥菜、苋菜、韭菜、雪裡紅等。
乙類蔬菜
營養次於甲類,通常又分3種。第一種含核黃素,包括所有新鮮豆類和豆芽;第二種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較多,包括胡蘿卜、芹菜、大蔥、青蒜、番茄、辣椒、紅薯等;第三類主要含維生素c,包括大白菜、包心菜、菜花等。
丙類蔬菜
含維生素類較少,但含熱量高,包括洋芋、山藥、芋頭、南瓜等。
丁類蔬菜
含少量維生素c,營養價值較低,有冬瓜、竹筍、茄子、茭白等。 美國塔夫茲大學老人營養研究中心發現,甘藍的抗氧化物成分比其他蔬菜來得多,包括β胡蘿卜素、維生素c與e。此外,豐富的葉酸有助於預防心髒疾病,鈣與鎂能增進好骨質,“葉黃酸”能對抗退化性黃斑性病變,保護眼睛的健康。特別是螺旋藻中類胡蘿卜素含量高,螺旋藻中主要成份β-胡蘿卜素和“葉黃酸”,在水產動物體內被代謝成蝦青素和斑螯黃質,增色效果明顯,有效提高商品價值。
看能不能幫到你一點點,這一向自己也正在自學營養方面的知識; 1、葉酸,在麥片、花椰菜、甜菜、蘆筍中含量較多,成人每日需要400微克; 2、不要過多的去關注哪種東西的營養素含量,只要做到雜,什麼都吃點,粗糧細糧搭配,蔬菜水果多一點,做菜少放油脂(每日25克內),建議你每天都吃一些豆類和粗糧; 3、買吃的蔬菜水果米面等,一定要買新鮮的(寧願貴點); 4、蔬菜水果要洗淨,菜要多泡多換水,會去掉大部分農藥; 5、我想我們老百姓可能買不起真正能去除農藥的儀器; 6、土豆、芋頭、洋蔥、花生等土裡長的,可能比菜葉類的農藥少些,有條件的話,去郊區買菜,買他們現摘現買的(最好是農民自己種來吃的又吃不完來賣的的那種菜,慢慢自己去發現吧。) 膳食營養要遵循一個原則: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酸甜苦辣鹹搭配、五顏六色搭配。一般紅色的養心,白色的護肺,黑色的補腎,黃色的養脾,綠色的護肝。每天的膳食裡包含這些,就不會有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根莖類的蔬菜,如土豆、胡蘿卜、紅薯等農藥少。 去除農藥,可以用鹽水泡十分鐘左右。 祝你健康!葉酸: 綠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紅柿、胡蘿卜、青菜、龍須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莢、蘑菇等新鮮水果:橘子、草莓、櫻桃、香蕉、檸檬、桃子、李、杏、楊梅、海棠、酸棗、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草莓、梨、胡桃等動物食品:動物的肝髒、腎髒、禽肉及蛋類,如豬肝、雞肉、牛肉、羊肉等豆類、堅果類食品:黃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谷物類:大麥、米糠、小麥胚芽、糙米等. 營養小常識 根據衛生署建議,將食物分成六大類:魚肉豆蛋類、五谷根莖類、油脂類、蔬菜類、水果類及奶類;若將食物分析其成分,則可將其所含營養素分成:蛋白質、醣類、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及水分。營養素的生理功能依照在身體中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三類:1.作為能源之用;如醣類、脂質、蛋白質;2.作為建造組織之用;如蛋白質、醣類、脂肪、礦物質;3.調整身體新陳代謝;如維生素與部分的礦物質。醣類的生理功能: 1.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1克的醣類大約可提供4大卡的熱量。 2.節省蛋白質。 3.維持正常的脂肪代謝。 4.乳糖有促進腸蠕動的效果,並有助合成腸內有益菌。 5.纖維質可幫助糞便的排除,有助於某些慢性病的預防。 6.構成核酸、結締組織及神經細胞之重要成分。 脂質的生理功能: 1.重要的能量來源,1克脂肪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 2.構成身體細胞與組織。 3.調節身體機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4.提供身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如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 5.增加食物的口感。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1.修補建造新的組織,構成身體的血漿蛋白,如白蛋白對維持正常滲透壓有很大的影響。 2.產生熱量,1克蛋白質可產生4大卡的熱量 3.構成身體分泌液,如黏液、乳汁及精液等 4.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 5.可攜帶其他物質,幫助吸收、運輸。 根據衛生署所制定國人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三大營養素的比率分別為:醣類58~68%,脂肪20~30%,蛋白質10~14%。均衡的攝取營養素,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質,已達長壽健康的生活,便是吾人所欲求之方便法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