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店招廚師 粵菜-特色潮汕砂鍋粥正文

小店招廚師 粵菜-特色潮汕砂鍋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以廣州市郊沙河鎮產的最佳,故名。
 
20分鐘煲美味潮汕粥
乍暖還寒的春天,容易讓人生病,加上濕氣來襲,飲食上讓人覺得胃口難開。這時候,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清淡的粥品。
廣東的“潮州粥”向來頗有名氣,潮州人不僅重視吃粥,而且連煮飯時也喜歡多放水,據說飯熱後撈起飯粒留下米湯,這米湯可以作飯後飲料或其他用途,延續了悭省又講營養的好習慣。潮州粥煲煮時間通常在20分鐘左右,分為白粥和鹹粥兩大類。對於住家最大的一個好處,莫過於煲煮簡單快捷。現在,就讓我們邊煮邊進一步認識潮州粥吧。
潮州砂鍋粥在廣州盛行一時,現在仍然有不少砂鍋粥專門店。粥如其名,用砂鍋、生米明火煲粥,粥七成熟的時,放原料在加配料煮成。經典的粥品有砂鍋生魚粥、砂鍋海蝦粥、砂鍋膏蟹粥等。
在這裡,分別介紹頗有代表性的兩款鹹粥,以及獨配料的特配方。
1、砂鍋海蝦粥
主材料:
新鮮海蝦、獨特配料、大米
配料:
姜絲、芹菜粒、冬菇絲、炸蒜茸、炸方魚、炸蔥油、魚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
先制作配料,然後用砂鍋明火煲出一鍋白粥,待粥有膠質的時候,即已經七成熟的時候,放入海蝦以及獨特配料,再煲煮5-6分鐘即可。
要點:
主要是能配齊配料。配料中炸蒜茸、炸蔥油、炸方魚都要在煮粥前自行制作,蒜頭、蔥、方魚(也叫“大地魚”)切粒油炸,蔥油要把炸鍋的蔥和油都保留起來。在家最難找到的是魚露,這是潮州地區的特產,要用新鮮的魚濾出魚油、煮制,要在家庭制作有困難。師傅建議用一般的食鹽代替。
2、潮州白粥
與廣州白粥截然不同的是,全程用大火煲粥,煲成粥水稠、米粒硬的粥,貌似“冷飯粥”,其實都系新鮮煮起新鮮吃的。煮法簡單,但必定要配著潮州鹹菜、菜譜來吃,在潮州當地,還有更多小吃相伴而上。
主材料:
五斤水一斤大米。
做法:
水滾後再下米,一直用大火煲煮。
配菜材料:
蘿卜(制成菜脯)、大芥菜(制成鹹菜)。
做法:
1、先洗干淨蘿卜、大芥菜,用熱水稍微煮過(即俗稱的“飛水”)。
2、以100∶7的比例來調配蘿卜、大芥菜與鹽分的分量,腌制2-3天。
3、在通風的地方曬干。
要點:
只能選在天氣干燥、陽光燦爛的日子來制作,最好是初冬。不過也可以在潮州買個一大罐回來備用。菜脯和鹹菜的分別是,鹹菜會連水分腌制,鹹味清淡但入味;菜脯要去除水分來腌制,吃起來干爽鹹鮮。
點評:這是典型的“妹仔大過主人婆”的粥,做配菜花的時間比煮粥的時間長,但是沒有了配菜,白粥就會黯然失色。
潮州鹹粥又細分為兩種:潮州泡粥和潮州砂鍋粥。因為潮州地區是沿海一帶的地方,所以海鮮豐富,連煮粥的時候都以海鮮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獨特配料,風格獨樹一幟,在各地都頗受歡迎。
泡粥是用白飯來煮泡的粥,例如蚝仔肉碎粥、鮑魚肉碎粥、什會泡粥等,通常用料在兩種以上。
最後再給提個醒,煲粥的時候留意三個細節:
一、雖然省時間,但煲潮州粥一點也不省人力。無論白粥鹹粥,都要全程用明火煲煮,所以掌廚的人一定要一直用勺子邊煮邊攪,陪著這鍋粥慢慢“成熟”。
二、選米很重要,一般要選出產自春季或者6月份上旬的新米,膠質比較重的“肥仔米”是上佳選擇。
三、上文提到,潮州鹹粥幾乎都下海鮮,但其實無論下什麼海鮮,肉碎也是鹹粥的必備材料。因為肉碎能給海鮮提味。
[編輯本段]好粥是怎樣煲成的
按照體質、氣候和口味選擇煮粥原料。米和豆是基本素材,其他配料可以根據喜好添加。種類不妨稍多,原料品種多則更有利於保持營養平衡。老人血糖高者可以多放些薏米、燕麥、黑豆、大麥等,面色無華的年輕女性可以放些紅棗、桂圓、枸杞、紅豆等,身體虛弱的可以加入芡實、山藥、栗子、糯米、黑芝麻等補益品。季節也需要納入考慮,如夏季和怕熱的人可以選擇綠豆,而秋冬和怕冷者則不宜。
好食的粥米要先泡水
淘淨米後別忘了再泡30分鐘,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才能熬煮出又軟又稠的粥,像綠豆、紅小豆、糯米、薏米、玉米等材料,更不易煮熟,浸泡的時間還要延長6-8小時,這樣才會煮爛,易於消化吸收。
熬一鍋高湯
您是不是覺得外面賣的粥總比自己家煮的粥多了那麼一點鮮味呢?最大的秘訣就是要先熬一鍋美味的高湯。做法是:豬骨一千克,放入冷水鍋中煮沸,燙除血水,撈出,洗淨。另起鍋,倒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豬骨,轉小火焖煮1小時,熄火,撈出豬骨,晾涼,過濾後,即成高湯。用其煮粥,自然鮮香。
水要加得適量
要將粥煮得濃稠適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水量,依據個人喜好和粥的品種不同,可分為全粥、稠粥和稀粥等。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為:
全粥=大米1杯+水8杯;稠粥=大米1杯+水10杯;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冷水下米煮粥好
煮粥時要將米粒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煮沸,才能讓米粒充分吸收水分,煮出來的粥才會比較香軟。否則,米粒較硬,粥不稠。
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才能襯托出入粥食材的鮮美滋味。做法是:大米2杯洗淨,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濾出水分,放入鍋中,加入16杯高湯煮沸,轉小
火熬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爛黏稠即可。
掌握好煮粥的火候
鍋中的米和水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快轉為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出來,再慢慢蓋上鍋蓋,要訣是蓋子不要全部蓋嚴,用小火慢煮即成。
不斷攪拌才黏稠
有句俗話說“煮粥沒有巧,三十六下攪”,就是在說明攪拌對煮粥的重要性。煮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旺火煮沸時,一定要用手勺不斷攪拌,將米粒間的熱氣釋放出來,粥才不會煮得糊糊的,也可避免米粒粘鍋;但是在第二階段轉小火慢熬時,就應減少翻攪,才不會將米粒攪散,讓整鍋粥變得太過濃稠。
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
用豬骨所熬出來的高湯,口味香醇濃郁,很適合搭配肉類入粥;喜歡口味較清淡者,可以使用雞胸骨來熬高湯,淡淡的清香非常適合做海鮮粥;另外,用柴魚、海帶及蘿卜等根莖類食物熬成的高湯,則適合做栗子粥、鲑魚子粥等洋溢日式風味的粥。
如何加料煮粥
烹煮時要注意材料的加入順序,慢熟的材料先放,易熟的材料後放,如此煮至所有材料熟透,粥汁的純度才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混淆。如:米和藥材要先熬,蔬菜、水果最後放下鍋;海鮮類宜先氽燙,肉類則漿拌澱粉後在入粥煮,就可以讓粥品看起來清爽,不混濁;如果喜歡吃生一點,也可把魚肉、牛肉或豬肝等材料,切成薄片,墊入碗底,用煮沸的粥汁沖入碗中,將材料燙至六七分熟,吃起來特別滑嫩、鮮美;另外,像香菜、蔥花、姜末這類調味用的香料,只要在起鍋前撒上即可。
善用砂鍋的保溫特性
能保溫的砂鍋那時最佳的煮粥工具,由於砂鍋最怕冷熱的變化,所以煮粥時要記住先開小火熱鍋,等砂鍋全熱後再轉中火逐漸加溫。若烹煮中要加水,也只能加溫水,而且砂鍋上火前,要充分擦干鍋外的水分,以免爆裂。另外,為了避免米粒粘鍋,別忘了用手勺不時攪拌。
 

上一页  [1] [2] 

求冬日食冷可降火-冬季飲食?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